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如何做好口述历史采访人
如何做好口述历史采访人一、基础采访要求:1、选好采访题材,定好采访对象。每一位被采访的教师提供一位校外测井方向的人物作为今后的被采访对象,采访组在被采访对象名单内确立采访对象,必要时可到总监制组进行了解,征询前期被采访对象的意见与支持。2、前期采访:时间的安排;设备准备;和采访对象相互了解,建立信任;提问方式/谈话方式。3、切入点:以前的生活、工作、爱好、逸闻与社会风貌等;通过一个老物件来进行回忆;通过老照片来进行回忆;通过了解测井发展史的时间节点进行回忆;其他切入点。4、场地勘察、技术因素、美学因素:公关与安全——取得入户的信任;光线:早晨(上班上学),午后,黄昏(下班放学);声音:自然声(人声交谈,环境音,噪音等);照明:自然光;音响:同期声。5、制作“采访对象卡片”编号/人物姓名/年龄/职业/居住街巷/讲述时间段。6、设计采访的空间结构。7、拍摄方式:自述(入户)/对话(入户)、现实场景(跟拍)。8、被采访对象签字薄寄语,集体合影留念。二、采访年长者要求:1、事前备课,多看资料。我们的捷径子女是找聊天,让子女发采访提纲提示父母想说些什么,过去有哪些故事线索。当你问道老人细节的时候,他们会惊讶:啊,这你们也知道?!谈性大发。2、许多老人谦虚一生,他们不愿意多谈自己,觉得自己平凡。要引导他们离开他们自己拟好的提纲,说出自己的故事。他们表述时既要倾听,又要找到引导他们进入你的话题的路口,自然转弯。3、有的老人容易逻辑颠倒混乱,经常说着说着又回头去,要善于把他们拉回到你的程序里去。容他们说一会,就找个点把话头续到前面你想知道的话题里去。4、上来先和他们聊家常聊孩子,让他们放松下来,就和自己孩子说话一样。5、有的老人怕灯光刺眼,要注意你安装灯具时他的反应,主动调低亮度。6、灯光布置每家不同一般需要20-30分钟,这会是你放松老人情绪的时间,也可以做一些填表,看照片的事情,预热一下情绪。7、提前要告诉受访者采访过程中摄影师的工作位置会随时变化,有的老人很善良,他们看不得记者忙活,总想一起帮着,影响画面。8、提醒手机静音。9、不同的受访者性格不同,表现方式与燃点不同,要在前十分钟采访中分析出受访者的特点,根据特点制定是引导他是激越,还是催泪,还是平实,是历史事件内幕还是生活小事细节。每个人叙述的方式特点都不一样,要随时发现与引导出他们最拿手的表现形式。10、要善于从谈话中扑捉下一个问题。从他谈话里有分量和别人没有的经历里随时扑捉细节要求补充。11、随时注意他的情绪变化,和摄影师一起寻找燃点。在关键时候加一把火,耳朵听着快门的动静。当你要扑捉的情绪完成后尽快转移话题,避免让受访人过度沉浸或激动。12、当你设计的结果不能完成时,要懂得调整方向,不能在一个问题上纠缠,影响访谈进度。13、要随时看表,把握访谈节奏。提前进入关键话题,保障所有采访程序完成。不要让受访人在他自己的意识中耽误过多时间。14、要引导受访人做动作,唱歌,寻找有表现力的视觉语言。15、要随时发现道具,引导受访人使用道具,这样会使采访画面生动而有差别。16、随时注意发现受访人不愿意进入的话题,及时调整不要等他表现出反感。17、访间休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受访人往往滔滔不绝。一气呵成比较合理。18、访谈结束不要立即关机,受访人往往一放松了有意外惊喜。19、对有些受访者来说结束访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要学会关门。20、要在访谈话题的同一性和具体问题的差异性之间找出办法。让受访者的回忆互相补充而不是简单重复。21、要随手记下现场感觉和具体事件便于事后完成采访日记。发现第一感觉的关键词。22、采访手记就是一张人物速写。要表述人物特征,描写现场气氛,点明主人身份,彰显人物性格,做出独立判断。23、采访就像一场麻将,你永远都不知道你事先抓到什么牌,看了牌你得决定打七对还是十三不搭,抓牌过程中随时调整,取舍吃碰。一手好牌没和了和一手臭牌手很顺都让你失落或者惊喜。这就是魅力。
本文标题:如何做好口述历史采访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5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