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设计美学-PPT课件
设计美学2019.10作者:张宪荣,张萱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作者:刘燕,宋方昊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作者:章利国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作者:祁志祥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提纲美与美学设计美学设计师与设计群体美与美学什么是美?什么是美学?一.审美意识的产生自古以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心态c产生了美,刺激了美学的发展,也构成了美学发展最基本的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从“直觉”、“爱好”甚至“偏好”的原始形态中走了出来,演变成具有共性的审美标准、符合科学的视觉规律、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现代学科。生存----劳动----工具----设计----审美(美感)----美学在审美意识诞生之初,无论是工具的制造、陶器的发明,还是断发纹身、图腾崇拜,总是功利先于审美,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1879年发现的西班牙阿德塔米拉史前洞穴壁画器身为赭红陶衣,器内壁和外壁均绘有鱼纹。但此处的鱼纹,并不单纯是为了装饰为了审美,而是体现了半坡人对鱼的崇拜之情,祈望能像鱼一样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力图达到一种巫术的目的。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美是随着劳动的而产生的意外的收获——必然的追求二.美的分类1、社会美社会美又叫生活美,它是现实美的一种,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自然美以外,凡是社会现象、社会事物的美,统统都属于社会美。社会美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斗争的美,另一类是阶级斗争的美。前者是人类为获得生存保障而展开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后者是为维护既得利益而展开的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往往是以阶级之间的斗争表现出来的。社会美的核心是人的美。生产斗争也好,阶级斗争也好,都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的,所以,人才是社会美的核心。人的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有机统一,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有机统一。人的美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外在美,另一个内在美。社会美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一方面,社会美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另一方面,社会美又反过来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和个人人生的美好。在社会美中,美与善结合得最为紧密。社会美侧重于内容而不是形式,具有明显的功利性。1、人的美既有社会性又有自然性2、人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结合。3、人的美既包括个人的美也包括人类群体的美。2、自然美指的是自然事物的美,包括日月星辰、江山湖泊、山水花鸟、草木虫鱼、田野园林等。对于自然美产生根源的多种说法:人类心灵作用的结果;有人认为是自然本身进化的结果:但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看来,自然美是人类实践劳动的结果。自然美的形态:一种是经过人类生产直接加工改造的自然事物的美、另一种是经过人类艺术加工和改造过的自然事物的美、再一种是未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的自然事物的美。自然美的特点:自然美最大的特性不在于社会性,而恰恰在于其未加修饰的自然性,这一特性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强调。不仅如此,与社会美对内容的强调不同,自然美侧重于形式,它往往以外在的颜色、声音、姿态、气味吸引着人们。3、艺术美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依据一定的美学观点、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遵循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一种综合的美。从哲学认识的角度讲,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应,现实生活是艺术美的源泉。但艺术对生活的反应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能动的、积极的创造。艺术美出现的必然性: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深入发展和渐趋独立,社会生活中的美和自然中的美都已经无法满足人美的审美需求,在后两者中,美的事物都过于纷乱,或者侧重于形式,或者侧重于内容,无法达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而艺术美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艺术美的特征: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表现与再现的统一。艺术美具有典型性,这是艺术美的重要标志。艺术家把生活中分散的、不充分的美丑因素经过提炼、夸张等手法概括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形象,从而能够更为本质地反映生活。艺术美具有永恒性,它要比流动的社会美和变异的自然美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艺术美具有创造性。1、了解各种艺术的基础知识2、了解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怎样欣赏艺术美3、了解艺术作品的民族风格4、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4、形式美形式美是指美的对象在形式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某些具有共同性的美的要素和规律,它是从无数具体的感性的美的事物形式中所抽象概括出来的,包括构成事物外形的自然物质属性(形、色、声)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原则(如平衡、对称、比例、节奏等)。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色彩、形体和声音。色彩本身就可以成为美的。对于色彩的欣赏往往包括不同的层面。首先是视觉效果,有冷、暖色调的区分;其次是表情效果,可以表现某种情绪;再次具有象征效果。形体是一种空间性的美,主要由线来构成。单纯的线就可以成为审美的对象。声音本身也可以成为美的对象,有些单纯音可以给人带来美感。色彩●红●橙●黄●绿●蓝●紫●黑●白●灰太阳、旗帜、火、血柑桔、秋叶、灯光光线、迎春花、香蕉森林、草原、青山天空、海洋葡萄、丁香花夜晚、无灯光的房间雪景、纸张乌云、路面、静物热情、奔放、喜庆、幸福、活力、危险金秋、欢喜、丰收、温暖、嫉妒、警告光明、快活、希望、帝王、古罗马高贵色和平、生意盎然、新鲜、可行理智、平静、忧郁、深远、西方名门血统高贵、庄重、昔日最高等级、古希腊国王严肃、刚直、恐怖纯洁、神圣、光明平凡、朴素、默默无闻、谦逊颜色直接联想象征意义形式美的组合规律:指的就是色彩、声音、形体等感性质料在空间和时间中的组合规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涉及量的关系的形式规律主要有整齐一律、平衡对称;其二,涉及质的关系的形式规律,主要是比例、对比和调和;其三,涉及度的关系的形式规律主要是节奏与和谐。丑“丑”成为美学范畴是更为晚近的事情,表明人对审美对象的把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对丑的欣赏背后,浮现出的是人类自信、自尊的笑容。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的美学根据:第一,以丑衬美,突出美;第二,化丑为美,塑造出艺术的反面典型。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的基本途径:第一,通过讽刺、幽默等喜剧性手法,对丑的事物直接加以否定,是人们在审美中获得愉悦;第二,通过典型化的手法,使生活丑转化为艺术典型形象;第三,通过对比的方法,以丑衬美。美学一美学的历史二中国近百年美学发展的轮廓三美学研究的对象四美学的学科性质一、美学的历史1.美学学科名称的历史与学科本身的历史2.西方美学的发展阶段与中国美学的发展阶段学科名称的历史学科本身的历史Aesthetic:鲍姆加通1750年首次提出。(“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感性学”)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讨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塔塔科维奇(波兰):从没有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西方美学发展阶段中国美学发展阶段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先秦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时期清代前期近现代1、在西方(1)古希腊时期:①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②苏格拉底论美和善;③柏拉图的“美的理念”;④亚里士多德以“艺术摹仿说”为核心的美学思想。(2)文艺复兴时期:宗教神学的附庸;(3)启蒙时期: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母嘉通出版《美学》,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4)德国古典美学:美学史上的第一座高峰。①康德(《判断力批判》);②黑格尔: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著三卷本《美学》巨著。(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美学学科的贡献首先,奠定了美学研究的科学理论基础,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其次,提供了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再次,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劳动实践观点,为我们认识美的本质和根源提供了科学的钥匙。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对美、美感、悲剧、喜剧、典型等问题也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丰富了美学的研究。2、在中国古代(1)大羊为美:以用为美、以饰为美;(2)无害为美:《国语》伍举论美;(3)中和为美:《毛诗序》:发乎情,止乎礼仪;(4)仁为美:孔子“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3)充实之谓美:孟子“充实之谓美”的论断;(4)老庄美丑关系和审美态度的表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道即美”、“美即逍遥和自由”;(5)《乐论》是中国最早的美学专著。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先秦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发展方向魏晋南北朝第二个黄金时代魏晋玄学的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唐、五代、宋元时期继续发展儒家、道家、禅宗美学清代前期总结时期意象为核心的美学体系1.先秦时期美学儒家:高度重视美与善的同意,高度重视人的道德人格的修养,重视审美与艺术的伦理教育作用。在艺术的情感表现上,强调以理节情。所谓的“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礼乐中国传统文化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儒家体系结构仁、义、礼、智、信。内诸夏而外夷狄天命、良知、天理、心性、中庸、诚敬。三纲、四端、五常、五伦、七情、六欲、八德。忠恕、孝悌、廉耻、名节。格物致知内圣外王教化和谐大同道统圣贤君子小人经权文质礼乐仁政王道宗法井田孔子论文艺的作用:“兴观群怨”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文质统一的审美观及其美学批评的尺度——中庸。“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道家:极力追求人的内在精神人格的独立自由,追求一种不计利害、不以物役的超功利的人生态度,从而将审美同超功利联系起来,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老子气韵相声无中生有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天人合一无中生有“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的简约主义广告设计中的“三简原则”:创意主题-设计形象—创意执行1929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道法自然。“莱特对于建筑空间的探索,考夫曼“流水别墅”气韵生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通天下一气耳。“2019年北京申奥标志设计中国结与太极运动结合园林景观设计中,假山、楼阁、窗景、景中景、曲径通幽,无不是对意境的眷恋。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在他的平面设计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元素。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范斯沃斯住宅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几道围墙无中生有罗比住宅天人合一申奥标志设计师靳埭强作品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黑格尔说:“中国哲学中另有一个特异的宗派……是以思辨作为它的特性。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这派哲学及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老子美学: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释家:强调顿悟与直觉。这是与审美和艺术创造十分接近的心理状态。2.魏晋南北朝美学曹丕——《典论.论文》、嵇康——《声无哀乐论》、阮籍——《乐论》、陆机——《文赋》、葛洪——《抱朴子》、顾恺之——《论画》、宗炳——《画山水序》、王微——《叙画》、刘勰——《文心雕龙》(一部极其杰出的美学、文学理著作,提出了“意象“神思”、“风骨”、“隐秀”、“体性”、“知音”等美学范畴)、钟嵘——《诗品》、谢赫——《画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绘画理论批评著作,
本文标题:设计美学-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08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