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内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2、学会应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3、归纳总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类型。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特点,进而认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教学重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本节课,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来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教学准备CuSO4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试管,胶头滴管等实验仪器。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学案教学流程学法指导备注一、复习引入1.复习复分解反应的定义:AB+CD=AD+CB2.提出问题:是不是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板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二.实验探究1.实验引入:课本实验11-3,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完成下表反应物反应物类型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①CuSO4溶液+NaOH溶液盐+碱②CuSO4溶液+BaCl2溶液盐+盐2.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出生成物特点,教师指出反应物特点:盐+碱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反应物都可溶盐+盐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反应物都可溶3.引导学生写出两个熟悉的盐和酸之间的反应方程式,并找出生成物相同处:Na2CO3+HCl—CaCO3+HCl—4.学生分析归纳出生成物特点,教师指出反应物特点:酸+盐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反应物中酸溶于水,盐可以不溶。5.回忆酸碱的化学性质,HCl+NaOH—H2SO4+Cu(OH)2—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本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小组讨论,共同得出实验结论。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有认为“是”,也有认为“不是”。学生小组讨论热烈,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学法指导备注HCl+Fe2O3—6.分析归纳反应物和生成物特点酸+碱生成物中有水生成,反应物中酸溶碱可不溶酸+金属氧化物生成物中有水生成,反应物中酸可溶,金属氧化物可不溶。三.归纳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得出实验结论。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印象深刻,并理解领悟。作业设计对应资料习题板书设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反应类型:类型一:酸+碱→盐+水类型二:酸+盐→新盐+新酸类型三:碱+盐→新碱+新盐类型四:盐+盐→两种新盐类型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强调:满足其中任意一个条件即可)反应物:有酸可不溶,无酸必须溶课后反思
本文标题: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1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