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记念刘和珍君》-2
《记念刘和珍君》2教学要求: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教学设计:授课时间:拟用三课时。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一、背景介绍(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两星期───────┘二、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请听本人灌制的录音朗诵。(因为《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三、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板书: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2.“愤怒的控诉”(4.5部分)3.“深沉的思索”(6部分)4.“热烈的讴歌”(7部分)四、小结: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作业:思考课后1、2、3题。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作“一课一练”第11题)──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随堂作业: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6、7、8选择题(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课后二大题的1小题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9选择题课后二大题的2小题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小题“一课一练”卷第10选择题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罗网,攒射,血污随堂作业: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小题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4选择题三、小结: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2.“愤怒的控诉”(4.5部分)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作业: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2.思考第四题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情况。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徒手请愿,意义寥寥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亲人伤悲随堂作业: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5选择题4.对烈士的死难意义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苟活者……看见……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随堂作业:涉及第七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3小题“一课一练”卷第3.4选择题课后二大题的4小题“一课一练”卷第12选择题三、小结: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3.“深沉的思索”(6部分)4.“热烈的讴歌”(7部分)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三、《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作业: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附录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意义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长歌当哭控诉卑劣之徒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三、又一种板书:┌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哀痛烈士揭露敌人唤起民众│┌订《莽原》┐│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3.18死难┘││┌府门喋血┐│容└揭露反动派┤│惨象、流言│└文人学者阴险论调┘└死难意义四、补充作业: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五、另一教学步骤设计:1.学生预习;2.试作课后题;3.理解难点;4.背景介绍;5.放朗诵录音(自制);6.学生质疑,释疑;7.重点讲授文章思路和语言特色;8.布置辅导作业《记念刘和珍君》教案2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及其作品风格;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背诵全文。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德育目标使学生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小学阶段就学过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鸛鹊楼》。(指名学生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则十分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庄子在他的文章《秋水》中是如何阐述这个道理的。二、简介《庄子》并解题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一书,汉代著录为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的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文章:“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神对话的形式,讨论了“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单看此文,寓意已经有了新的理解。三、课文诵读1.初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指名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学生纠正其读音不准之处)诵读指导:“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文章开头的两句话写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小股水流无以计数,灌入黄河,浩浩荡荡,畅通无阻,无比壮观。作者在此仅用了22个字就把黄河的壮阔描写得淋漓尽致。诵读时语速要缓慢而有气魄,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顿。“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句中的“间”,读时声调要适当拖长,略作停顿后,再缓缓读出“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诵读时语速要稍快,要将河伯的骄傲自满之情读出来。“于是焉”的“焉”在此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河伯欣然自喜”诵读时重音要放在“欣然”二字之上。“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诵读时一定要注意“以天下之美”之后的短暂停顿,二要将重音放在“尽”字上。因为一个“尽”将河伯的踌躇满志,飘飘然描写得淋漓尽致。(教师范读,学生齐读)“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出,语速适中。“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是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面对大海的广阔,然后向海神若发出的由衷慨叹,是发自肺腑的自我批评。因此,诵读时语速要稍慢,要读出恳切的自悔之意,要处理好句子中的停顿,例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句,读出“且夫”后要稍作停顿,然后接着读“我尝闻少仲尼之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1)给学生5分钟时间,反复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提问: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明确:“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自己这里,因此欣然自喜。提问: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明确: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提问: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小组讨论,交流看法)明确:河伯先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来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继而说自己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现在亲眼看到大海的无边无际,才深深意识到自己目光的短浅;接着,发出慨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河伯深深认识到: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宽广,那自己的错误认识则永远也得不到改正,自己的浅陋将长久地被大方之家所耻笑。(2)学生齐读课文后,思考下列问题。①全文可分为几层意思?②全文的主旨是什么?③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④结合实际,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分析,交流心得,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明确:①全文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从“秋水时至”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②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通过开拓视野加以比较,就能感觉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地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③这篇文章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在行文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黄河的宽阔与北海的壮观的对比;河伯的“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叹”的对比。在对比中情节得以推动,在对比中河伯大彻大悟,有了新的认识。④学生甲:《秋水》一文使我认识到骄傲自满会束缚我们前进的步伐。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河伯就是顺流而东行,望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才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学生乙:学习《秋水》一文后,我更深刻地意识到,在限定的环境中,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就如河伯,他面对黄河,觉得天下美景全在自己这里,见到大海后,他才由衷地自叹不如。这就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才会有所发展。学生丙:学习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作为学生更应该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因为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攀登高峰。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回
本文标题:《记念刘和珍君》-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0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