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28讲-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第28讲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单元概览单元概览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单元概览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主要包括三条知识主线:1.人文主义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最初起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2.人文主义的发展:13、14世纪以来,面对教会的反动统治,人们再次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先后发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基本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和腐朽统治。3.人文主义的成熟:启蒙思想家宣扬理性,认为人类凭借理性就能完美地了解社会,人要获得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就要反对专制和愚昧。这种理性主义推动了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纲要求考纲要求(考点一)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①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主张;②人文精神的内涵;③中西古典人文思想的比较;④古代人文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考点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2.文艺复兴:①文艺复兴的背景、实质及文学、艺术成就;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具体含义;③文艺复兴的影响;④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纲要求3.宗教改革:①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②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③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具体含义4.启蒙运动:①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影响;②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观点;③人文主义精神在启蒙运动中的具体表现;④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一)智者学派1.背景(1)政治: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一些城邦奴隶制①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3)社会生活: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2.代表:②普罗泰格拉等人。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一3.主张(1)提出③“人是万物的尺度”。(2)反对迷信,强调自由。(3)在社会道德方面,主张人人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4.评价: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但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道德。(二)苏格拉底1.时代背景: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2.主张(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2)提出④“美德即知识”的思想。(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4)指出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一3.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⑤“人”的学问。走出误区误认为苏格拉底与孔子在道德价值观上的主张和目的是相同的孔子主张“仁”,希望恢复奴隶社会秩序;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目的是重建城邦道德价值。(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代表作有⑥《理想国》,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一图解历史人文精神的起源 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一主题探究人文精神的起源及核心◆史料呈现史料1普罗泰格拉曾说:“当雅典人所议之主题含有政治睿智,他们会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因为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拥有这一美德;否则,便不会有城邦。”……苏格拉底曾说:“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一史料2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摘编自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读史指导(1)普罗泰格拉指出要倾听每一个人的见解,关注人,而苏格拉底则提出“知识才是美德”,要注意改善心灵。(2)史料2强调“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可以看出希腊古典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说明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一◆史料应用(1)依据史料1,指出苏格拉底对古典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提示拓展:(从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到)关注人的美德,注重改善人的心灵;重视对人的教育。目的:培养公民的道德价值观,拯救城邦(克服直接民主制的弊端)。(2)依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提示核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社会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兴盛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一相同点都关注社会,关注人,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不同点哲学研究的重点不同智者学派关注人(外在的)与法律的关系,“认识社会”苏格拉底关注人(内在的)的伦理道德,“认识你自己”对知识的看法不同智者学派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进行演讲的基础苏格拉底强调道德以知识为基础,认为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提倡“美德即知识”对真理的看法不同智者学派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没有正确和公平永恒的标准苏格拉底认为善、正义、真理都是实在的,重视道德修养,经常讨论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问题对政治的看法不同智者学派基本上适应民主政治的发展苏格拉底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一典例(2019课标Ⅲ,32,4分)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解题关键注意抓住关键信息“憎恨所有的神”,其意味着要重视人而非重视神。答案D从材料中的台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判断该剧反对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这正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故应选D项。A、B两项皆不符合古希腊的社会现实;C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D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一借题发挥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3)强调人的价值,追求思想自由。(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一1.(2019课标Ⅰ,32,4分)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据题干可知,古希腊神话中诸神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还争权夺利,说明诸神人格化的特点,反映了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故选B项。材料未体现宗教信仰问题,排除A项;C、D两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一2.(2019山东潍坊模拟)苏格拉底认为“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这反映了苏格拉底()A.强调公民应该都是法律的服从者B.思想主张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C.竭力推崇神的意志高于人的意志D.主张城邦法律应遵从神的律法答案A由材料信息“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公正的人首先是遵守法律的人,服从法律是公民的天职、责任和义务,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出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带有迷信色彩,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正义性,C、D两项所述与题意不符。A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一3.(2019湖北武汉高三调研)古希腊有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洞口活动的动植物因身后矮墙上前方的一堆火投射到洞壁上的影子。因此,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这一设想旨在强调 ()洞穴之喻示意图A.理性高于感觉B.关注人的世界C.认识源于感觉D.美德即知识A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一答案A洞穴之喻是设想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前面洞壁上的影子,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而当他们有一天走出洞穴,看到了外面真实的世界,才知道自己在洞穴里面看到的是不真实的事物。洞穴中的世界对应感觉世界,是虚幻的;而洞穴外面的世界对应理性世界,是真实的。由此说明理性高于感觉,故A项正确。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二一、文艺复兴(一)背景1.经济: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①资本主义萌芽。2.阶级: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②资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3.文化:意大利人能够接触、保留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典籍。(二)实质其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三)核心③人文主义,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考点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二图解历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条件 走出误区误认为文艺复兴是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基督教文化,于是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实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二(四)成就领域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思想文学薄伽丘④《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但丁⑤《神曲》;表达了对教会丑恶现象的憎恶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⑥“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热情讴歌人的伟大和高贵,表达人文主义思想美术达·芬奇等《蒙娜丽莎》;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二走出误区误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并揭露教会的腐朽和黑暗,他们只是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朽,并不否定宗教信仰和放弃宗教,只是要求宗教世俗化、人性化。(五)影响1.促使人们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和人生活的世界。2.⑦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了越来越强的挑战。3.推动了文学艺术和⑧自然科学的发展。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二2.思想条件: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人们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3.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间的矛盾加深。4.导火线:1517年教皇在德意志出售⑩赎罪券。(二)概况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2.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 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走出误区误认为宗教改革就是要废除宗教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当时欧洲天主教会的统治,并非要废除宗教。二、宗教改革(一)背景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二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 《圣经》的权利。3.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辨析比较“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的区别 (三)主张1.只要有 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无需购买赎罪券。单元概览考纲要求考点详解栏目索引考点二2. 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3.动摇了 罗马教会的统治。数字归纳用三个“一”记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四)影响1.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单元概览考纲要
本文标题:第28讲-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77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