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吕鉴权目录一、能源管理体系概述二、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引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三、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发展历程四、世界主要能源管理制度介绍1•广州到北京航线的一架波音B777飞机,其水箱最大容量约1334升,广州-北京航线满客时平均消耗水350升左右,按照保守的做法加水450升就足够了,这样就可以减少重量约900公斤,相当于节省燃油108公斤。管理节能•南航统计发现,人体的膀胱平均能容纳420毫升的尿液,若150人在登机前如厕,相当于飞机减负约63公斤;按抽水马桶冲厕一次耗水5升算,乘客在飞机上每上一次厕所就能用掉一升油,而一升油足以让一辆经济型汽车跑10公里。1-1能源管理体系产生背景2结构节能三种节能手段----《“十二五”时期中国能源结构的演变》31-1能源管理体系产生背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地区结构结构节能41-1能源管理体系产生背景余热余压回收变频技术蓄冷蓄热技术绿色照明可再生资源替代……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2013年会同科技部启动“公共机构节能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5技术节能1-1能源管理体系产生背景困惑•单位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为玻璃贴了膜,但发现空调用能依然达不到社会先进水平。问题•员工把温度通常调到18度;•开空调同时,开着窗户通风;•下班不关空调:•……结论•管理的作用不亚于节能技术。经济运行方法61-1能源管理体系产生背景如果想取得最大的节能效益,需要用能源管理来统筹节能技术和经济运行方法,并且高效协调各项节能工作。71-1能源管理体系产生背景能源规划节能目标管理能源绩效管理节约机会识别能源统计能源计量……8管理节能1-1能源管理体系产生背景管理节能对于节约能源具有切实有效的实际作用。根据国际上一般的说法,进行管理节能的单位即使不经过任何技术改造,最低也能够减少5%的能源消耗。效果显著9管理节能1-1能源管理体系产生背景管理节能支撑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深挖节能潜力;“十一五”充分准备:标准、认证试点、能源管理师培训;“十二五”高度重视:政府部门、国际机构;“低成本、无成本”系统管理节能的节能潜力巨大。节能目标节能改造节能技术节能意识节能投资法规/政策/标准/制度节能设备/产品节能服务管理节能相关方要求101-1能源管理体系产生背景节约能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际压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基本国情能源保有总量不容乐观。节能111-1能源管理体系产生背景环境压力空前巨大。能源消费增长快,能耗水平高。传统能源安全问题依然严峻。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主要能源的基础储量为:石油24.9亿吨、天然气28185.4亿m3、煤炭3326.4亿吨。----《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按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开采年限:煤炭100年左右。石油仅20年;天然气37年。•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34.78亿吨标准煤,比2010年增加7%,仅次于美国。•人均为2.59吨标准煤,增加空间较大。•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球的18%。(2%VS5.9%)•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仅不到1%的城市,达到了世卫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分析》从中央到地方不同层面,颁布了节能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对节能工作提供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国务院•2008年•对公共机构节能规划、节能管理、节能措施、监督和保障提出具体要求;•公共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节能运行管理制度和用能系统操作规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全国人大•1997年通过,2007年修订。•第三章第五节对公共机构节能提出明确要求。•厉行节约,杜绝浪费。•节能规划、能源监测计量、系统管理、能源审计、政府采购节约能源法•截至2013年4月,吉林、山东、江苏、湖南等23个省级地区•结合地方实际,为深入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国家发改委、国家认监委•2012年•进一步明确各级地方主管部门积极推进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并在相关工作中,对认证结果予以采信。•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2011年•明确“十二五”期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在2010年基础上,2015年人均能耗下降15%,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2%。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规划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节能要求颁布单位关于加强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各地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121-1能源管理体系产生背景研制过程:−2005年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开始研究能源管理体系标准;−2009年3月11日,国家标准GB/T23331正式发布,200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2012年12月31日修订后的国家标准发布,2013年10月01日正式实施(GB/T29456-2012能源管理体实施指南国家标准同期发布实施)。1-2能源管理体系发展历程13已完成:能源管理体系要求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正在制定:各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标准系列141-2能源管理体系发展历程一、能源管理体系概述二、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引三、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运行四、世界主要能源管理制度介绍总述领导推动检查、考核与改进能源策划实施与运行15目录2-1总述----理论基础16基本理念和方法:−系统规范:构建规范的管理体系,用标准化的理念实现系统节能;−全面管理:(全面-全员-全过程)能源管理体系覆盖所有方面,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并实施全过程控制;−过程控制:强调过程控制并使所有过程有机地结合,发挥更显著的管理效率;−PDCA模式:(策划-实施-检查-处置)针对每一过程和活动,进行有效策划与实施控制,及时进行监测和检验,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172-1总述----理论基础基本理念和方法(续):−兼容协调: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相兼容,与相关政策、方法相协调,包括:能源计量、能耗统计、能耗定额、高耗能淘汰、自愿性协议、节能服务公司、能源审计/诊断、能效对标、投资项目节能评估等;−绩效评价:注重实用技术和方法、最佳实践和经验的应用,对管理绩效进行有效评价;−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绩效始终存在改进的机会。182-1总述----理论基础在管理承诺的基础上,为实现能源方针而进行策划、实施、检查,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实现持续改进。192-1总述----理论基础202-1总述----适用范围1.准备阶段2.初始能源评审阶段3.体系策划阶段4.文件制定阶段5.体系试运行阶段6.检查与改进阶段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建立能源方针确保资源配置明确岗位职责评价法律法规及要求评审能源管理现状评审能源利用现状出具评审报告确定能源基准确立能源绩效参数制定能源目标、指标制定能源管理方案能源管理手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节能改进方案发布文件学习和培训文件全过程控制体系试运行关键特性的监视、测量和评价实施合规性评价实施内部审核实施管理评审212-1总述----实施流程管理职责2-2领导推动22主管领导制定能源方针确定范围和边界任命管理者代表全体干部职工参与资源配置制定能源目标和指标主持管理评审确认能源绩效参数规划和运行中的节能理念确立能源基准232-2领导推动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策划能源管理体系识别重点用能设备和系统组建能源管理团队明确内部职责和权限提高全体干部职工意识报告能源管理绩效能源管理相关的交流活动开展能源统计、分析和监测管理者代表242-2领导推动指导能源管理实践活动为制定能源目标提供框架向相关方展示承诺鼓励应用节能高效产品技术与能源使用、消耗和规模相适应保持持续性和有效性全体干部职工传达贯彻公开,可为相关方获取评审能源目标的依据应形成文件主管领导批准发布降低能耗、遵守法律对节能降耗的设计追求与其他要求协调能源方针252-2领导推动管理职责2-3能源策划26策划输入•包括能源构成与能耗数据;•包括单位组成、管理现状、公共服务内容、用能设备设施的类别与运行状况、财务信息、气象条件等。工具和方法•能源审计、能量平衡、物料平衡、物流分析、材料检测与用能设备能效测试等。策划输出•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能源基准,能源绩效参数,能源目标和指标,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文件化•策划结果要形成文件。形式多样、固定化有关要求和规定、便于沟通和实施策划具体要求272-3能源策划识别、实施并建立渠道获取与能源使用、能源消耗及能源效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3收集获取识别评价贯彻实施应指定具体的部门,按照规定的方法、渠道和频次,追踪、收集、获取和更新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识别出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具体条款,并评价目前的遵守情况,形成本单位应遵守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清单。将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具体条款应用到体系文件中。从如何符合强制性要求、申请专项资金、获得管理技术方法支持等方面,来实现法律法规要求的有效应用。14定期评审公共机构应在规定的实施间隔内评审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及时更新,以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282-3能源策划3识别改进机会1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2识别主要用能区域4定期评审5评审方法/工具基于测量和其他数据,识别能源种类和来源;评价过去和现在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水平。基于分析结果,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和人员;确定能源绩效现状;评价未来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影响能源使用的其他相关变量。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排序、记录。设施、设备、系统、过程或其他情况发生显著变化时二八原则;能量平衡、物料平衡等;能流图、能源网络图;能源审计;专家诊断……能源评审292-3能源策划302-3能源策划能源评审流程能源评审某政府办公大楼: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电、太阳能、蒸汽、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使用的主要区域:设备:空调机组(风冷热泵机组、压缩机、水泵)、照明、办公设备、电梯、公务车辆及其他用电设备等;人员:公务员、临时工作人员(保安、清洁工、维修人员、司机)、服务承包商等;其他因素:作息时间、大型会议、天气变化、其他突发事件等;可使用工具:能源网络图、能流图、能源统计模型分析、能源审计、能量平衡、物料平衡、最佳技术评价专家诊断等工具。能源评审报告输出312-3能源策划能源基准使用初始能源评审的信息,并考虑与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适应的数据时段,建立能源基准。比较能源绩效的定量参考依据;可采用影响能源使用、能源消耗的变量来规范。运行正常;一定条件、一定时期内;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水平。主要用于自身跨期比较,进而在适宜的方面确定、评价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估能源绩效。与能源消耗、能源效率的计量、统计、分析系统相匹配。规定统计计算准则、评审原则和时间、更新规定等;形成文件,适时评审和更新。确定、评价和比较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估改进的有效性,比较、分析能源绩效。322-3能源策划能源基准确定流程332-3能源策划能源基准----通过能源基准确定能源目标34指标名称2010年2011年2012年用水(万吨)332304288用电(万千瓦时)387737903668人数(万人)3.213.223.22人均综合水耗(吨/在校学生人数·年)1039489人均综合电耗(千瓦时/在校学生人数·年)120711771139指标名称能源基准(10-12年平均值)能源目标值能源基准(2012年)能源目标值用水(万吨)308290288280用电(万千瓦时)3778370036683700人均综合水耗(吨/在校学生人数·年)95888985人均综合电耗(千瓦时/在校学生人数·年)11741140113911402-3能源策划能源基准指标名称指标值综合及理工类高等学校用电指标40-70kWh/(m2.a)文史类高等学校用电指标40-50kWh/(m2.a)单科及其他类高等学校用电指标
本文标题: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30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