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混凝土工程质量专项治理技术方案
绿绿城城诚诚园园项项目目混混凝凝土土工工程程施施工工质质量量专专项项治治理理方方案案编制:审核:批准:日期: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ChinaConstructionTwoEngineeringBureauLtd混凝土工程一般质量通病(一)和易性不好1、现象(1)拌和物松散不易粘结(2)拌和物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3)拌和物中水泥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空隙。(4)拌和物在运输浇筑过程中分层离析。2、原因分析(1)水泥标号选用不当,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之比大于2.2时,水泥用量过少混凝土拌和物松散,当水泥标号与混凝土标号之比小于1.0时,水泥用量过多混凝土拌和物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2)砂石级配质量差,空隙率大,配合比砂率过小,不易将混凝土振捣密实。(3)施工坍落度大,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难以控制其均匀性。(4)计量工具不精确,计量制度不严格或采用不正确的计量方法。(5)搅拌时间短,混凝土拌和物质地不均匀。3、预防措施(1)应合理选用水泥标号与混凝土设计标号之经控制在1.3~2.0之间,客观情况做不到时可采取在混凝土拌和物中掺加混合材料或减水剂等技术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2)在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规定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3)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或工作度,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应按规范规定严格控制。(4)在一个工作班内,如混凝土配合比受到外界影响而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5)随时检查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合易性。4、治理方法因和易性不好而影响浇筑质量的混凝土拌和物,只能用于次要构件。(二)麻面1、现象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2、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换,出现麻面。(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润湿或润湿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位置表面出现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3、预防措施(1)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润湿,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用权模板缝隙拼接严密。(3)钢模板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4)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4、治理方法:麻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对于表面不再装饰的部位应加以修补,即将麻面部位用镪水刷洗,充分润湿后用水泥互浆或1:2水泥砂浆找平。(三)露筋1、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主筋、架立筋或箍筋等,滑被混凝土包裹面外露。2、原因分析(1)混凝土浇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混凝土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因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产生离析,浇捣部位或模板严重漏浆造成露筋。(4)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使用权钢筋移位造成露筋。(5)混凝土保护层振捣不密实,或木模板润湿不够,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或拆模过旱等,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造成露筋。3、预防措施(1)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墙板为15mm,梁柱为25mm,基础为35mm。(2)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米左右在钢筋上绑上一个水泥砂浆垫块,主筋保护层厚度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3)钢筋较密集时应选配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料尺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较小尺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结构截面较小,钢筋较密时,可用豆石混凝土浇灌。(4)为防止钢筋移位,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棒进行振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5)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木板充分润湿,并认真堵好缝隙。(6)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留槽等进行下料。(7)拆模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检查补扣绑好。4、治理方法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润湿,再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润湿,用高一级标号的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四)蜂窝1、现象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2、原因分析(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4)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滑分段分层,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5)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换,因振漏而造成蜂窝。3、预防措施(1)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2)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1m,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取串筒、留槽等措施下料。(3)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4)在竖向结构中(柱、板墙)浇筑混凝土,应采取下列措施:支模前应在边模板下口抹8cm宽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柱、板墙体不超过1cm,保证下口严密。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与浇筑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锹入模,不得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混凝土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底层振捣应认真操作。(5混凝土的振捣也应分层捣固,浇筑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6)捣实混凝土拌和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的1.5倍,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cm,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7)混凝土浇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充实。(8)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等情况。如发现有模板走动,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4、治理方法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水冲洗耳恭听然后用1:2水泥砂浆补修。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石子和突出颗粒剔除,尽量成喇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标号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五)孔洞1、现象混凝土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2、原因分析(1)在钢筋密集处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浇筑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面,形成孔洞。(2)未按施工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3)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或严重跑浆,形成特大蜂窝。(4)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的操作而造成孔洞。(5)混凝土中有泥块或杂物掺入,或将木块等大件料具打入混凝土中。(6)不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出现松散状态,以致出现特大蜂窝和孔洞。3、预防措施(1)在钢筋密集处,如柱浆及主次浆交叉处浇筑混凝土时,可采用立石混凝土浇筑。(2)预留孔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然后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4)控制好下料,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浇板时为1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5)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工作,认真检查。4、治理方法对混凝土孔洞的处理,通常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指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如混凝土浆柱的孔洞处理,应根据批准的补强方案。首先采取安全措施,在浆底用支撑支牢,然后将孔洞处不密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石子颗粒剔凿掉,要凿成斜型,避免有死角,以便灌筑混凝土。为使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应将剔凿好的孔洞用滑水冲洗,或用钢丝刷仔细清刷,并充分润湿,保持润湿72h后,浇筑比原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豆石混凝土水灰比可控制在0.5以内,并掺水泥用量万分之一的铝粉,采用小振捣棒分层仔细捣实,认真做好养护。有的孔洞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支牢模板,再港币混凝土,伸出结构面的混凝土影响装修时,可将伸出部分再剔掉。(六)缝隙夹层1、现象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良。2、原因分析(1)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筑时不捣实不够。(2)浇筑大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往往分层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间常有木块锯未等杂物,积存在混凝土表面未曾认真清理,再次浇筑混凝土时混入混凝土内,在施工缝处造成杂物层。3、预防措施(1)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浇筑柱、梁、楼板结构时,其间歇时间超过3~3.5h,则按施工缝处理,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于12kg/cm2时,才允许继续浇筑。2)对混凝土进行两次振捣可以提高接缝的强度密实度,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接缝时间往往超过规定的时间,也可以采取待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后(4~6h)再振捣一次,然后浇筑下一步混凝土的方法。两次振捣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应先进行试验,找再现规律后方可实际应用。3)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充分润湿和冲洗干净,残留在混凝土表面的水应予以清除。4)在浇筑前施工缝宜先铺抹水泥浆与混凝土相同的减石子砂浆一层,混凝土施工缝处理方法与抗拉强度有密切关系。(2)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清理杂物和冲洗。锯未等杂物采用高压空气吹扫,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板,并抹水泥浆再浇筑混凝土。(3)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润湿,抹一层10~15mm厚水泥砂浆,其标号及水泥品种与基础相同,然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4、治理方法(1)当表面缝隙较细时,可用清水将裂缝冲洗干净,充分润湿后抹水泥浆。(2)对夹层的处理应慎重。梁柱等补强前,首先应搭临时支撑加固后方可进行剔凿,将夹层中的杂物和松软的混凝土清除,用清水冲洗干净,充分润湿再浇筑,捻塞提高一级标号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并认真养护。(七)缺棱掉角1、现象梁、柱、板墙和洞口直角边处,混凝土局部掉落,不规整,棱角有缺陷。2、原因分析(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未润湿或润湿不够,浇筑后混凝土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致使混凝土水化不好,强度降低,拆模对棱角被粘掉。(2)常温施工时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3)拆模时受外力作用或重物敲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造成缺棱掉角。3、预防措施(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润湿,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2)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12kg/cm2)以上,表面及棱角才不会受到损坏。(3)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时,严禁模板撞击棱角。(4)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处的混凝土阳角,拆模后要用角钢等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4、治理方法缺棱掉角较小时,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清水冲洗充分润湿,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对于较大的掉角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骨料颗料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比原标号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补好,并认真养护。(八)干缩裂缝1、现象裂缝为表面性的,宽度较细多在0.05~0.2mm之间,其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较薄的梁、板类构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整体性多发生在结构变截面外。平面裂缝多延伸到变截面部位或块体边缘,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部位较多见,但侧面也常出现这类裂缝一般在混凝土露天养护完毕经一段时间后,在表层或侧面出现并随湿度和温度变化而逐渐发展。2、原因分析混凝土收缩分湿度收缩和自收缩。温度收缩是混凝土中多余水分蒸发,随湿度降低,体积减小而产生的收缩,其收缩量占整个收缩量的绝大部分。自收缩为
本文标题:混凝土工程质量专项治理技术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8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