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305)适用专业: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030505思想政治教育、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30507党的建设一、培养目标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后备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优良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身心素质。2.掌握扎实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重要经典文献,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素养,熟悉本学科及相近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法。3.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听说读写能力达到能参加国际交流的水平。4.具有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独立开展本学科学术研究的能力,具有从事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为毕业后继续深造奠定扎实基础并能够胜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学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理论宣传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实际工作。二、研究方向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其现实问题研究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题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世界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发展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25.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人的文化教养与思想政治教育。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民主问题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化问题研究、近现代基本国情与中国发展道路问题研究三、学制与学分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含休学等)。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不低于32学分。除跨一级学科学生、同等学力学生不允许提前毕业外,其他修满最低要求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生允许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毕业须同时满足如下条件:1.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年。2.提前修满最低学分(可跨专业选修发展方向课),所修各门课程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3.硕士在读期间,以东北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4.本人提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学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5.校外评审专家均同意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四、培养方式1.以各招生二级学科为基本培养单位,采取导师个人指导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硕士生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导师组由同一学术方向的3—5名教师组成,充分发挥配合导师、集体培养的作用。2.硕士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交叉融合,协同发展。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并引导学生尽早进入学位论文研究状态。3.硕士生应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完成经典文献阅读的任务,其中必读文献至少10部(篇),选读文献不限。必读文献落实到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每门专业主干课须提交文献阅读报告至少2篇,每门发展方向课须提交文献阅读报告至少1篇。选读文献由导师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整个学习过程至少完成文献阅读报告10篇。五、课程学习1.课程设置课程学分不低于32学分,按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发展方向课开设。其中公共基础课7学分,学科基础课9学分,专业主干课不低于8学分,发展方向课不低于8学分。实行专业课程免修制度,在本校本科阶段相同课程名称的,可持85分以上本科课程成绩单进行学分转3换,参加国内暑期学校的,可持学分证明转换一门选修课程学分。(具体课程设置信息见附录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2.个人学习计划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在入学后3个月内制订出个人学习计划,并提交学部研究生秘书备案。导师应结合研究生本人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指导每个硕士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补修本科阶段的相关课程。同等学力和跨学科学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专业本科主干课作为补修课。补修课不列入培养方案,但要列入个人学习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1)教学方式:倡导讲授与研讨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采取研讨班、课堂讲授、专题讨论、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突出对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2)考核方式:所有课程学习均须通过考核。学科基础课以笔试方式考核,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考核。专业主干课和发展方向课考核方式为撰写课程论文。课程论文要符合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应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等内容。所有纳入课程的文献阅读报告均记入考核总成绩,占总成绩的20%—40%。六、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旨在培养硕士研究生的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其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学位论文要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包括个人研究计划、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报告、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环节。1.个人研究计划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确定论文选题方向,论文选题原则上应在导师研究的课题范围内拟定。研究生须在入学后3个月内制订出个人研究计划,并提交学部研究生秘书备案。2.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般应于第3学期末或第4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的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的时间间隔应不少于8个月。开题报告须公开进行,经导师和学科组审核合格后提交学部研究生秘书备案。3.学位论文进展报告硕士生一般应于第5学期撰写1份学位论文进展报告,经导师和学科组审核合格后提交学部研究生秘书备案。4.学位论文预答辩、评阅与答辩学位论文应于第6学期初完成,经导师同意后进入预答辩程序。预答辩合格的论文送专家评审,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学位论文经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不合格者,延迟半年答辩,答辩前仍需进行专家评阅。答辩未通过者,需修改论文,并再次通过专家评阅和申请答辩,两次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半年。答辩通过者,需进行论文检测,具体要求详见《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检测办法》。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计6学分。学生在修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思想品德考核,授予法学硕士学位。4七、文献阅读(具体文献见附录二)八、本培养方案自2017级硕士研究生开始实施。附录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适用专业备注公共基础课128000MX001马克思主义理论6032128000MX002外国语课8041、2学科基础课236000MX0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与方法4021各专业必修9学分236000MX002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方法4021236000MX003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理论与方法4021236000MX00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4022236000MX005学术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2012专业主干课236000MX30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8042、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选择8至10学分236000MX3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4022236000MX303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当代西方4023236000MX304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4023236000MX305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8042、3马克思主义学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36000MX30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通论4022236000MX30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研究4023236000MX30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前沿4023236000MX305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8042、3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36000MX30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通论4022236000MX30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前沿4022236000MX30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4023236000MX310中共党史专题40225236000MX3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发展4022236000MX312国外马克思主义原著或经典阅读8042、3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236000MX313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研究指导课4022236000MX314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4023236000MX315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术前沿4023236000MX316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研读8041、2马克思主义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36000MX317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4023236000MX318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4023236000MX320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4022236000MX316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研读8042、3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36000MX317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4023236000MX320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4023236000MX324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4023236000MX325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4022236000MX326文化哲学研究4022236000MX327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4022236000MX316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研读8042、3思教中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36000MX317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4023236000MX318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4023236000MX320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4022236000MX328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021236000MX329马克思主义发展史4021236000MX330中国近现代史经典文献阅读4022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236000MX33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4022236000MX33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基本问题研究4023236000MX333中国近现代史学术前沿4023236000MX33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题研究402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236000MX33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4022236000MX336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研究4023236000MX337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专题研究4023236000MX338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4023236000MX339党的建设原著或经典阅读4022党的建设专业236000MX340中共党建史专题研究4022236000MX341中共党建理论专题研究40236236000MX342党建问题学术前沿4023发展方向课236000MX60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4023各专业通选必选236000MX602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402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选择6至8学分(可在专业主干课中选课)236000MX603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4024236000MX604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专题研讨4024236000MX605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研究2013或4236000MX606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2013或4236000MX607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2013或4236000MX608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2013或4236000MX609历史唯物主义专题研究2013或4236000MX610辩证法问题专题研讨2013或4236000MX6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研究4023马克思主义学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36000MX612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4023236000MX613中国道路专题研讨4024236000MX6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2014236000MX6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04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