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政治必修二(学生和家长自己打印)
必修二政治生活预习及课堂学案(保存无丢)**先弄明白课本体系;课本目录主要讲以下“主体”,第一单元讲国家(含第四单元)和公民(涉及全书);第二单元讲政府;第三单元讲人大、政党、民族宗教;第四单元讲国家、国际组织、中国外交。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全书前提(也是全书的根本原因):这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最根本的制度)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专制”是错误的。一、广泛、真实的民主(1)宪法对国体的规定;(2)人民民主专政:①最大特点和本质;②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两个表现);真实性(三个保障一个实现p5);③人民专政职能的作用—打击违法犯罪(不是专制);(3)我国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基本人权是生存权发展权)。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地位,发扬人民民主的意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1)把握一个基础p7:公民权利、义务的特点,依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三个),自觉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四个);(2)把握三个基本原则:“平等”(地位内容)。“统一”(二者关系及要求)。“结合”(关系及要求)。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和自觉参与要求P12;(3)(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依法通过四种途径和方式:①民主选举(广义):比较四种选举方式及实行的范围p17,竞选的优点和局限性;选择选举方式的依据;珍惜选举权的意义和要求p18.②民主决策:间接参与p19;直接参与决策的四种方式(专、听、公、社)及其原因。直接参与决策的四点意义P22。③(基层)民主管理(社区):村委会性质及五点自治方式(另党的领导)、居委会性质及作用;意义P24,26.④民主监督:主体、对象、四种监督渠道;民主监督的意义;怎样监督(四种渠道,提高法律意识,两点要求及原则)。(4)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P31探究(有序的三个标准)。(5)公民要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注意1.民主是绝对的、全民的(错)-民主是相对的、属于统治阶级的(阶级性)(对)。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错,是人民)。2,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民主权利和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标志,专指选举人大代表,不是选举政府官员。人大任免权是任免国家工作人员.3.村委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民主自治管理组织,不是国家机关,不是基层国家政权。村官、村长不是国家机关干部,也不是国家公务员。基层国家政权最低到乡镇。乡镇人大没有常委会。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对p24)。4、扩大、增加赋予权利或权力(除非修改法律法规)是错误的。拓宽渠道可以。5、公民当家作主(错,是人民)。6、公民的监督权中监督的对象只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含村干部),村民监督村干部称村民行使民主监督。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行政机关一政府工作及基本要求)前提:国家性质及本质。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职责)一、政府:国家行政机关(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人民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2)政府的五个基本职能(各自内容及原因).政府职能是有限的,不能包办一切(转变政府职能,在党的领导和法制轨道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职能效率),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3)政府的作用(管理,服务).怎样处理好个人与政府的关系:(公民:p38②p41①②公民参政.政府考点)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我国政府的指导思想、宗旨、基本原则及三点具体要求,政府为公民提供哪些求助门道.回答如何践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包括:三方面要求以及政府其他考点。回答如何履行政府职责的?包括:五个职能和政府的其他考点。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1)政府要依法行政(原因:必要性P43,三条意义P44;基本要求p43.等)。(2)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各自要求)--问责纠错制度.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原因:必要性p46①,国体,公民权利,政府性质及权力来源,四点意义,依法治国;措施:关键及其手段—公民四权,行政内外监督体系p47图,政务公开及意义)--公开办事制度、政府开微博、阳光工程。综合探究:要树立政府权威(含义、决定因素、标志,树立及三点主要要求P51(措施包括整个第二单元.)注意:1、转变政府职能不是改变职能,是转变履行职能的方式,建立服务型政府。2、政府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对)。3、强化政府管理职能(错,改为服务)弱化政府职能(错,不能弱化)。4、中央纪委监察部属于党,监察局监察机关属于政府,检察机关指检察院(司法),检查机关指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法制部门法制局司法局发改委人社部文化部属于政府。6、政务公开指政府的事务公开,消费者协会不是政府部门,是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7、政府为什么重视民生(主要涉及第二单元),政府为什么捍卫主权(主要涉及第四单元)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权力机关一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人大: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人大性质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权力机关;人大地位是在同级国家机关中处于最高地位;人大有四个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大由人民选举产生,权力来源于人民,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四个最高权,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地位及其四个职权、全国人大的地位及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我国权力机关体系构成。※(除了法律之外)听取审议属于监督权,审查批准表决通过属于决定权,如报告规划计划(注意这不是法律)等,听取审议表决通过法律法规条例属于立法权。选择题中立法权不能与监督权决定权同时选。2、人民代表:法律地位、两种产生方式,与人民的关系(怎样为群众说话,履行职责--义务、四个主要权利P57提高素质责任感接受监督)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是我国的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管理形式和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机构构成,组织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原则及三点体现);“一府两院”,四点基本内容,从国体、优越性、历史、国情、民主政治等方面论证它为什么是一个好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怎样完善人代会制(五点1+4)?人代会制与人大的关系(区别、联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地位是执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国体,历史人民选择,p67性质宗旨,地位,三点意义也可以是要求,总目标,必要性);执政方式: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法治总目标,党领导与法治的关系,法治与执政的关系,重要体现);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的指导思想(特色理论体系?);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党的宗旨;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保障共享。2、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五点内容(友党关系)、政协(三点性质、成员、两大主题、三个职能—协商民主)、四点优越性,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多党制?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1,民族: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原因;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公民的义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含义、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及双重性特点、法制化进程、核心内容(自治权及内容)、依据、优越性(前提基础);2,从四方面正确理解宗教政策(支持鼓励反对消灭宗教---错。记住: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民族地区发展还需:国体、党领导、自力更生、区域自治、外部支持、公民义务。综合探究:P8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构成及其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三个坚持(三者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五点内容。立法程序(党提出,国务院起草,征集民意,提交人大,人大审议,再征集民意,人大表决通过,主席公布)——体现了党依法执政、三者统一、人大职能、民主集中制等….。注意区分点:l、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它有权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级人大和设区的市以及个别县级市可以行使地方立法权、权力机关(人大)、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各级政府)、司法机关(法院即审判机关,检察院即法律监督机关),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分人大职权和人大代表的职权。普通群众不能行使人大和人大代表的职权!普通群众没有“质询权”但可以‘质询’。2、中国共产党或政协履行……的国家职能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党和政协不是国家机关。3、法律禁止外国人在华传教4、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是监督被监督的关系。中共与民主党派是相互监督的关系,它们在法律上地位平等、组织上相互独立、政治上领导被领导。中共领导整个国家,包括人大、政协、民主党派。5、消除民族差别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6、国家机关(国家机构)的构成P59,我国中央国家机关构成P60,我国的一府两院(司法机关)如何行使职权?P59。7、党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执政本质和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与政府工作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实质一样,但表述不同。8、征求意见、集中讨论、最后通过这种活动属于民主集中制原则,此外还有依法治国对人民负责共三原则。9,司法监督、公正司法指法院和检察院,权力监督、加强立法指人大,领导立法、依法执政指中共,依法行政指政府,领导社会主义事业指中共,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政府。扩大(权利或权力)是错误的。10,中纪委指党,总书记、(省)委指党的机关,总理、(省)府(省市县镇)长指政府,政府职能有四个,政协职能有三个(不是国家职能),中共中央指党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指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直接管理国家事务(错)11,中国共产党履行某某职能(错),民主党派当选人大代表只能代表人民利益(对),中共与其他党派:共同执政、在朝在野反对党(错);相互监督、政治上领导被领导组织上独立法律地位平等(对);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对)政协、民主党派决定国家事务(错)12、民族区域自治享有高度自治权(错,是一定自治,高度自治权专指港澳台),消除民族差距(错),消除贫富差距(错)。党团员不得信教,在宗教场所不能宣传无神论,在公共场所不能宣传有神论,邪教迷信不是宗教(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错,应为社会主义社会)。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一,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1、主权国家:主权国家的地位、四个基本构成要素(主权的重要性)、四个基本权利(独立是基础,巡航属管辖权,设防空区属自卫权)、义务p90,91,94,95。2、国际组织:类型、积极作用。3、联合国:性质、宗旨、六个原则、三个积极作用;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p91。二、国际关系(内容、三种基本形式)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l、国际关系复杂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国家利益的地位,国家义务。2、我国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原因(国家利益的地位,国家性质);措施(主要内容;国家权利、义务,发挥联合国积极作用,综合国力,外交政策p106,公民义务。等)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基本趋势(p97顶端小字):l、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各自含义原因,和平的障碍,发展的障碍,和平发展的主要障碍,基本措施)。建立国际新秩序(四点内容)。中国的主张作为和意义。2、世界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意义、漫长曲折的原因)。3、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国际竞争的实质及要求。二、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1、依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外交政策四点内容:(1)基本立场(含义、表现),(2)基本目标,(3)宗旨,(4)基本准则。3、我国外交成就及中国对国际事务的作用p
本文标题:政治必修二(学生和家长自己打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4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