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浅谈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控制与预防
龙源期刊网浅谈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控制与预防作者:李玉娇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03期[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黑社会性质犯罪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社会危害性极大。其在组织结构、行为方式、经济手段、社会控制、外部关系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存在着犯罪方式隐蔽化、犯罪领域扩大化、因贫涉黑规模化,犯罪成员精英化、成员身份政治化、犯罪区域国际化等发展趋势。因此,必须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加大主流文化宣传力度,强化打击惩治职能,打黑与反腐同步等方面人手,标本兼治。[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犯罪;控制与预防[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3-0024-03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点在我国,明显的、典型的黑社会犯罪还不很明显,我国的黑社会组织处于一种初始阶段,不同于境外的黑社会组织。与典型的黑社会组织相比,它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一)组织结构的层级性黑社会性质组织内部存在着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奖惩纪律,人员之间往往形成等级分明的层次,形成金字塔式的组织形式。其中,一人处于最高层级,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者;极少数人为骨干人员,积极响应组织者、领导者的命令,展开各项具体违法犯罪;其他成员是处于底层的普通参与者,也就是各种违法犯罪的具体实施者。同时,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中也存在和运行着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真正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二)经济手段的掠夺性黑社会性质组织一般都要通过非法手段积累财富,在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往往将黑色资本投向有着巨大利润的合法商业领域,“以黑养商”、“以商促黑”成龙源期刊网为黑社会性质组织获得非法利益的通常手段。同时,在合法经营的保护下,他们往往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欺行霸市、强迫接受服务、敲诈勒索,获得更多的非法收入。(三)行为方式的暴力性黑社会性质组织通常在一定区域或行业范围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大肆进行敲诈勒索、欺行霸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在社会上制造恐怖气氛,形成黑势力。黑势力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雄厚经济实力相结合,称霸一方,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暴力性违法犯罪活动对当地群众产生了“威慑”心理,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四)社会控制的非法性控制力特征表现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在主流社会中建立了另一个社会控制体系,俨然“国中之国”,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合法的社会活动,也控制了这一区域的主要犯罪活动。他们通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手段,垄断了一个地区的某些行业,其他合法经营户敢怒不敢言。其组织成员经常打架闹事、胡作非为,普通百姓都不敢招惹,使社会丧失了正常秩序。(五)外部关系的保护性黑社会性质组织一般通过贿赂,威胁等手段引诱,把能够提供巨大经济利益的相关管理部门的官员,或能够提供政治庇护的权力机关、执法机关的官员拉下水,逼迫国家工作人员参与其组织活动,或者为其提供非法保护。一些受到收买或者逼迫的权力机关特别是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不但对其违法犯罪行为视而不见,甚至是出谋划策,通风报信,动用公权力充当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保护伞。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趋势涉黑犯罪集多种犯罪于一身,不仅扰乱社会治安,更危及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根基。就此而言,涉黑犯罪呈现出六大变化趋势:龙源期刊网(一)犯罪方式隐蔽化。从暴力性获利逐渐转向垄断性商业获利,是当前涉黑犯罪的显著变化趋势。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多数黑社会性质组织是通过打、砸、抢、杀等暴力方式获取非法利益。进入2000年以后,黑恶势力则更多地表现为以合法企业为掩饰,通过非法垄断市场获取暴利,原始暴力逐渐减少。如重庆以黎强为首的犯罪集团,先后注册成立了20余家公司,以合法经营为掩护,借助于威胁、利诱、收买和暴力等手段,非法控制了当地的运输、地产等行业。通过隐形暴力,迫使对方屈服而获利,已日益成为黑帮犯罪的新方式。(二)犯罪领域扩大化。一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日益向合法经济领域扩张,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其重点领域已从原先的零售业、工程承包业逐渐扩展至生产加工业、贸易行业、房地产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二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已直接介入民事纠纷、插手城市拆迁、农村征地及外来民工维权等公共管理事务,成为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三是向政治领域渗透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开始出现黑帮头目、地方官员和本地执法人员相互勾结、相互利用的政治伴生现象,直接危及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党的政治基础。(三)因贫涉黑规模化。因社会资源分配失衡造成的贫富差距,加之社会福利的覆盖面薄弱,形成了成规模的弱势群体。他们既容易成为犯罪的受害阶层,也容易受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诱惑,基于求生存和维护自身权益而转向黑恶势力,将之作为改善生存条件的手段。(四)犯罪成员精英化。经过长期的积累,涉黑组织正在形成一个内部精英阶层,他们中不仅有高学历者参与,而且一般具有智商高、应变能力强和反侦查意识强的特点。打黑实践中“割韭菜”现象明显,正是这一趋势的具体反映。(五)犯罪区域国际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少数港澳台黑社会成员潜入内地活动,如今境内外相互勾结、黑社会犯罪境内外一体化趋势越发明显,国际贩毒、偷渡、走私、跨国诈骗等犯罪逐渐增多。(六)成员身份政治化。一些黑社会性质组织头目的重要特点是做些善事,漂白染红,欺世盗名,从扶贫助残等方面沽名钓誉。有的黑道人物已经扮成爱护广大民众的慈善家、维护社会正义的行道者等光彩角色。在媒体的渲染和包装下,某些黑社会人物成了慈善家,甚至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如浙江台州黑帮头子张畏被捕前是台州市青联委员,还跨省担任湖北省宜都市政协副主席,使黑恶势力的光环因此显得更加耀眼和威严。龙源期刊网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成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特殊类型的犯罪,它具有与一般犯罪不同的特殊性质和特点。并且黑社会性质组织在我国尚处于低级的、未成熟的特殊形态。这些都源于我国特殊的环境,决定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不同于他国的原因。(一)社会因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存在折射的是这个社会无序、病态的一面,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问题,它的出现表明社会这个系统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产生了问题,因而探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原因,必须从社会有机体本身去寻求。一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弱化。在社会转型时期,政府过度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特殊群体,尤其是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控制和改造,疏于对该群体的管理和正确引导,对这些人放任自流,使得他们重返社会后得以迅速结合起来并实施新的犯罪,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条件。二是流动人口状态的异化。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引发大量“民工潮”的出现,为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给拥挤的城市带来了很多问题:城市居民抱怨失去了以往的生活安全感;劳动部门抱怨外来人口的涌入抢去了他们原本就不怎么富裕的饭碗;公安部门抱怨流动人口使城市治安形势变得相当严峻。由于社会流动人口猛然间出现,持续时间又是经久不息,因而给各种犯罪,包括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带来了犯罪机会。三是社会不同阶层的分化。由于城乡之间差别巨大、失业率的不断增加、收入差距的巨大悬殊以及竞争的不断加剧,一大批不幸的人们被沉淀下来,形成一个最低下的社会阶层。他们离财富、权力最远。他们收入低、素质低、社会地位低、受教育水平低、缺乏谋生技能、生活长期得不到保障。因此,他们对现实强烈不满,甚至敌视社会和反社会,形成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产生的社会基础。(二)经济因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既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形成、发展和壮大的动力,也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最终目标之一。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伴随产生诸多负面问题。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政府疏于履行其相关的经济管理职能,不能从正面积极加以引导,黑社会性质组织很容易趁虚而入,钻制度和法律的漏洞,借机谋取非法利益。随着中国经济的空前繁荣,社会财富大量增加,尤其是由于商品经济流转属性的作用,致使大量财富暴露于外,引起龙源期刊网一些人物欲恶性扩大,滋生了高消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作为一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的群体犯罪现象,经济原因是其产生的最基础的原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不仅仅是以暴力犯罪为主要活动形式来获取经济利益,而且他们已经将黑手伸进了歌舞、洗浴等娱乐休闲场所和餐饮服务业,以及建筑、运输、商业批发等各类市场,有的甚至还渗透到金融、能源领域。纵观近年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告破的案件,其中拥有合法经济实体的占大多数。“以商养黑,以黑护商”这个恶性循环必将给我国法治社会的政治、经济、治安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由此可见,经济利益的驱动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形成的重要原因。(三)文化因素每一种复杂社会现象都包含着与其相适应的亚文化。犯罪亚文化与犯罪同步产生和发展,并伴随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会形成相对于整体结构较小的文化群体。这类群体包括一些松散的成员,也包括一些组织严密、目的明确、有共同道德标准的犯罪群体。而这些共同道德标准的犯罪群体存在和发展无不直接学习和继承犯罪亚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组织形式等文化内容。这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精神支柱,它在潜移默化之中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是游民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新的分层的出现,社会成员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蛰伏已久的游民文化死灰复燃。这种游民意识在广大落后的农村地区最易首先得以复苏,这就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种犯罪亚文化无疑是一种扭曲、异化发展的畸形文化,它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起着推动作用,但同时也严重腐蚀着处于犯罪边缘的人群。二是色情、暴力文化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进人我们的视野,这其中也包含着以暴力、色情、凶杀等为主要内容的西方腐朽文化。开县地处西部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落后,人们的文化生活也相对贫乏,缺乏主流文化的引导,这就给西方腐朽文化的长驱直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西方文化的泛滥一方面给黑社会犯罪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但同时也严重腐蚀了人们的心灵,尤其是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进而扭曲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之所以日益猖獗,政府的文化监管和管理不力造成的腐朽文化大肆泛滥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四)外部因素中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从一开始就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境内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滋生,二是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黑社会组织的渗透。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同促进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发展。而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对中国大陆的渗透活动,则是大陆出现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重要原因。龙源期刊网当今中国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在沿海开放地区和经济特区首先出现并延伸到内地的。目前,很多内陆省份也发现境外黑社会成员活动。境外黑社会成员入境后,一方面,照搬境外传统的犯罪手法,如以娱乐场所为平台,组织非法看场、控制妇女卖淫、赌外围马、贩卖毒品,等等。另一方面,将境外一些新的犯罪手法输入内地,如经营非法金融业务、秘密开设地下钱庄、洗钱、利用互联网有组织地进行网上赌博及贩毒、非法从事国际电信业务等。此外,近年来,一些中国籍不法分子在国外形成犯罪组织,从事抢劫、绑架、敲诈勒索、组织偷渡、贩运毒品等犯罪活动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些犯罪组织与国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与国内的黑恶势力联手。从事跨国有组织犯罪活动,后果将十分严重。四、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控制与预防犯罪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菲力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绝不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产物,而是由于行为人处于特定的人格状态和某种促使其必然犯罪的环境下造成
本文标题:浅谈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控制与预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2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