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1)练习题1一、知识问答1.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神话学价值最高的古代文献是()。2.名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是出自()的()3.《长门赋》是司马相如代人抒情之作,所代之人是汉武帝的失宠皇后()。4.阮籍()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此后抒情组诗的新体制。5.“初唐四杰”是()。6.列举两个以上孟子散文《齐桓晋文之事》中使用的著名比喻()。7、《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的断代史。它的最具文学性的篇章是()。8、我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山水诗是()的《》。9、列举两则《搜神记》著名片断:()。10、分别举出白居易讽喻诗和感伤诗的代表作各一篇:()。11.上古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出自《礼记·郊特牲》,题为()12.被鲁迅称为()的汉代政论散文,是()的代表作《过秦论》13.古代诗歌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体诗的作家是()。14.宫体诗即梁代()作太子时以他的宫廷为中心而创作的诗体和兴起的诗派。15.白居易文学理论主张的出处是:()。16.《论衡》全书以疾虚妄为宗旨,它的作者是东汉的()。17、汉赋的三种类型按时间顺序是:①()②散体大赋③()。18、建安七子分别是:“()徐干、阮瑀、应旸、刘祯”19、《长安古意》一诗的作者是“初唐四杰”中的()。20、盛唐有“七绝圣手”之誉的诗人是()。21.《大雅·大明》描写了历史上武王灭商的()和()的活动。22.屈原的《九歌》的篇数(),《九章》的篇数是()。23.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为“七子之冠冕”。24.杜甫庾信诗云:“庾信平生最萧瑟,()。”25.()是指唐代寺院僧人、民间艺人讲唱佛经等故事的底本二、基本问题简答1、《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2.韩愈散文的地位与成就并列举出三篇以上代表作。3.南北朝乐府民歌的主要差别。4.高适《燕歌行》内容丰富性的具体表现。5.《晋楚城濮之战》描写战争的主要特点。6.汉赋演变的基本线索。7.《史记》与《汉书》的两点区别。8.唐传奇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并列举出三篇以上代表作。9.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10.汉代散文文风特点与演变的大概情形。三、内容理解1.《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请自行确定一个角度,简要解析本诗的抒情艺术。2、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日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写明本诗的主要写法,之后作适当的具体分析。3、屈原《九歌·湘夫人》片段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蘩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翻译此片段,之后阐释本段的抒情手法。4.《诗经·秦风·蒹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唏。(音西)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音媚)溯洄从之,道阻且跻。(音计)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音迟)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俟。(水旁,音四)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音职)◎阐释本诗的抒情艺术。5、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趋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解读本诗的抒情风格6.王绩《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解读本诗的抒情层次。7.屈原《九章·哀郢》片段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晁吾以行。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凌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就这一片段谈谈《九章》的表现艺术特征。8.比较分析以下两诗的主要写法。○王昌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古乐府歌辞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四、艺术析论1.要求综合以下材料,试论述《史记》中司马迁对项羽形象的塑造。◎《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2.结合具体作品阐述唐传奇小说的艺术成就。3.结合作品比较论述高、岑两家诗风的异和同。4.庄子《逍遥游》选段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音验)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结合《逍遥游》论述《庄子》散文的主要特征。5、闻一多评孟浩然诗的特点:“真孟浩然不是将诗仅仅的筑在一联和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集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结合这段文字谈谈你对孟浩然诗的体会。6.柳宗元《小石潭记》选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结合作品阐释柳宗元山水散文的主要特点和成因。7.《离骚》选段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分析以上文字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特色。8.《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请给以上这个小品写一篇短评。中国古代文学史(1)练习题2一、知识问答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分别是:()()()()。2.《论语》的文学价值体现:开创了()散文写作之先河。3.名句:“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出自屈原的()。4.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刺世疾邪赋》是东汉()的代表作。5.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建安是()的年号。6.嵇康(《》)里提出做官“必有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又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反传统观点。7.”左思风力”是对西晋太康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语出钟嵘()。8.两晋之际诗人()作有《游仙诗》,共十四首。9.杜甫有“焉得诗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句,句中的“陶谢”是指()10.北地三才:指在北朝文人中能自觉学习南朝文化,对南北文学的合流起到推动作用的作家(、)和魏收的并称。11.中国古代文学的最早和作为文学源头的两种文学样式是(、)。12.《卫风·氓》题材开后世文人()先河。对古代叙事诗的发展有促进作用。13.列举出三个以上出自《韩非子》的成语故事()14.名句:“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出自屈原()篇末“乱曰”。15.人们把合乐的歌辞、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于是乐府演变成为一种()。16.曹植前期的代表作是();后期的代表作是()。17.《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最优秀的代表作。18.玄言诗是指主要盛行于(),主要代表作家为()。19.标志“律诗”体制最终定型的两位初唐诗人是()。20.唐传奇爱情题材小说代表作《柳毅传》的作者是();《莺莺传》的作者是()。21.魏晋间()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位文士“相与友善,游于竹林”,故号“竹林七贤”。22.永明体是指南朝齐武帝()时期形成的诗体。又称新体诗23.声律说的重要意义是:应用声律说创作的“新体诗”,在由()向()过渡当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24.《搜神记》的作者是(),他生活的朝代是()。25.李白在《论诗》中,称自己的诗风为:()。二、基本问题简答1.《左传》的文学成就。2.《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性表现。3.太康前后文坛的主要创作倾向如何?代表作家是谁?4.白居易文学主张的要点。5.中国神话的三大文学价值。6.汉代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7.结合庾信的经历简要说明他早年和晚年诗风的变化?8.陈子昂诗歌理论主张的要点。9.陶渊明诗歌平淡特征形成的五大要素:10.温词在中国词史上的特殊地位。三、内容理解1.《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结合本诗谈十九首“言浅意深”的艺术特征。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分析本诗的“情景交融”艺术。3.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分析本诗写景的特点。4.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三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朝阳日影来。◎分析本诗的诗意脉络。5.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6.李商隐《无题·昨夜》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确定一个分析角度,分析本诗的抒情特征。7、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阐释本诗的主题和表现主题的方式。四、艺术析论1.以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为例,说明汉大赋的主要特征及其评价。2.结合作品阐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征。3.结合作品阐述李煜词前后期的主要变化和主要原
本文标题:古代文学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5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