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区域经济学》重点知识内容梳理(武大吴传清版)
1/141.如何认识区域经济学学科视域中的“经济区域”(“区域”)概念?P5-6(“区域”一般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划分的地球表面上一定的空间范围;区域经济学中专指“经济区域”。)①概念:经济区域(区域)是指一国范围内在经济上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经济结构较为完整且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定职能的的地域空间。②四个基本内涵(对概念的理解):(1)经济区域是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的经济空间;(2)是由在经济上具有同质性、内聚性的地域单元所构成的经济空间,同质性和内聚性是界定和划分经济区域的两大基准;(3)是指由在经济上具有共同利益、在地缘上彼此邻接的地域单元多构成的经济空间;(4)是一个在全国专业化分工分担一定职能、经济结构较为完整的社会经济综合体。③五大基本要素: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边界。④分类:规划区域、极化区域或(均质区域或繁荣区、处于扩张过程中的欠发达区、潜在的欠发达区和落后区(克拉森))2.如何认识“极化区域”的内涵、构成要素?P5P9-11①内涵:是指由若干异质空间经济单元所组成的在功能上联系紧密的经济区域,又称集聚区域;即由一系列与上一级增长极保持密切联系且这种联系要强于其他同等级中心的经济空间单元组成的区域。如长三角城市圈区域、珠三角城市圈区域、武汉都市圈区域等。②(特点:内部功能相互联系、等级分明、核心突出。)③构成要素(1)核心要素:经济中心,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点即城市。具有四大特征:(1)等级结构的多层次性(2)城市选择性(3)经济中心性(4)功能和职能的综合性。(2)基础要素:经济腹地,指经济中心影响和辐射所及的地域范围。具有三大经济特征:(1)经济运动的多元性(2)多元运动的相关性(3)经济腹地的多层次性。(3)经济网络,包括渠道、系统和组织三层含义,是经济联系的实体渠道或载体、系统和组织。3.如何认识“区域经济主体”概念?P16①区域经济主体是指区域经济运行的行为主体,他们的经济决策及其相互作用决定区域经济运行水平。有三种代表性观点:②二类说:微观主体(企业、农户、家庭户及其他经济单位)和政府机构。③三类说:企业、家庭(居民)和公共机构(政府)。④四类说:区域经济主体是指能够实现一定经济空间组织和运行的最少类别的围观承载对象,包括企业、居民、地方政府、区域协调组织。4.史密斯的盈利空间界限理论:基本内容、应用价值。P55①以“满意人”为假设前提,强调区位选择行为的目的不是最佳化,而是最大满足化。②史密斯将韦伯的空间费用曲线和廖什的空间收入曲线相结合,通过收入的空间边界分析确定“最佳区位”、“接近最佳区位”,构建了盈利空间界限理论。③基本原理: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④盈利空间界限区位模型:(1)总收入和总费用的空间变化既能形成利润最大的最佳区位,也能形成利润的空间界限,超过此界限就无法获得利润;(2)空间费用和收入曲线能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形态,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工业越集中,反之,则越分散。⑤企业家能力影响的盈利空间界限区位模型:企业家经营能力强、水平高,使总费用降低,反之上升。优秀企业家的利润空间要比同类企业的范围大,不仅在最佳区位能获得较大的利润,而且区位选择的空间范围也相对较大。⑥政府调控政策影响的盈利空间界限区位模型:政府通过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调控政策引起盈利空间界限区位的变化,促进或限制某区域的经济增长。⑦注意:企业家的区位选择决策行为不一定只是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还收非经济性因素影响,如企业家的出生地、模仿或群居性等。5.如何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P642/14①划分依据是根据经济增长要素的区域来源。②内部因素反映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包括(1)供给面要素(生产要素的供给):劳动、资本、技术;(2)需求面要素(消费与投资);(3)区域空间接结构。③外部因素反映外部环境条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包括(1)区域间要素迁移(流动):劳动、资本和技术知识的流动;(2)区域间贸易:贸易障碍(区域间距离、区域间运输成本)、区域间需求(区域外部对本区域财货的需求);(3)国家区域政策。(于宗先、陈栋生)6.如何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P65P67①含义:制度因素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间接因素,通过对影响生产条件、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质量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②内容:包括正式制度(体制、法规、政策、组织、规划等)和非正式制度(道德、伦理、观念、风俗习惯或文化传统、企业家精神等)。③作用机制:制度供给的有效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及质量的重要因素:正式制度通过改变区域的要素供给和要素配置效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进度;非正式制度通过引致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7.区域输出基础模型。P68-69①输出基础理论(ExportBaseTheory,又译作“输出基地理论”、“出口基础理论”)是以凯恩斯主义理论为基础,一种侧重从需求角度阐述区域经济增长动因的经典理论。代表人物:诺斯和帝伯特。②输出基础理论将经济部门划分为两大部门,即基础部门(basicsectors,包括所有的区域外部需求导向的产业活动)和非基础部门(non-basicsectors,包括所有的区域内部需求导向的产业活动),强调一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输出导向型基础部门的增长,区域外部需求的扩大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③经济关系等式:E=D+XY=D+MM=My(m1)E为区域内总支出;Y为区域内总收入;D为区域内需求(非基础部门提供);M为进口;X为出口(基础部门提供);m为边际进口倾向。市场均衡的条件:Y=E且M=X得Y=(1/m)X,输出基础乘数:1/m。④输出基础理论认为,基础部门产量的增加将通过乘数效应直接引起区域经济的增长。相对于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它既强调了需求因素的作用,又未忽视区域经济的供给面,但其突出缺陷是未对区域出口需求的决定因素进行系统的解释。8.20世纪50-80年代西方经典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P6-78①主要观点:主张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是一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②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分为两类:无时间变量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如增长极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等;有时间变量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如倒U型和钟形理论。学者(国籍)理论名称/代表作(年份)理论要点佩鲁(法)布代维尔(法)(产业)增长极理论∕《略论增长极的概念》(1955);《发展极概念在经济活动一般理论中的新地位》(1988)(区域)增长极理论∕《区域发展问题》(1966)要点:①提出“增长极”概念,②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在任何地方出现,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③增长极是推进型单元,而推进型单元主要是推进型企业;增长极是产业关联上的增长极。要点:①提出区域增长极概念,②认为一个区域增长极是指区位在一个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推进型产业3/14缪尔达尔(瑞典)卡尔多(英)狄克逊、瑟尔沃尔(英)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1957)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模式∕《区域政策案例分析》(1970)循环累积因果模型《区域增长率差异的卡尔多曲线模型》(1975)缪尔达尔:①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存在经济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并存的“地理上二元经济结构”,②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不平等,③应采取政府干预的方法刺激不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源于“循环累积因果关系”。④(即: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发达区域会因市场的作用而持续、累积地加速增长,并同时产生扩散效应(spreadeffect)和回波效应(backwasheffect),前者对不发达区域有利,后者对不发达区域不利;由于前者远小于后者,在不平衡的互动过程中,发达区域愈繁荣,不发达区域愈衰落。)卡尔多:①强调集聚经济、报酬递增、要素流入等产生的利益的循环累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这些因素融合在其倡导的“相对效率工资”(货币工资与生产率指标之比)概念之中;②发达区域因集聚经济存在产生规模报酬递增,其产出和生产增长率提高,致使相对效率工资下降,而相对效率工资下降又导致区域产出增长率提高,促使高速增长区域更趋增长。狄克逊和瑟尔沃尔:强调区域产出增长与其输出部门竞争力之间相互交替作用的正反馈机理。赫希曼(美)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区际经济传递理论∕《经济发展战略》(1958)①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在每一处出现,而一旦出现,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最初出发点集中。②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之间存在着“极化效应”(Polarizedeffect)和“涓滴效应”(trickling-downeffect),前者是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经济资源的吸引,后者是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的经济辐射,从而形成区际间经济传递。③从长期看,涓滴效应总会大于极化效应,从而可以通过非均衡发展策略缩小区际差距。弗里德曼(美)核心(中心)—边缘(外围)理论∕《区域发展政策—委内瑞拉案例研究》(1966);《极化发展的一般理论(1967)《城市化、规划和区域发展》(1973)①核心区具有较高增长倾向的区域,边缘区是其发展途径受控于且依附于核心区的区域,核心区和边缘区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二元空间结构。②核心区通过支配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联动效应和生产效应等6种反馈机制强化其对边缘区的支配地位,并通过核心区的扩散效应引导边缘区发展,二者边界变得模糊,最终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威廉姆逊(美)倒U型理论∕《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1965)经济增长与区域平衡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形态。即: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总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继而区域差异保持稳定;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区域差异将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渐下降。阿朗索(美)钟型理论∕《五种钟型曲线》(1980)在经济发展的早期,经济增长往往趋向于扩大区际间的不平衡;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增长放缓,趋向于区际间的平衡发展。9.功能学派增长极理论。P84-85①功能学派增长极理论是学者对佩鲁增长极的发展而形成两大增长极理论流派之一,强调推进型产业和企业。②功能派增长极理论把地理空间的增长极看成是具有抽象经济空间的一个区域节点,并重视推进型产业对区域的影响,主张在落后区域建立大型推进型工业,以此作为增长极来推动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③功能学派增长极理论强调增长极的产业“极化效应”,即推进型产业的建立或产品的增加会导致原区域中未曾配置的其他产业活动的出现。④极化区域累积增长的每个必备条件:极化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及其创新,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存在于极化区域内。⑤代表人物:布袋维尔、达万等。10.地理学派增长极理论。P86-874/14①地理学派也是两大增长极理论流派之一,强调地理空间极化。基本抛开了佩鲁增长极理论中的产业概念,而将增长极作为地理空间中的一个实体(即城镇或城市)看待。②早期(贺希曼):增长点或增长极出现的必要性意味着增长在区际间的不平等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条件,此处所说的“增长极”或“增长点”基本上指的是极化空间(或极化区域)中的节点,即城市等地理单元。因此,“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变成了城市中心对周围腹地的影响。③中期(彼拉德):引入区域规划之中,进一步发展成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地理)增长极理论。英国经济学家彼拉德在《工业化与欧洲经济》(1973)中提出了“发疹过程论”,即工业化过程类似“发疹”,它会从一个区域“感染”到另一个区域。这实际上是主张以城市的扩张带动落后区域的发展。④后期:转而强调城市作为一国或一个区域的发展极和发展中心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注重城市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时的作用。⑤代表人物:贺希曼、尼克尔斯、帕尔等。11.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P89-91①提出一国经济发展中区际经济差异变动的长期一般趋势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学》重点知识内容梳理(武大吴传清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1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