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邯郸市2014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1邯郸市2014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命制情况及说明邯郸市2014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严格按照全国课标卷高考语文学科的《考试说明》的范围及要求来选材、命制的。试卷结构、题型、赋分及评分标准基本仿照2014全国课标卷。按照考点要求,本试卷分别考查了熟语的使用、语病的辨析、句子的排序衔接、文言实词、筛选信息作出判断、文言内容的理解及概括分析、文言语句的翻译、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和给材料命题作文等。整份试卷强调了基础知识和生活的结合、模拟和预测结合的特点。基本突出了平稳、求实,重基础、考能力的命题原则,作文给材料的命题形式,符合全国课标卷高考语文学科的命题要求,起到了复习检测和诊断的功能。客观卷得分情况:第一小题:A(289|1.57%)B(14745|80.15%)C(1710|9.3%)D(1335|7.26%)空白(317|1.72%)第二小题:C(780|4.24%)D(491|2.67%)B(15499|84.25%)A(1308|7.11%)空白(315|1.71%)第三小题:A(4858|26.41%)B(978|5.32%)C(2582|14.04%)D(9654|52.48%)空白(324|1.76%)第四小题:A(365|1.98%)B(2058|11.19%)C(864|4.7%)D(14787|80.38%)空白(322|1.75%)第五小题:A(1126|6.12%)B(3397|18.47%)C(13044|70.91%)D(506|2.75%)空白(323|1.76%)第六小题:A(7118|38.69%)B(5613|30.51%)C(1395|7.58%)D(3940|21.42%)空白(330|1.79%)1、第13小题:A(3694|20.08%)B(9469|51.47%)C(3725|20.25%)D(1177|6.4%)空白(331|1.8%)第14小题:A(1176|6.39%)B(10965|59.61%)C(5487|29.83%)D(422|2.29%)空白(346|1.88%)2第15小题:A(48|0.26%)B(308|1.67%)C(361|1.96%)D(17347|94.3%)空白(332|1.8%)根据判卷情况,现将主观试题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如下:1、第7题,考生在文言文翻译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文言词语用法掌握得不够牢固,根据上下文义理解词义的能力还不强,第7题第一小题失分严重。平均分1.95,主要错在“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90%的同学出现错误,兵革是司,司兵革,宾语前置句看不出来,敢布腹心,“我冒昧地向您说出心里话”,理解不清。第二小题平均分3.56得分率还比较高。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二:首先,考生平时的古文基础不牢固,多义词积累不够,缺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多义词意义的能力。其次,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没能通读全文,只是断章取义,导致对文句理解有误。2、第8题,古代诗歌阅读形象题评分标准:①形象:怀才不遇(奔波劳累,壮志难酬,抑郁落拓,人生飘零,难以施展抱负)的失意者(游子,书生等)皆给2分。②分析:奔波、忙碌,飘零等1分;白发,年华易逝,年老等1分;落拓,落魄,抑郁不得志1分。③向往归隐及隐士形象,不得分。本题的平均得分3.47.主要表现为:①作者感情把握不准,②对诗歌没有简析,而是翻译,③答题条理不清晰,④问形象答感情,答非所问,审题不清。⑤答题不规范。第9题评分标准:①每写对一种表现手法2分,②适当分析1分。③表现手法中出现错别字的不给分,如:借景舒情,借典古等。④只写手法,没有分析的给1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①表现手法的罗列,没有分析,②没有专业术语答题,③分析不到位,表现手法写的还是对的,如:诗中的两个典故,诗人的用意理解错误,④答题中错别字太多,⑤答题不分点,没有条理。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考生没有读懂作品,没能品味出烘托作者情感的细节描写;另一方面,受平时训练的影响,不顾文意,把一些作品所没有传递的含义强硬地附会到其中。3、第10题3第10题为名篇名句默写。评分标准:每句默写正确得1分,共计6分,错字,漏字,别字,多字则此句不得分。考生存在的问题与以往相似,主要包括以下情况:错别字:①没马蹄,啼,碲,漠,②来即我谋,及,计;③杳不知其所之也,摇,沓,至也,④乱花渐欲迷人眼,繁花,溅。⑤匪来贸丝,非,扉,蜚⑥宫车过也,公,宫。错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完全答错。有些考生将其他诗句填入空白处。(3)完全答不出。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平时的默写训练较少,多为口头背诵,导致写错字或别字。此外,不结合内容理解的机械记忆,也是造成错别字较多的原因。通过分析试卷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在学习和复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对“默写”的训练。单纯地依靠背诵会导致学生模糊了汉字的形体,仅存留语音印象,而汉语中大量的同音字、形近字对于学生准确记忆诗句存在一定的干扰。因此,我们建议,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及复习应该将背诵与默写紧密结合,既要熟练背诵又要准确默写。不可以只停留于背诵,背诵的熟练程度与默写的准确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汉字,确保汉字书写的准确性。还要结合诗词的内容,注意汉字的表意性。2.应当加强文言文教学中字、词、句式的准确翻译教学。在中学文言文翻译教学中要做到字字落实,让学生养成一字一字翻译的直译习惯,除了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特殊名词和古今无对应的虚词以外,都要能翻译。3.加强古诗文的赏读,提高学生的品鉴、分析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知识面。对于古诗文的鉴赏,要想达到该要求,除了明白诗的字面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其了解各个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及诗人自身的情况,让学生、作者、诗文三者融为一体,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诗文的意境。二、11、12题分析11、12题是选考题目——文学类文本阅读,所选材料为小说;实用类文本阅读,所选材料为传记。每道大题包括4道小题,共计25分。第1小题为多项选择题5分,第2小题6分,第3小题6分,第4小题8分。(一)11题第1小题平均2.8分;12题第1小题平均3.1分4第12-2小题评分细则:①三个概括的点各1分,②三个对应的论据各1分,共计6分,③概括不准,论据正确,只给论据分1分。本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①只有概括没有论据,②只有事件没有概括,③书写潦草,有涂抹痕迹④没有分点概括。第11-3小题评分细则:有以下观点的给2分,精明,有管理才能,平等对待,希望得到认可与尊重等,必须的有观点有分析。本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只写观点,不加分析,不分条目,总结不到位。第12-3小题评分细则:必须有两点:借棋定神,借机测试本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语言罗嗦,采分点不准确,答非所问。第12-4小题评分细则:傅斯年的三个细节:为儿子画图;劝架;接陈寅恪下楼。考生必须写出细节和性格的关系,哪些是性格温柔,哪些是体贴尊重。本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阅读不仔细,归纳不规范。对柔韧理解不透。16题评分细则:①只写出诗词上句或下句不得分,须上下句都有,②写错字不得分,③写古文的不得分,如:第二小题写《三峡》中的句子,④写串行,题号与答案不对应的不得分,⑤答案不唯一。本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①写错字,如:轻舟,写作青舟,②不会写,诗词积累及少,不有少学生一个空都不会填,③只写半句,④答串行,占比重极大⑤不会写诗句,自造诗,如:“待我长发及腰,将军归来可好”。“待我长发及腰,将军娶我可好”⑥卷面太脏,书写潦草。17题评分细则:①内容只要符合父女情深,父爱出山的支持与帮助;符全平凡的记录与积累的伟大与坚持;符合人们心中珍贵的回忆即得内容分3分。②至少两种修辞手法,每种1分,③字数达到3—4行不扣分,结合密度,不足3行的扣1分,④照抄原题内容的零分。⑤语言贫乏,苍白无力的适当扣分。本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①照抄原文内容,②颁奖词写成了获奖感言,③字数不够,④只用一种修辞手法,⑤语言贫乏,比喻不当。18.对写作要求的界定分析作文题写作要求的表述2013、2012、2011年作文题完全一致,进一步体现出高考作文要求的稳定性和承继性。考生需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的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充分理解其包含的考查指向,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阅读下面的材料”意在提醒考生作文立意行文须从本材料出发,而不能漠视材料,另起炉灶从而随意确定作文的主题。“选好角度”缘于材料本身含意丰富,角度较多,考生需要对立意角度进行甄别筛选,选择“符合题意”的一项展开作文的构思,从而体现出作文对考生理性认知的衡量,彰显考生从材料出发独立思考的主体性。“确定立意”强调了在“选好角度”前提下对立意的明确表达,考生只有对材料予以充分的理解和综合的提炼,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材料内容及含意,依据自身的思考判断、知识构成等因素立意构思,它考验着考生对材料的整体把握能力。“明确文体”提示考生在文体不限的基础上,要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在文体选择上,试题给予了考生充分的自主权,考生可选择任何一种文体进行写作,但一旦确定使用某种文体,则要明确合乎此文体要求,避免出现文体混杂的现象。“自拟标题”给了考生广阔的拟题空间,考生可在把握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自主确定标题,展现个性化认知。“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考生必须在阅读作文材料基础上,依照材料的内容涵盖和含意指向,在合适的范围内确定立意,构思行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强调考生要有自己的立意构思,不得仅对原材料进行简单扩写,或对已有文章进行简单改写,更不允许照抄照搬他人作品。“不少于800字”是对作文提出的字数要求。考生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篇内容完整而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否则,会按“每少50字扣1分”的原则适当减分。作文题评分原则:1.以42分为平均分(实际评分结果是40.73),2013年作文平均分为41.52(含零)/41.64(除零)2.跑题作文视内容分别赋35或30分。3.偏题作文36—42之间酌情给分。4.无字试卷赋零分。5.字数不及二分之一的试卷赋18—25分不等。6本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偏题,部分学生跑题。2.思路狭窄,见解肤浅,议论不能深入。3.立意不够具体,偏题:拼搏,责任,真诚,态度,善良,自知之明,磨难等,写坚信,自信,相信自己学生较多。4.相信自己的眼光,判断,42分以上,相信自己,42分以下。5.批判阿信“不要改变发型”分低。6.书写不工整,扩展材料成小说,大段抄写人物传记材料。7.用语不准确,或因审题不准,或因表达能力问题,如:“因材施教”,“善良总会有好报”“天才需要爱护”“要放任自流”等。8.不讲理,不能多角度,辩证分析问题,如:“努力就会成功”“有思想就能得天下”“自信就会成功”等。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作文备考策略的建议作文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写作的结果与分数,还应训练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写作思维,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使学生在发扬个性的同时,也能够走出狭小的自我空间,将视野与胸怀转向他人、社会、人生,获得人格的历练与精神的提升。就高考作文题来说,它肩负着阅读考查、思想考查和写作能力考查等多项功能,材料通常取自于社会现实或与人生社会紧密关联,引导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对自我发展的追求和对国家社会的担当,进而给学生以修身立德、行为处事方面的启示。作为整个高考中分值最大的一道试题,作文坐拥着语文学科40%的“江山”,教师和学生都不应忽视对作文的备考。在此,结合今年高考作文的评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1.重视个性,关注社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关注自我生活的基础上更要以自觉的主体姿态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要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新问题,洞察现实中的热点焦点,敢于
本文标题:邯郸市2014年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73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