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电子政务的作用和意义(精)
电子政务的作用和意义(一提高公共行政绩效传统的政府结构特点是部门林立、条块分割、等级森严,行政信息流通渠道不畅,信息处理手段落后,行政效率低下。电子政务的实施,改变了行政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处理手段,克服了各种物流阻碍和组织障碍,部门协作得到加强,政府运作程序和办事流程得到简化,提高了政府管理能力。政府部门的政务活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信息处理活动,政府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既是衡量政府综合实力的指标,也是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政务信息处理方式依赖于纸质文件作为信息的载体,存在着传递速度慢、储存(归档立卷困难、信息查询不便、传播范围有限、透明度低、成本高(印刷、打印、耗材和人工成本等缺点。而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处理工具,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节约了原来靠人脑和纸质文件传递信息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将公务人员从常规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政府通过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网络处理信息,远比以往通过纸质介质处理的信息容量大、速度快、形式灵活。不仅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透明、高效、无纸化办公,而且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能够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从而使政府更加精干高效。网上虚拟政府的建立,则大大简化了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序。电子政务改变了政府内部信息传递方式,政府得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收集社会各阶层的意见,获得信息反馈。网上办公、远程会议、虚拟组织的产生,打破了政府工作的时空界限,加强了政府部门之间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双向互动,公众通过信息网络可以方便地与政府部门直接沟通,反映情况、办理业务、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网络的快速传递,使一些以前无法想象、无法实现的公共服务功能成为现实,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迫使政府回应速度大大加快。这些都为公共行政整体绩效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二降低公共行政成本行政成本可以定义为政府组织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生产公共产品的活动过程中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政府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社会化任务越重,管理范围越大,相应的管理成本越高,出现政务边际成本递增现象。因为按照西蒙的有限理性说,在工业社会,个人能直接管理的人数,在7到13人之间。超过了就需要分层。管理层这个中间环节,不仅降低效率,也要消耗成本。与传统政务相比,电子政务遵循的是政务边际成本递减的法则,虽然电子政务前期投入较高,但随着社会化任务越重,管理范围越大,相对的管理成本越低。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2从而使政府更加精干高效。网上虚拟政府的建立,则大大简化了行政运作的环节和程序。电子政务改变了政府内部信息传递方式,政府得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收集社会各阶层的意见,获得信息反馈。网上办公、远程会议、虚拟组织的产生,打破了政府工作的时空界限,加强了政府部门之间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双向互动,公众通过信息网络可以方便地与政府部门直接沟通,反映情况、办理业务、提出各种合理化建议。网络的快速传递,使一些以前无法想象、无法实现的公共服务功能成为现实,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迫使政府回应速度大大加快。这些都为公共行政整体绩效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一是信息技术降低了一般公务处理的成本。信息的网络化传输,公文的电子化处理,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也使得行政运作成本大大降低;二是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优化重组,减少了中间管理层次,政府组织规模减小,降低了机构和人员的费用开支;三是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化的经费审批与管理,堵塞了传统管理的漏洞,也会促使行政运作成本的减少。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在克林顿政府时期对福利发放制度的改革。美国政府为救助特困人群,长期以来一直采取发放食品券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成本较高而且还存在很多弊端。从1997年开始,美国政府改变了食品券的发放方式。采用了一套电子福利系统(ElectronicBenefitsTransfer,简称EBT,它建立在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政府不再发放纸印的食品券,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类似信用卡的EBT卡。与传统的发放方式比较,政府扶助一个对象所花费的成本由3—4美元降到只需1美元。单就食品券一项,EBT卡每年可以为联邦政府节约经费2000万美元。而如果将EBT卡的用途扩展到其他福利项目上,它将节约政府开支2亿500043万美元。这可以说是利用电子手段给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范本。据统计,由于实现政府信息化,1992年到1996年,美国政府的员工减少了24万人,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180亿元。另外,从成本效益核算看,电子政务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电子政务需要巨额的资金保障,但同时在一些特殊领域其收益也十分明显。例如电子政务在实现的市场监管这方面,中国最成功的,最有效益的,一个是金关、一个是金税。1998年,国家外汇流失仅北京就达到几十个亿。当年中国进口顺差大概为430亿元,外汇储备才增加40多个亿。“电子口岸”开通后,1999年中国进口顺差300多亿,95%都入了帐。对比非常明显。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金税工程,这是财政部部长亲自抓的项目,自从1997以来,中国每年的净增税收,头年是800亿,后来是1000亿,两三年以后达到了1500亿。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靠信息系统收进来的。(三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中国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主要是十六个字: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职能转变本身就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客观要求,在信息社会,决定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政府的优惠政策等,而是集中到政府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效率上来。电子政务的实施则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天然的平台,它与政府职能转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首先,电子政务的开展将重新确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三者的边界,促进政府从包揽一切的做法向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方向转变。其次,电子政务的开展提高了政府处理信息的能力,高端信息采集系统、完备的数据库、模型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手段的应用,为政府实现经济调节提供了信息保障和决策支持;第三,依托互联网建立市场监管体系,提高了政府的监管理能力,也更加规范透明、公平公正;第四,政府门户网站以及各种基础信息库的建立,为政府提供了利用网络与信息技术完善自身服务职能的契机。传统管理中由于强调分工造成的部门分割和官僚主义将得以根治,信息的分配和流动渐趋合理,并使信息资源得到深刻合理有效的利用,从而优化社会资源配臵,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政府可以通过网络为社会提供了平等公平的信息资源和快捷、周到的服务,如政府信息的查询、企业登记、养老金发放等,都可通过电子文件来完成,公民不需直接面对那些摆官架子的官员们,而只需用鼠标点击政府网站来完成,享受政府更具体、更个性化的服务。政府机构将逐渐成为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主体。(四提高公共决策质量电子政务的建立和发展,为政府决策科学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传统行政体制下,由于只有处于组强高层的人才能掌握足够的信息,公众既无了解信息的便利,也无参与决策的权力,决策权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特权。而且按照西蒙的有限理性学说,信息的有限性直接影响到决策的质量,传统行政体制下由于靠经验决策和决策信息不全导致的决策失误非常普遍,整体的决策质量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决策信息不全、决策参与范围小和决策周期长等弊端将得到有效的改善。信息的网络化传递、决策支持系统、专家辅助系统以及专业化的数据信息库的建立,支持和强化了决策过程,使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来源更广,信息质量更高,从而大大改善了行政决策者的有限理性,提高了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政府通过电子民意调查,电子公民投票,电子选举,电子投诉系统等多种方式,促进公众参政的兴趣,增加了决策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电子政务下新的流程设计将支持并强化决策过程,使决策程序化、规范化,缩短决策时间,提高决策的时效性,公众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政府相关决策的情况,参与、监督决策过程。行政决策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两类。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对完成程序化决策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例如,人口普查数字的统计分析,美国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在过去要在结束4年以后数据才处理完毕,而采用电子化手段,这种工作最多需要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五增加公共管理透明度政府不仅掌握着大量的公共信息,而且还是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的制定者。相对公众而言,它处于信息强势地位。传统公共管理的一大弊端就是“暗箱操作”。所谓“暗箱操作”,是指在传统行政体制下,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过程
本文标题:电子政务的作用和意义(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951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