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2010级军事思想概述课件
课目:军事思想概述目的:了解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产生与发展内容: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重点)时间:2课时地点:教室要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器材保障:教材录像资料多媒体教学系统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军事思想概述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通常表现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与实施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概念军事思想概述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军事哲学: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军事实践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主要内容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外国军事思想中国军事思想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军事思想的分类有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按时代划分按阶级性划分按地域和国家划分……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阶级性实践性时代性继承性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从那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那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形式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的过程本身修正的”。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重点)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古代军事思想近代军事思想现代军事思想军事思想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意识形态,也可以划分为: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古代军事思想古代军事思想主要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时期的军事思想(即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8世纪)。它的产生、形成、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即中国和古代西亚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一)古代军事思想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历代兵书:3380部23500卷尚存兵书:2308部18567卷有价值的100多部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战争、兵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有一个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与外国古代军思想相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较早,内容丰富,成绩突出,具有代表性。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于夏代,经过商代的进一步发展,在西周得到初步形成。(即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初)(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1、产生阶段特点:①、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②、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③、迷信色彩严重④、以车战为主体的作战指导思想代表作:《军政》《军志》通过战争实践产生了“攻”、“守”、“战术”、“统帅”等军事概念。人们已经开始探讨军队的多寡、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与战争胜负的关系,并初步认识到审势而动,量力而行,众可胜寡,强可胜弱的规律。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2、形成和发展阶段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中国逐渐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国社会剧烈变革,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激烈,加之军事技术的进步和学术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军事思想的发展,使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兴盛时期。而且涌现了孙武、吴起、孙膑等一批兵学家,产生了《孙子》、《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等一大批兵学著作。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战争理论著作。它总结了春秋战国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战争一般规律的认识,具有深刻的谋略思想。至今,仍有诸多方面的现实价值,被人们广泛研究和利用。孙武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孙子》兵法现存13篇,约6076个字第一部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侧重论述军事学的基础理论和战略问题。主要强调战略速决和伐谋取胜,还包括对战争总体、实力计算和威慑力量的深刻认识。第二部分:《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侧重论述运动战术和地形与军队配置,攻防战术和胜败关系,即主要探讨战术问题。第三部分:《火攻》《用间》论述战争中的两个特殊问题。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2、形成和发展阶段:特点*形成完整的战争观:认为战争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有义与不义之分,只有义兵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在作战节奏上:正确处理“速”与“久”的关系;*在作战谋划上:重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未战先算”、“伐谋伐交,不战而胜”……;战争性质:《吴子》兵法指出:一日义兵—即禁暴除乱,成就危难的军队叫义兵二日强兵—仗恃兵强,征伐列国的军队叫强兵三日刚兵—因君王震怒出师的军队叫刚兵四日暴兵—背理贪利的军队叫暴兵五日逆兵—不顾国乱民疲,兴师动众而出兵的军队叫逆兵战争的起因:《吴子》兵法认为不外乎有五方面的原因一日争名—争夺霸主地位二日争利—争夺土地、财产和人口三日积恶—记恨深远四日内乱—国家发生内乱五日因饥—国家发生了饥荒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2、形成和发展阶段:特点*在兵力运用上:“以众击寡”、“避实击虚”,善于在总体处于劣势情况下在局部形成优势兵力。另外还有“致人而不致于人”、“出奇制胜”等,*总结出一整套治军之道:主张军队要有一个合理的编制结构,把“法”看成是取胜的五大要素之一,强调“兵不在众,以治为胜”,对于部队首先要进行教育,其次才是训练。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3、丰富与系统完善自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2000多年间,中国为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王朝为巩固其统治,限制人们谈兵论法,军事思想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但由于远射冷兵器及步、骑、车、水军诸兵种的发展变革,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不同性质战争的交织进行,客观上又促进了军事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与系统完善。(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秦统一六国时的实行远交近攻;东汉统一战争中的各个击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广结联盟;隋末李渊时的因势借力,居险养威;蒙元初期成吉思汗及忽必烈的远程迂回,假道南宋灭金;明初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清初努尔哈赤的“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等这些都使中国古代战略思想有了一定发展。同时在治军思想、“用险制塞”思想、实边海防思想以及兵力部署原则等,为中国古代国防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3、丰富与系统完善这一时期巨大的贡献就是全面整理兵书。《三略》、《李卫公问对》被后世列入将领必读的兵书,选入《武经七书》之中。北宋王朝组织编写的《武经总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汇编,是研究北宋以前我国军事思想发展史的重要资料,特别是书中记载的诸般兵器是研究我国兵器发展史的要依据。其后汇编的《武经七书》被定位武学教材,是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从书选集。军事思想主要向体系化、专业化发展。将兵书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大类,基本建立起包括战略学、战役战术学、军事气象学、兵器等完整的军事学术体系,战略思想日臻成熟。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古代军事思想——外国古代军事思想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是西方古代奴隶制社会时期。在这个时期,古希腊、古罗马等奴隶制国家,为扩张领土、建立霸权、掠夺奴隶和财务,进行过频繁的战争。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将领和统帅,产生了丰富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军事思想。为西方古代军事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希腊波斯战争使》、《伯罗奔尼战争史》、《远征记》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至俄国十月革命,为世界近代史。近代军事思想发展的总体特征: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得到确立,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产生、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宣告诞生(二)近代军事思想(二)近代军事思想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二)近代军事思想——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可以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欧洲一些国家的逐步确立而产生形成,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展,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也先后传播到东方一些国家。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二)近代军事思想——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产生于15-17世纪中叶的欧洲。在当时革命和战争的实践中,造就了一批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家和理论家。如意大利的马基雅弗利,英国的克伦威尔等就是最突出的代表。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如马基雅弗利的《战争艺术》、《君主论》中,提出了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致力于战争,真正掌握军事实力,要普遍实行义务兵制等。他认为要使意大利“从野蛮人手中脱离出来”或得统一和强大,不受外国人蔑视,必须要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国民军,他坚决反对雇佣军,积极推行义务兵制。多次向政府建议军事改革,起草并通过了普通兵役的法令。同时,它十分重视军队的教育和训练,强调国民军必须爱国和训练有素,突出军队要有组织纪律观念等。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前半叶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形成并趋于成熟阶段。在这个时期,有两次革命使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形成并趋于成熟:即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特别是拿破仑战争,使新的军事思想变革成果涌现出来,集中体现在拿破仑的战争的艺术上,诺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等。(二)近代军事思想——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拿破仑(1769.8.15---1821.5.5)法国皇帝,政治家、军事家(二)近代军事思想——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拿破仑重视武力和思想的双重作用十分重视军队的改革和建设十分重视歼灭战的作战原则重视集中兵力和实施机动作战拿破仑一世凭借法国大革命所造成的新的社会条件,创立了使用广大民众力量进行战争的崭新作战体系。这一体系贯串着依靠反对封建君主统治的广大民众支持和进行运动性作战的基本思想,在与欧洲大陆君主国反法联盟进行的战争中表现出强大威力,对封建制度下的旧式作战体系敲响了丧钟。克劳塞维茨(1780.6.1-1831.11.16)普鲁士的著名军事家、哲学家。《战争论》中主要军事思想:政治是孕育战争的母体,是为政治服务的,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二)近代军事思想——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若米尼(1799.3.6-1869).瑞士人,1804年到法军服役,著名军事家、哲学家。在《战争艺术概论》中提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指出了:全民参加的民族战争具有最可怕的力量(具有总体战争的含义)……。(二)近代军事思想——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二)近代军事思想——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总之,虽然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当时自然科学中的机械唯物论和人文科学中的唯心史观形成的,夹杂着资产阶级的偏见。但他还是抛弃了以往军事学术上的消极因素,继承和发扬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军事学术上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形成了一整套为资产阶级战争服务的军事思想体系。从而标着世界近代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的形成。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二)近代军事思想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作为一种崭新的军事思想体系也是在近代确立的。19世纪中后期,为适应当时工人运动发展的需要和迎接行将到来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代表作《共产党宣言》、《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法兰西内战》、《反杜林论》……。阐明了军事领域的若干基本规律,确立了军事问题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科学原则,创立了关于城市工人武装起义、无产阶级军队和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原则的学说。中国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传统兵学受到西方军事思想的严重冲击。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制夷”的主张,标志
本文标题:2010级军事思想概述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02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