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把字句”习得的研究综述
国际学院课程论文(2011-2012学年第1学期)课程:第二语言习得学生姓名:李梦学号:2011213124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年级:2011级任课教师:胡德明完成时间:2011年12月30日成绩(百分制):“把字句”习得的研究综述摘要:“把字句”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有关把字句的习得也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领域。不仅有对母语为英语国家的学生习得把字句的研究,而且范围已经延伸到母语以日语,韩语,泰语,越南语等国家学生习得把字句的研究。此外各个学者也深入分析了这些国家的学生习得把字句产生的偏误及其原因。关键词:把字句;习得;偏误一.把字句的意义梳理研究把字句的习得,首先要搞明白什么是把字句。前人对“把”字句意义的分析由于理论角度不同,可以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林忠在其文章中对把字句的意义做了详尽的梳理:1处置说:处置说认为“把”字句的动词必须具有“处置”义,比较:(1)a.小王把花瓶打碎了。b.小王打碎了花瓶。(2)a.小王把车钥匙丢了。b.小王丢了车钥匙。例(1)表明,“把”字句a具有处置义,但是普通的SVO句b也具有处置义;可是例(2)中,“把”字句动词“丢”没有处置义,b中也没有处置义。可见,“把”字句动词未必具有处置义,“把”字句也未必具有处置义。2致使说:致使说观察到了“把”字句后动词通常带有结果补语这一事实,可是动词的复杂形式除这种外,还有V+地点、V+与事、V+结果宾语、V+趋向补语、V+动态助词、状语+V等其他形式。比较:(3)a.把孩子吓哭了。b.吓哭了孩子(4)a.把这篇文章再改改。b.再改改这篇文章。例(3)中的a、b具有致使义,可是,例(4)中的a不具有致使义,b也不具有致使义。这说明,致使义也有概括不了的语言事实。3“话题———说明”说。这种观点观察到了“把”字句中动词宾语通常为定指,可是林忠发现,大量的“把”字句宾语却是不定的,如:(5)忽然,一阵大风,把个玻璃窗吹落了。(6)我有办法把一个丑女人变成独一无二的一美人,不费吹灰之力。(王朔《痴人》)。此外沈家煊(2009)还发现,现代汉语专名本身是有定的,可结果在“把”字句中偏偏要加上“(一)个”变为不定的,这又是为什么呢?“话题———说明”说也不能解释。转引如下:(7)怎么忽然把个晴雯姐姐也没了。(曹雪芹《红楼梦》)(8)把个楮大娘忙了个手脚不闲。(9)当下先把歌邓九公乐了个拍手掌。4移位说。张旺熹(1991)认为,汉语“把”字句的原型句义为“移动”,其它的意义都是隐喻的结果,但他承认有些特殊的“把”字句不能纳入移位说。转引两例如下:(10)作者把蛟龙、猛虎作了人格化的艺术夸张。(11)我向达斯先生提出把账结一下。上例中并没有物体位移的标记,原因是物体失去了位移的终点。5主观处置说。在所有的“把”字句的解释中,沈家煊先生的主观处置最具说服力(王蕾2008)。这种说法沿用了“处置”说,从移情(emphathy)的角度,概括了“把”字句的句法语义特点。但我们认为,把字句的大部分语料事实显示都是“客观处置”,即最早的处置说说明的“把”字句,因此有以偏概全之嫌。林忠拟在沈先生的主观处置基础上,提出“把”字句就是汉语主观性表达主观化的一种手段。表现如下:1主观情感:包括感情、情绪、意向、态度等,“把”字句通常表示说话人移情于“把”宾语。如:(12)a.小张打了李四,还不赔医药费。b.小张把李四打了,还不赔医药费。例(12)中的a不太合语感的原因在于,通常打人是不对的,因此说话人同情受害者,同情弱者,李四成了移情的对象,才用“把”字句,恰当地表达了主观性。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没有处置义的动词,也可出现在“把”字句中的原因,如:(13)怎么把钥匙丢了呢?2主观态度。态度跟情感紧密相连,这就是为什么“把”字句通常和表达主观判断的语言形式同现的原因。下例转引自沈家煊(2009):(14)看把你大小伙伤心的!(15)把个小处长乐得屁颠屁颠的。16)把一肚子的话可桶儿的都倒了出来。通常来说,“大”跟“小”相对,可是例14却说是“大小伙”,很明显这是说话人主观认定小伙长“大”了,而这种主观态度的包装手段便是“把”字句。3主观视角。“视角”就是说话人对客观情状的观察角度,或是对客观情状加以叙说的出发点。这种“视角”主观性经常以隐晦的方式在语句中体现出来,最典型的例子是动词的“体”。如:(17)a.他把作业做了。b.他把作业做过。“做了”表示说话人以说话时为观察点,对动作内部的观察,跟说话人自己有关。而“做过”表达的是经历体,跟说话时间点没关系,因此主观性弱,不能采用主观性化程度很高的“把”字句。而张倩的论文中意在从“把”字句的连动本源出发,探讨“把”字句的句式要求、语法意义,分析“把”字句的偏误,穿插性地简单谈谈“把”字句的相关教学设计问题。例如:她说“把”是“拿”的意思,拿了某个东西要干什么?当然可以有不同的目的。如“拿《现代汉语词典》过来”,可以“查几个词语”,可以“扔掉”,可以“撕碎”,可以“送人”,可以“藏起来”,还可以“垫桌子”等等。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如下这些句子:“把《现代汉语词典》拿过来,我查几个词语”、“把《现代汉语词典》扔掉”、“把《现代汉语词典》撕碎”、“把《现代汉语词典》送给朋友”、“把《现代汉语词典》藏起来”、“把《现代汉语词典》拿过来,垫桌子”等等。二.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留学生对把字句的习得情况“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独有的一种特殊句式,一直是中外汉语教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同样也是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最感头疼的一个问题。到现在为止,就汉语本体研究而言,有关“把”字句的论文著作已经数不胜数。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界,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把”字句的研究和教学。但是,已有的这些研究多是以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或者是不分学生国别的调查研究。而不同语言背景、不同国别的学生习得“把”字句的情况是不同的,为了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界根据习得的难易顺序一般把“把”字句分为初级阶段“把”字句和高级阶段“把”字句。外国留学生在习得不同阶段的“把”字句时有不同的表现,而单一国别的学生在习得同一阶段的“把”字句时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程乐乐的论文考察了日本留学生习得把字句的情况。作者程乐乐对在武汉大学学习汉语的日本创价大学中文系大二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日本留学生关于初级阶段“把”字句的习得情况,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留学生在做把字句选择题的正确率高于完成句子和判断改错题。这是因为它们分别测试两种不同的语言能力,前者测试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后者测试学习者的表达能力。我们经常会发现留学生虽然能理解听到的或者读到的东西,但是却不能说出来。这是因为理解能力的提高往往先于表达能力的提高,他们得出的测试结果也正反映了这样的事实。此外王春辉做了一篇对韩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习得状况分析。作为东亚文化圈中的韩国,在学习汉语中具有文化传统和地域优势。但是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把”字句是一个难点,在对韩汉语教学中“把”字句是一个较难处理的教学问题。而另一方面,“把”字句又是汉语中的一种常用句型,不管是书面语还是口语,“把”字句的使用频率都很高。所以,“把”字句的教学是难点,也是重点。吕桂云研究了越南学生把字句的习得情况。她对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17类把字句的习得顺序进行考察。这篇论文中提到,把字句分为十大类十七小类:一、主+把+宾+动+介宾补语他把杯子放在桌子上。二、主+把+宾+动+趋向补语我把他送上车三、主+把+宾+动+结果补语我把窗户打开了四、主+把+宾+动+结果补语+宾我们要把黑板上的句子翻译成中文。五、主+把+宾+动+情态补语妈妈把厨房打扫的干干净净六、主把宾动动量补语老师又把它讲了一遍。七、主+把+宾+动+宾我把那件事告诉他了。八、八主+把+宾+状语+动他经常把东西乱扔。九、主+把+宾+动+了他爸爸把房子卖了。十、主+把+宾+动(一/了)+动他把桌子擦了擦。在对学生进行测试后得出这样的习得顺序:三对这几个国家把字句习得的偏误分析程乐乐在对日本留学生习得状况研究之后,发现他们习得把字句的偏误原因共有一下几种:1.成分遗漏。指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一个或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具体表现在遗漏“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以及动词后的成分.例如:1)请大家一起把这个问题讨论吧。2)要考试了,老师把试卷从提包里拿。以上各例中的谓语都是光杆动词,“把”字句是要表示处置或影响的,因此句子中不仅要有表示处置或影响的动作的词语,而且要有说明处置或影响(或打算如何处置或影响)结果的成分。这些成分通常是动态助词“了”、“着”、动词的重叠式、补语等形式。“留学生不了解这类语义内容对句法结构形式的要求,所以就会出现大量这类偏误。”3)他一天就把那本小说完了。该句中的谓语“完”并不是前边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而是主语的某个动作行为的结果,因此它只能作动词后边的结果补语。这属于遗漏“把”字句中动词补语前的谓语中心动词。2.“把”字句的回避或回避倾向。指句子从语法形式或语义表达上,已经具备了“把”字句的需求,需要用“把”字句来表达却没有用而出现的偏误。例如:4)你请朋友帮你寄信,你会告诉他:“寄信到留学生宿舍2号楼。”5)老师写题目在黑板上。6)不好意思,我已经借它给小王了。以上句子要表示的是“某个确定的事物因某一动作而发生位置的转移或关系的转移。”这种情况下,必须用“把”字句表达。之所以出现这类偏误,与造成“成分遗漏”偏误一样,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理解和掌握“把”字句的语法意义,如果要表示“某个确定的事物因某一动作而发生位置的转移或关系的转移”这种语法意义时,一定要使用“把”字句。3.语序偏误。指由于句中的某个或某几个成分放错了位置而造成的偏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状语的错序,例如:7)闹钟每天早上把我都会叫醒。8)小红把生病的事没告诉妈妈。受“把”字句的语义制约,在“把”字句中,“可以、能、会、应该、要”等能愿动词以及“不、没(有)、别、不必”等否定副词要用在“把”字之前。但是在一般动词谓语句里面,能愿动词和否定副词应放在谓语动词前边,因此学生比较容易混淆。另外,“把”字介宾结构和动词之间不能插入修饰整个句子的成分,而如果是表地点的介宾结构作状语,则该放在“把”字介宾结构和动词之间。4.补语的误用。指句子中的补语有误,或是表达不准确,或是形式不对的偏误。例如:9)要考试了,老师把试卷从提包里拿起来了。例9)是趋向补语有误,所用的“把”字句属于句式7,整个句子结构并没有错,而是用错了趋向补语,因此,严格地说,这算不上是“把”字句的偏误,而是趋向补语的偏误。因此程乐乐对日本学生习得把字句产生偏误的情况以及原因可以归结为:1.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把”字句所表达的语义及其使用规则,从而导致“成分遗漏”、“语序偏误”以及回避使用“把”字句现象;2.目的语规则的泛化导致滥用“把”字句;3.没有掌握相关语法规则导致“把”字句的偏误。王春辉用偏误分析的理论,对从作业和课堂教学中搜集到的韩国留学生“把”字句的偏误形式按照偏误性质把它们进行归纳、分类,现分述如下:1.遗漏偏误。遗漏偏误是指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或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韩国留学生学习“把”字句的遗漏偏误主要表现在遗漏“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或动词之后的其他成分。主要表现为:第一,遗漏谓语动词。如:(1)他把杯子破了。第二,遗漏谓语动词后面的其他成分。如,(1)我把妈妈吓2.使用不当。不当用而用:我把北京去。当用而不用:我贴邮票在信封上。3.错序偏误。1)把字短语在谓语动词前:他写完了把作业。2)否定词的错序:把杂志别拿走。3)时间词的错序:妈妈把饭已经做好了。4)能愿动词的错序:你把作业应该做完。魏红对泰国学生习得把字句偏误分析研究是一篇颇为详尽的论文,里面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总结后得出泰国学生习得把字句的偏误也不外乎这几种:1.把字句谓语动词的偏误。2.几类补语的偏误。3.把字句宾语的偏误。4.否定副词位置的偏误。5.把字句歧义句的偏误。6.句式的偏误成燕燕对哈
本文标题:“把字句”习得的研究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8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