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代号:06062107总参考学时:2882.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本课程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开设。开课前,学生应修习古代汉语课程。3.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基本的、系统的了解;能够使用有关古代文学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并运用有关的理论对中等难度以上的文学作品独立进行阅读、鉴赏、分析评论;能够从事中学文言文教学;能写出符合学士学位要求的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论文。4.教学要求本大纲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命题考试的依据。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自学、课堂讨论为辅。在规定的教学范围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予以补充。本课程分四个阶段进行教学,设置题库,实行教考分离,考核方式为考试,成绩为百分制。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重点和难点,皆可由任课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允许调整的幅度为百分之二十。本课程共有16学分,约288学时,共讲授2学年。第一学期为先秦两汉文学,68学时;第二学期为魏南北朝隋唐文学,76学时;第一、第二学期的文学史与作品选的讲授比例为3:7。第三学期为宋元文学,68学时,文学史与作品选的讲授比例为5:5。第四学期为明清文学,76学时,文学史与作品选的讲授比例为6:4。二.学时分配《中国古代文学史》学时分配表内容学时分配讲授实验总学时先秦文学绪论22上古神话44《诗经》88《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1010《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1010屈原与楚辞88秦汉文学秦及西汉散文44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66司马迁与《史记》44两汉乐府诗44东汉辞赋22《汉书》及东汉散文22东汉文人诗44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44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44两晋诗坛44陶渊明44南北朝民歌22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44永明体与齐梁诗坛22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22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44魏晋南北朝小说22隋唐五代文学绪论44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44盛唐的诗人群体44李白44杜甫44大历诗风22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22白居易与元白诗派44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22唐传奇与俗讲变文22晚唐诗歌44李商隐44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44宋元文学绪论22宋初文学22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44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22苏轼66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44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22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44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22辛弃疾和辛派词人44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44南宋的散文和四六22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22元代文学绪论22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22关汉卿44王实甫的《西厢记》44白朴和马致远44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22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22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22元代散曲44元代诗人22明清文学绪论22《三国志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33《水浒传》与英雄传奇的演化33明代前期诗文44明代中期的文学复古44明代杂剧的流变44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44汤显祖44《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44《金瓶梅》与世情小说的勃兴44“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22晚明诗文44明代的散曲与民歌44清代文学绪论22清初诗文的繁荣与词学的复兴22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44清初白话小说22《聊斋志异》44《儒林外史》44《红楼梦》44清中叶诗文词多元发展的局面44清中叶的小说戏曲与说唱文学44合计288288三、课程内容第一单元先秦两汉文学总绪论[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学史与文学史学,文学发展的内外因素,文学的复古与革新,文与道的关系,中国文学史的分期[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演进第三节中国文学史的分期第一编先秦文学绪论[教学重点与难点]古代神话传说、诗乐舞的关系,贵族文学与士人文学,夏商周文化与文学,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楚文化与楚辞[考核要求]古代神话、文学及其文化因素[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源头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第三节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第四节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第一章上古神话[教学重点与难点]神话的概念和功能,神话的民族精神意蕴,神话的隐喻和象征,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考核要求]神话的概念,著名的神话篇章,神话的文化精神[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第二节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第三节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第四节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精读作品篇目]《淮南子·后羿射日》、《淮南子·女娲补天》、《山海经·精卫填海》[阅读作品篇目]《山海经·夸父追日》、《山海经·刑天断首》、《淮南子·共工触山》第二章《诗经》[教学重点与难点]《诗经》的性质,用诗与传诗,《诗经》的内容,《诗经》的精神与艺术特点,比兴及抒情传统[考核要求]《诗经》的内容和艺术特点,赋、比、兴的概念、作用,《诗经》的体例[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第二节《诗经》的内容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精读作品篇目]《关雎》、《静女》、《卷耳》、《氓》、《伐檀》、《蒹葭》、《硕鼠》、《生民》、《采薇》、《君子于役》、《七月》[阅读作品篇目]《汉广》、《击鼓》、《将仲子》、《溱洧》、《谷风》、《柏舟》、《载驰》、《伯兮》、《黍离》、《子衿》、《鸡鸣》、《何草不黄》、《绵》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教学重点与难点]卜辞和铭文,《春秋》、《左传》及其叙事特点,《国语》、《战国策》的特点[考核要求]《左传》的战争描写,《战国策》的人物描写,若干篇章的翻译与分析[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第二节《左传》的叙事和记言第三节《国语》的文学成就第四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第五节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精读作品篇目]《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晋公子重耳之亡》、《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触龙说赵太后》[阅读作品篇目]《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王》、《赵威后问齐使》、《鲁仲连义不帝秦》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教学重点与难点]先秦散文的体裁,《孟子》的艺术成就,《庄子》的哲学诗意,《荀子》、《韩非子》的说理特点[考核要求]先秦散文的三种体裁,《孟子》的散文风格,《庄子》的散文风格,其它议论文、寓言的特点[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第二节《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第三节《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第四节《荀子》《韩非子》的议论文第五节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精读作品篇目]《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庄子·逍遥游》、《庄子·秋水》(节选)、《庄子·养生主》、《荀子·劝学》、《韩非子·五蠹》(节选)[阅读作品篇目]《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论语·楚狂接舆章》、《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孟子见梁惠王》第五章屈原与楚辞[教学重点与难点]楚文化的特点,屈原的生平及思想,《楚辞》的内容,《离骚》精神和象征手法,其他作品内容与风格特点,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考核要求]《离骚》的内容与精神和艺术特点,其他作品的内容,若干诗句的背诵[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第二节屈原的生平和作品第三节《离骚》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第五节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精读作品篇目]《离骚》、《国殇》、《湘夫人》、《哀郢》、《对楚王问》[阅读作品篇目]《湘君》、《涉江》、《少司命》、《河伯》、《天问》、《山鬼》、《橘颂》、《九辩》(节选)第二编秦汉文学绪论[教学重点与难点]汉文学生成的文化原因,汉文学的精神,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汉文学的表现形式及历史分期[考核要求]汉代文学文化机构,汉文学的艺术特点和追求,文学与经学的互动,汉文学的分期[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第二节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第三节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第四节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教学重点与难点]《吕氏春秋》的寓言,李斯《谏逐客书》,贾谊《过秦论》(上)及文风,西汉散文的其它表现[考核要求]《谏逐客书》的翻译与结构特点分析,《过秦论》的翻译与纵横风格[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吕氏春秋》第二节李斯的散文第三节贾谊的政论文第四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精读作品篇目]《贾谊·过秦论·上》、《晁错·论贵粟书》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教学重点与难点]骚体赋,《七发》,司马相如的赋作,汉大赋体制特点与精神[考核要求]骚体赋的代表作,《七发》的景物描写及主客问答的形式,汉大赋的形式与精神[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从贾谊赋到枚乘《七发》第二节司马相如时代的赋家第三节《子虚赋》和《上林赋》第四节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精读作品篇目]《枚乘·七发·观涛》、《司马相如·子虚赋》[阅读作品篇目]《司马相如·上林赋》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教学重点与难点]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精神,《史记》的结构框架,《史记》的内容与艺术性,《史记》的风格[考核要求]“发愤著书”的精神,《史记》的内容和艺术性,若干篇章的分析[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第二节《史记》的叙事艺术第三节《史记》的人物刻画第四节《史记》的风格特征第五节《史记》的地位和影响[精读作品篇目]《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报任安书》[阅读作品篇目]《刺客列传》、《李将军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史公自序》第四章两汉乐府诗[教学重点与难点]乐府,乐府诗的收集,乐生恶死的愿望,乐府的叙事性,乐府诗体[考核要求]乐府《孔雀东南飞》,乐府的生活图卷和叙事性[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乐府和乐府诗第二节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第三节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第四节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精读作品篇目]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上邪》、《有所思》、《战城南》、《江南》、《东门行》[阅读作品篇目]《病妇行》、《孤儿行》、《长歌行》、《羽林郎》第五章东汉辞赋[教学重点与难点]城市赋作的兴起及创作,抒情赋的创作[考核要求]东汉赋的创作概况,抒情赋的地位[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京城赋的崛起第二节抒情赋的勃兴[精读作品篇目]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阅读作品篇目]班固《两都赋序》第六章《汉书》及东汉散文[教学重点与难点]《汉书》的基本内容及人物塑造,野史的多样,《论衡》[考核要求]《汉书》的基本内容及人物塑造[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汉书》第二节《吴越春秋》第三节《论衡》和《潜夫论》[精读作品篇目]《苏武传》[阅读作品篇目]《霍光传》、《杨王孙传》第七章东汉文人诗[教学重点与难点]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及表现,《古诗十九首》的人生哲理和体验及艺术性[考核要求]《古诗十九首》[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班固、张衡、秦嘉的诗第二节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第三节《古诗十九首》[精读作品篇目]张衡《四愁诗》古诗:《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阅读作品篇目]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客从远方来》、《明月皎月光》、《驱车上东门》第二单元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学的自觉和创作的个性化,以宫庭为中心的文学集团,文学风格的变迁,玄道哲学与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地位[考核要求]文学的自觉与文风[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第二节动乱中的文人命运与文人风尚第三节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第四节玄学对文学的渗透第五节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教学重点与难点]建安风骨,三曹与王粲,阮籍与魏晋风度[考核要求]建安风骨,三曹与士人的文学创作,阮籍[教学基本内容]第一节曹操与曹丕第二节曹植第三节王粲、刘桢及蔡琰第四节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第五节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精读作品篇目]曹操:《蒿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让县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79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