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中考道德与法治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专题练习
1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一、选择题1.孩子对母亲的情感有这样几个阶段:上小学时,孩子对母亲是依赖、不舍的感情;上中学时,孩子对母亲是敷衍、不情愿的心态;上大学时,孩子对母亲是抵触、对立的态度;成家后孩子对母亲是思念、担心的情感。这反映了()A.狭隘的生活容易导致偏执的情感B.孩子对母亲爱的情感C.情感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D.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答案:C2.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我们获得的情感应该包括()①道德感②爱的情感③责任感④恐惧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家长典型且普遍的心态。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现在很多家长用金钱激励孩子学习。对此,专家指出情感激励最重要。这是因为()①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作出行动②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③情感因素是决定孩子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因素④在传递美好情感的过程中可以传递生命的正能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4.(2018·广东中考)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如果生气1小时,造成的身体与精神消耗相当于加班6个小时。这告诉我们()A.应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B.情绪具有多样性、复杂性C.遇事要冷静,不能生气D.消极情绪必然带来伤害答案:A5.《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成语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境之美。下列成语体现的情绪相同的是()2①心旷神怡②兴高采烈③忧心忡忡④乐不思蜀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6.“当你从内心认定某件事很讨厌或不好的时候,痛苦便产生了。”所以,你务必使你的积极情绪支配你的心灵,诸如宁静、愉快,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感恩、学会信任、学会欣赏、学会赞美,以养成保持积极情绪的好习惯。这是因为()①人的情绪是丰富多彩的②积极的情绪使人思维敏捷、体力充沛、精力旺盛③积极的情绪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④保持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人们战胜挫折,成为生活的强者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体现了调节情绪的方法是()A.放松训练法B.合理宣泄法C.改变认知评价法D.转移注意法答案:C8.观察漫画,下列对此看法正确的是()①挫败感会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②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③挫败感无法消除,只能任其影响自己④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二、非选择题9.观察漫画,回答问题。3(1)两幅图片都体现了的情绪状态。(2)说说我们调节这种类型情绪的具体做法。答案:(1)负面(消极)。(2)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放松训练等。10.(2018·安徽宣城期末)根据下列情境回答问题。(1)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填写下列表格。所处情境情感体验当得知我国“嫦娥三号”飞船成功发射时①当你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时②当你游览我国的名山大川时③当你在电视上看到在抗震救灾中献出汗水和鲜血的英雄时④当你看到父母因操劳而头发花白时⑤当你连续几次补考篮球投篮都不及格时⑥(2)举例说明,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怎样培养和发展丰富、健康、高尚的情感?答案:(1)①自豪感;②成就感;③美感;④崇敬感;⑤愧疚感;⑥挫败感。(2)①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②在感受理智、体验道德、欣赏美好中体味美好情感。11.下面是七年级学生小强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课间,小强听说自己作文比赛得了第一名,高兴地想唱歌,忽然想起同桌的奶奶刚刚去世,他一直伤心难过。(1)小强应该:。(2)理由:。情境二放学后小强看到一个老大爷跌倒在马路边,旁边围了很多同学,却没人敢扶他起来。(1)小强应该:。(2)理由:。情境三小强的妈妈今天在单位和同事发生争执,心里怒气未消,回家后就对他的爸爸莫名其妙地“发火”。(1)小强应该:。(2)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答案:情境一:(1)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4(2)理由:表达情绪要方式恰当。情境二:(1)勇敢搀扶老人,询问情况,必要时联系老人的家人或送其去医院。(2)传递美好情感,传递生命正能量,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影响环境等。情境三:(1)劝说妈妈不要发火。(2)相互感染。1.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2)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3)展示“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等实物模型及相关图片,结合资料具体分析其铸造过程和特点,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直观认识。2.情感和能力目标:1)思考讨论“为什么夏、商、西周会出现辉煌灿烂的文明成就?”在讨论中理解“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进步”这一重要结论。2)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一、识记与理解了解“文化大革命”前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归纳新中国建立以来文艺事业的发展和成就,培养学生从文艺现象中领悟历史的能力;通过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事业发展的原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园地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建国以来文学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重点:文学艺术创作先后出现两个高峰的原因与表现及其所反映的时代背景难点:对所涉及的文艺作品的了解与评价教学过程:复习回顾:1、邓小平提出的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2、教师节是哪一天?3、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是?学情分析:本节课的知识较为零碎,学生对改革开放前的文艺作品了解很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上课应对重点作品给以补充讲解,另外应注意历史和语文课的区别,选择文革前、文革中、文革后三个时期,理清思路,突出重点。要注意文艺作品与政治的联系。
本文标题:中考道德与法治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专题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03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