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8年湘教版最新八年级下册地理最新教案(全册)
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及经过的主要省区。(2)识记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3)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讨论、列表比较,能够找出秦岭—淮河线两侧反映出来的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明确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和秦岭—淮河线,认识到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之间的紧密联系,体会到我国幅员辽阔,增强名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学难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及形成的原因。【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与半润湿地区分界线复习提问:这些分界线大致与哪一条分界线相吻合?(学生回答)明确:这些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线相吻合。地理分界线反映出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东部重要的一条地理界线,并一起来认识区域的划分。二、新课学习(一)秦岭---淮河线活动一: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秦岭和淮河的位置提问:说说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明确:秦岭是东西走向,淮河是自西向东流。活动二:展示“中国政区图”,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线提问:秦岭和淮河所在或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哪些?(学生读图回答)明确:自西向东依次穿过了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活动三:图片展示比较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线以北植被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以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秦岭---淮河线以北以温带作物为主,主要有苹果、柿、枣等;以南以亚热带作物为主,主要有柑橘、茶叶、油桐、弥猴桃等。秦岭---淮河线以北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秦岭---淮河线以北的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主食是馒头;以南以水稻为主,主食是米饭。列表对比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0℃河流封冻状况封冻不封冻年降水量<800毫米>800毫米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茶叶、油桐主要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秦岭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播放视频:秦岭:横亘南北生态屏障活动四: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读图,请解释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明确:由于秦岭的阻挡,冷空气的影响在秦岭南侧势力减弱。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向东流经安徽省,于江苏省注入洪泽湖,然后大部分水注入长江。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入海,洪涝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以来,兴建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合作探究: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明确: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二)四大地理区域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地势三阶梯分布图提问:对比三幅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明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划分以秦岭---淮河线为界;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划分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地区和西北、北方、南方地区划分以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线为界。提问:对比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明确: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一致,也大致相当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阅读: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部分。东南半壁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期,以农耕为主。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降水稀少,或者水热资源配合不够协调,是中国重要的牧区。同时它也是我国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议一议: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什么?确定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又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明确: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季风(气候);确定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势。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以及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四、课堂练习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B)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秦岭---淮河线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2.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A)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D.塔里木盆地3.下列分界线不属于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是(D)A.秦岭---淮河线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黑河---腾冲线4.秦岭是哪两条河流的分水岭(A)A.长江、黄河B.黑龙江、松花江C.长江、淮河D.长江、珠江五、作业布置1.识记本课知识点。2.同步练习册相关内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读图、析图、列表对比、讨论探究进行教学。尤其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很关键,有些读图能力强的同学很快就能掌握,也有部分同学读图能力稍弱一些,要花多点时间才能理解,对这部分学生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秦岭---淮河这条线的地理意义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概况。(2)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差异,分析形成的原因。(3)掌握北方地区的主要资源及工业发展状况。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资料、图片、音频等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地形、资源及工农业发展现状。【教学难点】秦岭---淮河线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的资源特点。【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探究合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什么?秦岭---淮河线是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学生回答)明确: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线;秦岭---淮河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二、新课学习北方地区(一)自然概况1.指导学生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半岛和濒临的海洋,说出本区的范围与地理位置特点。明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线以北。主要的半岛有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东临渤海和黄海。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北方地区的范围及其主要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以及内蒙古东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和江苏、安徽北部。2.提问:找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本区主要位于中国地势的第几级阶梯?说出你的判断理由?(学生读图回答)明确: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黄土高原。北方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在图中找出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和太行山。由此判断出黄土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位于第三级阶梯。播放音频:东北平原的黑土地提问:北方地区的主要林区分布在哪里?(学生回答)明确: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气候:从温度带来看,北方地区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从干湿地区来看,北方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从气候类型来看,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表现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北方地区(二)农业展示“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提问: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是一年几熟?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明确:北方地区位于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以古长城为界,古长城以南,秦岭---淮河线以北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古长城以北是一年一熟,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提问:北方地区的特产有哪些?(学生回答)明确: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如苹果、桃、柿、梨、杏、枣、葡萄等;地方特产丰富,著名的有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等。拓展延伸:梅花鹿全身都是宝,所以古时候人们把鹿称作神兽。鹿身上最珍贵的东西要算鹿茸了。鹿茸能温肾壮阳,生精益血,强筋补髓,主治虚劳赢疲,血虚眩晕,腰膝酸痛,虚寒血崩等病症。鹿茸主要有产于大兴安岭的马鹿茸和长白山的梅花鹿茸两种,质地上,梅花鹿茸要优于马鹿茸。活动1:贝贝:农业以旱作为主,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广,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棉花、玉米、甜菜等。玲玲:这里的水资源明显不足,盛产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关于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玲玲和贝贝表达了各自的看法,你觉得有道理吗?(学生判断回答)明确:贝贝说华北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棉花、玉米、甜菜等,其中春小麦是错误的。北方地区以古长城为界,以北为春小麦,以南为冬小麦;玲玲说华北平原的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是错误的,华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归纳总结:种植业——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中温带、寒温带)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马铃薯、甜菜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暖温带)冬小麦、玉米、荞麦、棉花、谷子、甘薯等林业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主要水果重要特产苹果、梨、桃、柿、枣、葡萄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北方地区(三)资源与工业提问:北方地区有哪些丰富的资源?(学生回答)明确: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指导学生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找出北方地区大型的煤矿:黑龙江的鸡西、鹤岗、双鸭山;河北的开滦、峰峰;山西的大同、阳泉和西山。明确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找出北方地区的铁矿产地:辽宁的鞍山和本溪,河北的迁安和武安。提问:北方地区有哪些工业区?重要的工业中心有哪几个?(学生回答)明确:北方地区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重要的工业中心有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活动3:北方地区一些城市实施对老旧楼房贴保温层、改造供热管网、淘汰小锅炉、推广节能门窗等“暖房子”改造工程。1.北方地区实施“暖房子”改造工程,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是否具有重要意义?2.为什么说“暖房子”改造工程能推动当地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学生讨论回答)明确:1.有重要意义,因为北方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实施“暖房子”改造工程,可以让老百姓住得温暖。2.“暖房子”改造工程可以减少煤炭能源的使用量,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故可推动当地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北方地区(四)旅游资源提问: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长期是中国的行政中心所在地。这里又有哪些人文旅游资源呢?(学生回答)明确:北京、西安、洛阳、开封为著名古都,名胜古迹众多。北京的故宫、天坛;西安的大雁塔、秦陵兵马俑;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封的开封府等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北方地区的自然概况、农业、矿产资源和工业基地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同一地区其
本文标题:2018年湘教版最新八年级下册地理最新教案(全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60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