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概述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其病机主要是禀赋不足,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且多与血瘀密切相关。概述临床上根据症状的偏重,有上、中、下消之,年青人发病,症状明显,与定义的描述一致,病情较重;中老年人发病,症状隐若,不一定症状全具备,而以并发症为主要表现。概述消渴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证,近年来发病率更有增高的趋势。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历史渊源:《素问·奇病论》首记载消渴之名,《内经》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金匮要略》立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历史渊源:《诸病源候论·消渴候》论述其并发症说:“其病变多发痈疽。”《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广…·甜者,皆是消渴病也。”;“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对消渴的临床特点作了明确的论述。历史渊源:《宣明论方·消渴总论》说,消渴一证“故可变为雀目或内障”,《儒门事亲·三消论》说:“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疿(痱)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历史渊源:《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进行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明清及其之后,对消渴的治疗原则及方药,有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病因1.禀赋不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重要的内在因素。《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病因2.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早在《素问·奇病论》即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病因3.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正如们《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病因4.劳欲过度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至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病机消渴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病机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腑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肺主气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受燥热所伤,则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趋下行,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频数量多;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胃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胃受燥热所伤,胃火炽盛,脾阴不足,则口渴多饮,多食善饥;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则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故形体日渐消瘦。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肾阴亏虚则虚火内生,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肾失濡养,开阖固摄失权,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而排出体外,故尿多味甜。消渴病日久,则易发生以下两种病变:一是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消渴虽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由于阴阳互根,阳生阴长,若病程日久,阴损及阳,则致阴阳俱虚。其中以肾阳虚及脾阳虚较为多见。二是病久入络,血脉瘀滞。消渴病是一种病及多个脏腑的疾病,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且阴虚内热,耗津灼液,亦使血行不畅而致血脉瘀滞。诊断要点1.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为临床特征。本病多发于中年以后(发病与体重超重相关),以及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之人。若在青少年期即罹患本病者,一般病情较重。诊断要点2.初起可“三多”症状不著,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腹痛,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诊断要点3.查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尿比重,作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必要时查尿酮体,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钙、氯化物等。鉴别诊断1.口渴症口渴症是指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但这类口渴各随其所患病证的不同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不伴见多食、多尿、尿甜、瘦削等消渴的特点。鉴别诊断2.瘿病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颈前生长肿物则与消渴有别,且无消渴病的多饮、多尿、尿甜等症。辨证要点1.辨部位消渴病的三多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但根据其表现程度上的轻重不同,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及肺燥、胃热、肾虚之别。通常把以肺燥为主,因津液失布而多饮症状较突出者,称为上消;以胃热为主,因中焦热盛,而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中消;以肾虚为主,因固摄失司而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下消。精微不足,四肢失养而消瘦。一般早期病在上、中消,晚期病在中、下消。辨证要点2.辨标本本病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常因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的不同,而阴虚和燥热之表现各有侧重。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进而则由于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虚之证。3.辨本证与并发症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为消渴病本证的基本临床表现,而易发生诸多并发症为本病的另一特点。本证与并发症的关系,一般以本证为主,并发症为次。多数患者,先见本证,随病情的发展而出现并发症。但亦有少数患者与此相反,如少数中老年患者,“三多”及消瘦的本证不明显,常因痈疽、眼疾、心脑病症(胸痹、中风)、淋证、肺痨等为线索,最后确诊为本病。治疗原则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1)《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2)本病常发生血脉瘀滞,故对于上述各种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及兼见其他瘀血症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方药治疗原则(3)另外常见阴损及阳的病变,灵活用滋补肾阴、温补肾阳;(4)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清热解毒、健脾益气等治法。分证论治上消·肺热津伤症状: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脉: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药:消渴方方中重用天花粉以生津清热,佐黄连清热降火,生地黄、藕汁等养阴增液,尚可酌加葛根、麦冬,以加强生津止渴的作用。若烦渴不止,小便频数,而脉数乏力者,为肺热津亏,气阴两伤,可选用玉泉丸或二冬汤。中消·胃热炽盛症状: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脉象:苔黄,脉滑实有力。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药:玉女煎方中以生石膏、知母清肺胃之热;生地黄、麦冬滋肺胃之阴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可加黄连、栀子清热泻火。大便秘结可用增液承气汤润燥通腑待大便通后,再转上方治疗。本证亦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下消1.肾阴亏虚症状:尿频尿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舌脉象:舌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阴补肾,润燥止渴。方药:六味地黄丸方中以熟地黄滋肾填精为主药;山萸肉固肾益精,山药滋补脾阴、固摄精微,该两药在治消渴时用量可稍大;茯苓健脾渗湿,泽泻、丹皮清泄肝肾火热,共奏滋阴补肾,补而不腻之效。下消2.阴阳两虚症状: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怕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脉象: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法:温阳滋阴,补肾固摄.方药:金匮肾气丸。下消方中以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并用附子、肉桂以温补肾阳。本方以温阳药和滋阴药并用,正如《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预防与调摄本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说:“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其中,尤其是节制饮食,具有基础治疗的重要作用。预防与调摄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应限制粮食、油脂的摄入,忌食糖类,饮食宜以适量米、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定时定量进餐。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保持情志平和。制订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制度。结语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慢性内伤疾病。前三个症状,也是作为上消、中消、下消临床分类的侧重症状。结语其病位主要与肺、胃(脾)、肾有关,尤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在治疗上,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基本治则,对上、中、下消有侧重润肺、养胃(脾)、益肾之别。但上中下三消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其病机性质是一致的,正如《圣济总录·消渴门》所说:“原其本则一,推其标有三。”由于消渴易发生血脉瘀滞、阴损及阳的病变,及发生多种并发症,故应注意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谢谢
本文标题:消渴ppt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88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