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002早期城市及其演变
中外城市建设史——早期城市及其演变2012城市规划王景2015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产生的基础,必要条件;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城市产生的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繁荣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文字、宗教、礼仪制度使城市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4)频繁的战争——产生的原因之一;5)夯土技术的发展。夏朝后期城市的形成108米100米100米108米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夏朝后期的城市(前2070—约前1600)我国的城市从原始社会末夏朝初出现,经过夏朝中期300年的发展,到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其中包括安阳、阳城、二里头等城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为河南偃师市二里头村古城,它是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标志。制骨器作坊区冶铸青铜器作坊区宫殿区1.选址:偃师市区西南9公里,伊水和洛水交汇处附近;2.规模:遗址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2.5公里,总面积3.75平方公里;3.布局:宫殿区位于遗址中部,南部为冶铸青铜器的作坊区,东部为制骨器的作坊区,并有大道与宫殿区相连;夏:测量技术、农业的发展、原始的天文授时历学。完成了对国土的第一次全面勘测。台坛建筑发展。夏对后来古代城市的影响:作为部落(或氏族)活动的大广场发展为一种封闭的城市广场。供开会、祭祀台坛的形成。墓地与祭神、祭祖、祭祀建筑的演变——“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基础商朝时期的城市(约前1600—前1046年)1.社会背景商朝在生产力很低的情况下,用奴隶制残酷的强制手段进行生产,并使农业和手工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更大规模的分工,城市也因之而发展。手工业方面——商代的手工业者都是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的专业技术队伍,所以技术提高很快,代表手工业为青铜铸造业、制陶业等;商业方面——商代的商业交换已有初步发展,开始出现专业商人,但数量很少。商业交换中开始使用货币,时称为“贝”;文化方面——商代已经有文字出现,有甲骨文及金文;2.商朝时期的城市商朝建立后,中原地区屡有洪水为灾,国都一再迁移,从汤至阳甲时,已迁都五次。阳甲之弟盘庚自庵(今曲阜)迁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从此安定下来,至商朝灭亡,公二百七十余年未再迁都。目前已发掘的商朝城市遗址主要有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等。商朝时期地图商朝城市1)偃师师乡沟商城府库•城址有三道城墙,分别围成大城、小城、宫城;•规模较大。大城南北1700余m,东西最宽1200余m,总面积200万m2;小城南北长1100m,东西宽740m,面积80万m2;宫城大体呈正方形,面积4万m2,宫墙2m宽。•宏大的宫殿建筑群。2号宫殿是已知商代早期规模最大的宫殿单体建筑之一。•宫城居中。国家政治中心性质的都城遗址,开创了以后历代多重城墙和“宫城居中”的先河。2)郑州商城为商朝的都城之一,建于约3500年前,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城市平面近似长方形,城垣内约3.4km2,加上城外郊区手工业作坊等用地,总面积达25km2。;城内东北部为宫殿区城外散布着各类作坊,功能分区分明;宫殿区3)殷墟王宫制骨遗址铸铜遗址王陵区贵族墓葬区普通墓葬区安阳殷墟位置及主要遗址分布图•选址:城市沿今洹水两岸分布;•规模:用地面积达24平方公里以上;•城市布局:中部紧靠洹水曲折处为王宫区,南部、西部为铸铜、制骨作坊区,西北部为王陵区,东北部为普通墓葬区,东部下游南岸为贵族墓葬区;•居民:散布在西南、东南及洹水以东的地段;(在墓葬区也散布着居民和作坊遗迹,宫殿区也有作坊和墓葬发现,功能分区并不严格)。西周城市的发展与城建制度的出现(前1046—前771年)1.西周城市的发展西周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也是我国我国城市得到较快发展,形成历史上第一次建设高潮的朝代。促使西周城市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分封诸侯。“封诸侯,建蕃卫”。据记载,西周的三百年间,其分封的诸侯国从71个发展到1200多个,同时也把土地和农民分给各诸侯国。分封的结果,便在全国建立起许多统治和防卫的中心,也就出现了许多城市。促使西周城市发展较快的另一原因是周王朝自身不断迁都。先后在岐邑、丰京、镐京、洛邑等地建都。2.西周的城建制度及其影响周成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在黄河上游(镐京),对于下游的商业中心不便统治,于是在今洛阳附近建洛邑以作陪都,即周王城。西周时期地图•营国制度的内涵–营国宏观规划体制。国野规划、都邑建设、统治据点三项体制组成。西周的城市建设王畿诸侯封国卿大夫采邑•营国制度的内涵–城的规划制度。•以王城为基准,按照建城者爵位尊卑,据礼制营建制度而厘定。•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形式营建的聚集封闭型城邑。城的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井然有序。西周的城市建设•营国制度的内涵–礼制营建制度。•以二为公差的等级差数,来表达三级城邑的营建差的。“九”为数之极,故王城用“九”,以示尊尊。诸侯城降一等用“七”,采邑又降一等用“五”。•各级等第分明,不许僭越。“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王城)“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封国、采邑)城市大小因受封者等级而异,包括道路的宽度、城墙的高度和建筑物的颜色都有等级区分。西周的城市建设•营国制度的内涵–井田方格网规划方法。•营国制度由井田规划概念派生。“农业立国”在城市规划上的体现。“国中九经九纬”——田中阡陌“市朝一夫”——“夫”,井田的面积单位(一百步×一百步)“九分其国”,视国若田地,按“九夫为井”的田制观念规划,将“国”分为九个面积相等的部分。井田阡陌转化为经涂,井田经界之沟封演进为深沟高垒的城池。•早期随田制建邑的规划概念的发展。•城的形制较为规整,城的布局也较规律。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西周的城市建设•营国制度的内涵–井田方格网规划方法。•一直为后世所继承,发展成为我国城市规划的传统方法。•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隋唐长安城与洛阳•明清北京西周的城市建设2.西周的城建制度及其影响《周礼·考工记》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它记述了我国先秦时期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手工业技术水平,涉及到木工、金工、制造、冶炼、建筑等30个工种,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周礼·考工记·匠人》篇中涉及城市规划学科的有“匠人建国”和“匠人营国”两部分,其中:“匠人建国”,这节专讲建设城邑的求水平、定方位的测量问题。提出了利用水准及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来找水平、定方位;“匠人营国”,主要讲西周时代的城邑建设制度。包括城市功能布局、道路等级等问题。《考工记·匠人》篇“匠人营国”部分主要内容为三方面:•城邑建设体制——基本制度。将全国的城邑分为三级,即王城(都城)、诸侯城(诸侯封国国都)、“都”(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城)。按照宗法与政治相结合的统治原则,自上而下,组成遍布全国的统治网;•礼制营建制度——实施城邑建设体制的特定手段。依爵位尊卑而制定的营建等级制,用量的概念来表达城邑建设的礼制等级差别。级差是用一组以二为公差的等差级数来表达。反映了王权至高无上的规划思想。•城邑规划制度——实施细节,是综合前两项制度在城邑规划工作中具体化的结果。本课程只着重论述营国制度的城邑规划制度。这一规划制度以王城为基准,对王城的形制、规模、基本规划结构乃至道路等级,都作了规定。《考工记·匠人》篇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注释:工匠营建城市(都城),呈方形,每边长为九里,每边各开三个城门,城中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道路的宽度为车轨的九倍;城中间为朝寝之地,即王宫,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坛,前面为前朝,后面为市场,市场和前朝的面积大小各方百步。西周的城市建设•周代都邑规划体制–两类城邑•宗法血缘政治据点的城邑,统称为“都”。–按营国制度城邑规划体制,“都”又按照政治等级分为三级,王城、诸侯国都城、卿大夫采邑城•“都”与一般居邑的区别在于有无宗庙。西周的城市建设•周代都邑规划体制–周人重视礼制,王城规划特别强调按方位尊卑布置不同尊卑等级的功能分区–王畿规划——王畿内只有采邑而无封国——权力的集中–东周王城•城墙为夯土墙•不规则正方形•中心部分的建筑遗址分布在中央偏南西周的城市建设•周代王畿区域规划–继承前代的王畿制度,建立以国都为核心的庞大区域作为王的城邦。•《周礼·职方氏》:“方千里曰王畿”–择中建国的“中商”传统,择领土之中建都制畿•周代王城规划西周的城市建设《考工记·匠人》匠人的职责:建国——给都城选址,测量方位、确定高程营国——规划都城,设计王宫、明堂、宗庙、道路为沟洫——规划井田都城规划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宋《三礼图》王城西周的城市建设•周代城市规划王宫(宫城)的规划:“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王宫分内(后)外(前),前朝后寝的制度。贵族士大夫则为“前堂后寝”。以住宅为本的规划思想道路规划制度:“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王城内大道宽九轨,环城道路宽七轨,郊外道路宽五轨。诸侯城内大道宽度是王城环涂的宽度,宽七轨;其它的邑城内大道宽度是王城郊外道路的宽度。1)“择中论”的规划思想,以宫城为中心,宫城中轴线作为城市中轴线,其它建筑对称环绕周围布置;《周礼·大司徒》中,以为择“地中”,是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最有力的位置;2)礼制的规划思想,“礼者,别贵贱尊卑也”。国以“礼”制,强调王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在规划布局和营建制度上。3)经纬涂制的道路系统,运用井田方格网系统的规划方法,追求正南正北、垂直相交的道路系统,这和中国人的方位观有关。4)闾里制度的运用,通过横平竖直的道路体系把城市分成若干个里,其中又包含若干闾(二十五户),形成中国早期的聚居制度。5)“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也是一直贯穿中国城建史的规划思想之一。周王城规划特点:•早期城市涉及的名词–聚落,按照血缘关系聚居,包括居住、墓葬、农业生产基地、制陶等手工业基地及畜牧场。聚的中心,大房子。–邑,一般居民的村落或小城。通常是一个以上氏族聚落构成。“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都,政治中心,宗法分封血缘政治据点的城邑,统称都(王城、诸侯国都城、卿大夫采邑,前二级称国,第三级称都)。都与一般邑的区别——有无宗庙–国,凡城邦的中心城,无论王城或是诸侯城,统称国。–野,城外从事生产的生产基地、农村。–城,1、泛指城市。2、指宫城。–廓,外城。西周的城市建设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迁都于东都洛邑(雒邑),此后的周王朝史称东周,这一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又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战国这五百余年间,就其社会或各种主要制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型期。春秋时期地图战国时期地图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蓬勃发展与变革思想(前770—前403年)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蓬勃发展与变革思想(前770—前403年)•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背景——乱、变–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平王迁都——周天子地位下降,诸侯争相称霸局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思想的转变——天道观的变化–政治方面——法治取代礼制、君主专制取代宗法分封制度–经济方面——战国时代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革新军事,提高国防力量(城市防御)–整顿户籍,加强管理(城市人口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化社会结构改变西周城市等级制度的破坏城市防御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新城市的产生——交通,商业城市职能的加强——政治经济中心,城市统治农村新的城市分区理念“城”到“城市”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发展概况–春秋年间各国城市“违制”活动,从城市建设体制、城市规划制度,到规划方法都有表现。–随着春秋末期兼并战争的不断发展,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大,城市工商业繁荣,城市建设进入高潮时期,探索新兴封建城市的规划理论和想适应的规划制度与建设体制。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发展概况–城市性质的演变——“城市”的形成•春秋以来,奴隶社会两大经济
本文标题:002早期城市及其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761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