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14届高三化学备课组第二轮复习计划
14届高三化学备课组下学期复习计划表复习周次计划进度(节数)单元测验计划备注第一周3月10日~16日专题一物质组成、性质和分类(2)专题二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2)专题三溶液(1)专题四物质结构、周期律(1)每周2套综合模拟训练并分析点评第二周3月17日~23日专题四物质结构、周期律(1)专题五两类重要反应(4)第三周3月24日~30日专题六化学反应与能量(2)专题七电化学(2)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2)第四周3月31日~6日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2)专题九电解质溶液(2)清明放假第五周4月7日~4月13日专题十常见金属元素(2)专题十一常见非金属元素(2)7日、8日模拟测试第六周4月14日~20日专题十二无机化学综合应用(2)专题十三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4)第七周4月21日~27日专题十四化学实验(4)选择题专练(题型1~6)(2)第八周4月28日~4日选择题专练(题型7~16)(6)第三轮复习第九周5月5日~5月11日无机框图题及信息迁移题专练(4)7日、8日模拟测试第十周5月12日~5月18日实验题专练(4)有机综合训练(2)第十一周5月19日~25日有机综合训练(2)其它综合训练(2)第十二周5月26日~31日第四轮要求学生重新阅读教材:背诵、复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要习题及解法、强化记忆、巩固,作好最后备考工作。第四轮复习第十三周6月1日~6月5日模拟训练(3)第十四周6月7日~8日6月7、8日高考对学生来说:二轮复习,主要提高深度思维能力,造就一个有强大分析能力的大脑,不论什么题目,就都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能力只有在思维训练中才能得到提高。必须自己“悟”。“悟”是一种深度思维的习惯,坚持多想一下,也许就会“顿悟”。从以下六方面尝试:1.编织知识网络“悟”的前提和基础是弄清基本概念和规律,编织系统和立体的知识网络,这也是高三复习的首要任务。一道题不会做有两种情况,一是知识点不会,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有漏洞;二是概念和规律都知道,但不会运用,这些都是要在做题中逐步补充完善的。所以复习的第一步是重视看课本或者教辅材料里面对知识点的归纳。2.研究高考题型广西高考题目已经定型,研究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平时复习就不会盲目,复习内容才能学会取舍。拿来几套历年的高考题,研究一下极其必要,这比做多少重复劳动的效果好得多。3.课上头脑风暴高效率的复习方法是紧紧抓住课堂,积极开动大脑主动思维,带着质疑听老师的讲解:老师推理严密吗?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老师是怎么想到的?要大胆参与课堂讨论,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经历了自己的深度思维,才能对一道题目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出什么题都会做。4.课下独立悟题精选一道老师所留的高考模拟题,先不动笔,而是先阅读这道题,然后按下面的步骤来“悟”。(1)悟题意:阅读题目,审题,然后确定题目中的研究对象是谁,找出已知条件,思考有没有隐含条件,未知条件是什么,题目要求什么结果等,判断出题者的考察意图。(2)悟情景过程:想象题目中叙述的情景,尝试描述这个情景,说出变化的过程。通过这种训练,使题目情景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清晰,有助于问题的解决。(3)悟解题思路方法,悟一题多解:悟解题的整体思路,找出列方程的依据,总结解题的方法,努力寻求更多的解法及其中最简单的解法,在此环节中充分展开自己的发散思维,形成头脑风暴。(4)悟题目变式:思考如果改变题目中的条件,题目又该如何解,解法有何不同。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提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对这一类问题理解更为深刻。通过思考“改变题目的条件”,此题实质变成了很多道同类型的题,看起来只在一道题上做文章,实质解决了一大类题型的问题,真正实现走出题海的理想。此环节关键是悟“变”,变解法,变条件,一道题,要充分利用它的价值,做到不管以后它穿什么“马甲”出来,都能认识它,都能解决它。(5)悟解题收获:做完一道题目,还没有结束,还要总结解题的收获,总结解题的方法,重温解题的思路。没有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就没有达到做题训练的最终目的。5.在错题中淘金在考试中,做错题很正常,而且暴露出问题是好事,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良机。关键要寻找为什么错、错在哪里、正确的思路是什么,要把走过的弯路甚至是错误的道路梳理一遍,在错题中淘金。改错切不可只在卷面上改正答案,那并没有解决问题。对老师来说:1.强化专题辅导训练,落实化学用语复习的重点是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同时要强化化学用语的训练,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用语所蕴涵的化学意义,从而明白规范要求的必要性,但更关键是训练和检查落实。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在复习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训练与检查工作。如离子方程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采取如下方法:介绍高考化学用语中有关方程式的考查所占比例,评分细则及要求,让学生明白其重要性及规范要求所在;同时运用迁移法把相似问题集中训练;运用联想法将相关问题逐步训练;采取不同的归纳方式反复训练;将典型及常见错例共同讨论等方法,换汤不换药,多层次、多角度地训练,尽量避免学生产生疲劳感,从而达到掌握及熟练运用的目的。2.突破理论难点,提高运用能力理论知识的复习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与运用。教师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大纲和考纲,把握内容和标高,同时还要研究考情,把握重点。高考化学课对基本理论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1)试题主要分布在选择题及无机大题中的部分填空;(2)分值比例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3)考查重点在于运用,突出对能力的考查;(4)难度中等和中等偏下。所以教师在复习中重点要放在让学生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讲解的内容不要深﹑难﹑偏,要重点讲解﹑剖析高考试题;训练基本常规题型、热点题型和高考变形题,设问以小问题为主,强调知识的直接运用,不追求设问的精巧,切实控制好难度,真正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3.抓好实验复习,提高科学素养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高考每年必考的重点和难点。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对实验的要求逐渐升高且越来越灵活。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作载体将与实验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对学生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因此实验复习时应注意:(1)抓紧课本,强化实验原理、装置及操作;(2)挖掘课本,拓展基本仪器的使用和提高基本操作在特定条件下的运用能力,注重实验的探究性﹑设计性和评价性;(3)花气力抓好学生对实验题的文字表述能力的培养;(4)通过专项训练提高综合运用能力等。通过抓课本,掌握常见仪器的使用及主要用途;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理解实验装置的安装原则﹑反应原理﹑现象及其描述等。通过挖掘、改进与创新,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参与部分实验设计与整合,或对实验中个别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或对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通过对比和评价等方式让学生明确答题方向和答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表达的准确性。4.运用新课程理念,注重推导训练,提高思维能力高考试题中的推导题类型主要有:元素的推导、无机物的推导、有机物的推导等。这类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掌握以及思维的有序性、灵活性、发散性运用,是显示试题区分度的重要题型。因此在复习中要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合理的整合,使其形成网络;要摆脱思维定势,让学生真正学会思维和推导的方法,不死记硬背,通过比较反思找出知识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和结合点,在普遍规律中找到特殊性;同时关注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之间的结合点,系统地训练典型推导题,但要注意控制好题目难度。从近几年高考命题趋势看,命题有意避开或降低推导题难度,使解题的切入点由隐含较深变为比较明显,所以要提高学生寻找推导题常规突破口的能力,以适应新高考的需要。5.强调审题,规范训练,减少无谓失分审题不慎,急于求成,考虑不周是部分考生解题时的通病。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命题者的意图,仔细、冷静的审题,找出题干设问的关键点,不受定势思维的影响。本次阅卷反映出的最突出问题是部分学生答题很不规范。化学用语的书写不规范在每个大题中都能看到,化学方程式书写缺条件、不配平、不写气体符号。这些因审题不慎、表达不清、化学用语不规范造成的失分,主要原因是平时养成的不良习惯未得到及时纠正、缺乏足够的规范化的训练造成的。应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如强调专用名词要符合学科要求,符号要符合规定,答案中的数据要有单位,电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要书写规范,尽量减少失分。同时还要加强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必要时可以专门进行错题训练,让学生有机会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以便对症下药,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化训练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6.合理安排训练,提高得分能力以“题”为载体,做到有效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①抓常规题(理清解题思路、方法与技巧)②抓中档题(研究一题多变、多题一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③抓经典题(渗透命题思想与方法)④抓创新题(求新、求活)高考选择题每题6分(全为单选),分值大。做好选择题,得足基础分,是取得好成绩的第一关键。做好训练题关键还是打好基础知识关,其次是安排规范的、有针对性的基础训练。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学生手中的习题,特别是易错的题型做特别训练。7.加强对学生的研究。①研究学生的变化(思想、态度、习惯、方法、情绪、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在学习中的变化)②研究学生的问题(包括错误)。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题重新整理,找出错因,反复训练,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离高考仅有80天的时间,我们化学组全组老师一定团结合作,全力以赴,集各方力量,向兄弟学校学习,争取学生能在2014年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本文标题:14届高三化学备课组第二轮复习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9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