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三章----现代医学模式下医生的使命与素质
第三章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的使命与素质20世纪70年代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逐渐被广大医学界人士认可和实践,成为现代医学模式。一、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与意义20世纪70年代,在对医学科学不断深化的认识中,在对人体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不断认识中,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了。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是道德进步的重要标志医学模式,是人们对疾病的成因和解决方式的一种概括,表明了人们对健康与疾病问题的基本理解。医学模式来源于医疗实践,是对医学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研究的反映和理论概括。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存在过三种典型的医学模式:古代医学模式朴素的整体医学模式、巫医模式、僧侣模式。这些医学模式分别以哲学、迷信和宗教作为理解和解决疾病的主要方式。近代生物医学模式17世纪英国医学家哈维创建了血液循环学说,标志着近代生物医学模式的诞生。生物医学模式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可以在器官、细胞、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和化学改变,并以此为基础寻找治疗手段。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指出: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是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变量来说明,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病患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留下余地。”20世纪初,奥地利医学家、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开辟了重视心理治疗的医学途径。之后,法国医学家盖林又提出从社会角度研究疾病与社会的关系。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不仅反映了医学技术的进步,而且标志着医学道德的进步。2.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现代医学模式是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不同领域,综合考察人类健康和疾病,运用综合措施防病治病,增强人类的健康。人体的整体性和与外界因素的统一性,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客观基础。任何一种疾病,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整体,完全局限于一个系统、一个器官的病是很少的,不能孤立地考虑临床问题。疾病谱的变化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现实依据。上世纪六十年代前,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和营养不良等是主要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现在十种主要危害人类健康疾病病因分类: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因素导致疾病为48.9%;生物性因素为23.2%;环境因素17.6%;保健制度因素为10.3%。3.现代医学模式的意义第一,促进了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可以促使医务人员完整地认识病人的各种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从整体的角度诊治病人,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第二,有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新医学模式使医疗卫生事业成为一项重大的社会事业,必须从整个社会大背景出发,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第三,有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师更加关注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作为一个整体的病人各方面的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的服务。这种转变,必将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协调和融洽。二、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的使命中国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1.献身医学,救死扶伤这一职责要求医生把帮助病人解除疾病的痛苦、挽救病人的生命当作自己的崇高职责和首要任务。2.促进预防保健,提高生命质量健康的概念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的完好状态”。医务工作者要深刻认识预防保健的重要性,从以治病为主转变为预防为主。3.推进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开展医学科学研究,探索医学科学奥秘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很多疾病被战胜,但同时也在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疾病现象。未来医学上突破性的进展,不仅取决于生物学家与医学家的努力,更大程度上有赖于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如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生物信息学不仅大量用于生物医学数据处理、分析与储存,还将直接融于医疗技术中。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作为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单元的细胞也是一个复杂系统。只有将分析研究与综合研究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完全了解人体。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基于纠正单一致病因素,尽管对有些疾病取得好的疗效,在多数情况下会影响疗效或产生副作用。因此,将越来越多地采用天然药物或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治疗方法。三、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生的素质要求“素质”,按教育学的解释,是指人在先天生理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各种教育的影响和个体自身的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1.合格的政治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政治立场,以科学的观点和思维方法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2.良好的道德素质第一,尽职尽责。第二,平等待患。第三,慎行守密。第四,医风廉正。3.广博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较高,捕捉事物本质、认识事物规律的能力就强些,对新事物接受的速度就快些,发展潜力和创造力也大些。4.坚实的专业素质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应急能力。5.健康的身心素质特殊的工作环境,较大的工作压力,要注意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心理平衡。
本文标题:第三章----现代医学模式下医生的使命与素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12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