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除法》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除法》本单元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口算除法、表内除法、乘法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又完全不同于表内除法的笔算,它是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基础。因此,要重视在竖式计算的写法和算理及基本运算思路的教学。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为我们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掌握了口算除法、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理解了除法的含义和算理,会用竖式计算除法;知道了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从学生学习知识的角度看,对解决本单元的几个重点都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思维基础和能力基础。教学要求:1.理解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熟练运用竖式进行计算。2.学习估算,会估算商的位数。3.在观察、思考中,理解算理算法,培养学生的数感。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算法以及计算技能的训练,强调计算的速度和结果,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体验,这样会造成课堂气氛紧张,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2.加强观察、动手操作的教学。尽管教材没有概括出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法则,但学生应形成一个基本的笔算除法的学习策略,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的计算顺序。因此,教学时,应通过操作与笔算过程相结合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入手,要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解释——归纳——应用——拓展”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分桃子1课时2分橘子1课时3商是几位数1课时4猴子的烦恼1课时5节约1课时6练习一1课时7集邮1课时8买新书1课时9讲故事1课时10练习二1课时第一课时《分桃子》。(教材第2~3页)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除尽)的计算方法。2.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除尽)的算理。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除尽)的计算方法。难点:根据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除尽)的计算方法总结出竖式的计算格式和计算顺序。一、情境导入课件播放“狐狸分饼”的故事。有两只小狗为了分一个饼吵了起来。小花狗说小黑狗手里的饼多,可小黑狗不同意。狐狸碰到了说“我来帮你们分饼”。于是狐狸把较大的那块饼咬了一口,问“现在饼一样多吗?”,两只小狗不同意。于是狐狸又把较大的那块饼咬了一口,问“现在饼一样多吗?”,这样几次,饼被狐狸吃完了,两只小狗目瞪口呆。师:我们可不能像那两只小狗一样笨哦!【设计意图:用有趣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思考如何平均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师:现在有个分桃子的任务,你们想想怎么分。(播放课件,出示“分桃子”情境图,学生阅读)师:同学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指名回答)生1:一共有68个桃子、:分给两只猴子。要平均分给两只猴子。问题是每只猴子可以分到多少个桃子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二、自主探究1.列式。师:该怎样列式呢?生:68÷2。2.尝试计算。师: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可以用小棒代替桃子摆一摆,也可以算一算。(小组活动:学生有的用小棒代替桃子分,有的在练习本上计算,有的……)分完后小组交流分的方法,汇报小组活动结果。师:同学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哪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的方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生1:我们组用小棒当桃子,10个小棒一捆,每只猴子分到3捆,又分到4根,也就是每只猴子可以分到34个桃子。生2:我们组是用口算计算的,先算60÷2=30,再算8÷2=4,30+4=34,所以68÷2=34。生3:我们组是列竖式计算的。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学生可能出现的竖式算法有:教师表扬同学们大胆尝试的做法。师:这位同学的竖式下面有两个0,可以吗?生1:可以,但没有必要。生2:我也是这么想的,只要写一个0就可以了。师:“68-68=0”,这说明了什么呢?生:说明分完了。师:同学们想的都很好。到底怎样列竖式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画演示:6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的过程)根据分的过程师生共同完成68÷2的竖式。师:先用6个十除以2得3个十,商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再用8个1除以2得4个1,商写在被除数的个位。回头看刚才展示的学生列的竖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说明错误的原因。【设计意图:列竖式计算这一内容非常抽象,让学生亲历口算、分实物的过程,为列竖式计算打下基础,并鼓励学生尝试用新方法探索。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既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又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师:刚才我们用了口算、分实物、笔算的方法计算“68÷2”,你最喜欢哪种方法?生1:口算。生2:笔算。因为口算容易出错,分实物不方便也不切合实际。【设计意图:通过对多种方法的分析、比较,让学生自主选择出最实用的方法是列竖式计算。让学生明白笔算除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知识延伸。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2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很不错,大家请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大家先独立操作一下,做完了再互相交流一下。生1:我用口算的方法发现还剩下2个桃子。生2:我用笔算的方法发现下面有个2。生3:我认为是22×3+2=68。师:那你在竖式上怎么表示这个2呢?生3:68-66=2,这个2写在下边就可以了,表示还剩下2个桃子。师:就是在刚才的基础上减一下,把剩下来的写上就可以了。在横式上又怎么表示呢?教师边讲解边板演。【设计意图:给学生总结出计算方法,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会禁锢学生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还是必要的,有了必要的归纳和总结,知识就有条理,思维就有层次,重难点就得到了突破】师:看着除法竖式想一想,笔算除法时应该怎样计算?生1:可以利用数的组成分步计算,即先用一位数除整十数,再用一位数除个位上的数,最后把两部分商相加,就得到最后的结果。生2:用竖式计算,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一位数除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生3:每求出一位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不退位)的笔算除法。答:每只分到34个。答:每只分到22个,还剩2个。1.注重创设情境,努力使数学生活化、活动化。2.在具体操作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对笔算除法方法和算理的理解。本课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引导学生在讨论操作中去发现,在多向交流中去完善,在媒体演示中去理解,在具体运用中去感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列竖式的过程,理解列竖式的方法及算理。在实际情境中,体会笔算的必要性,会运用笔算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除尽)的除法。3.建立新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A类算一算。(考查知识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力要求: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B类小淘气把45颗玻璃珠子平均放在4个瓶子里,可以刚好放完吗?(考查知识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力要求:会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课时:分橘子。(教材第4~5页)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过程,发现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计算方法。2.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算理。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计算方法。难点: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除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播放“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分橘子”的故事。)一天孙悟空采回48个橘子,4个篮子中每个篮子装了10个橘子,还有8个装不下。猪八戒说,一定要平均分才好,可是怎么分呢?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会分。(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师:同学们能帮忙吗?在这个故事中,同学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指名回答)(一共有48个橘子,要平均分给三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多少个橘子。)师: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二、自主探究1.列式。师:该怎样列式呢?:48÷3。你选择了除法,你是怎么想的?生:用橘子总数除以分橘子的人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人分多少个橘子了。2.多种方法尝试解决。师: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可以用小棒代替橘子摆一摆,也可以算一算。(小组活动:学生有的用小棒代替橘子分,有的在练习本上计算,有的……)分完后小组交流分的方法,汇报小组活动结果。师:哪个小组的同学能把你们的方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生1:我们组用小棒当橘子,10个小棒一捆,这一捆小棒就相当于一篮子橘子。每个人分到1捆,又分到6根。也就是每人可以分得16个橘子。(课件展示思路)生2:我们组是用口算,先算30÷3=10,剩下的10个加上这里的8个就是18个,再算18÷3=6,10+6=16(个),所以48÷3=16(个)。生3:我们组是列竖式计算的。教师边听学生叙述竖式边板演。师:刚才我们用分实物、口算、笔算的方法计算“48÷3”,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口算。:笔算)三、探究结果汇报1、笔算除法时应该怎样计算?(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2、思考:在笔算时为什么要从高位除起呢?3、练一练:教材第4页的例2。【设计意图:在比较中总结、优化计算方法,是学习数学重要、有效的方法,也是新课标的一大特点】分橘子48÷3=16(个)方法1:摆小棒。方法2:口算。方法3:用竖式。答:每人能分到16个。1.教学中创设了知识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等一系列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集兴趣性、知识性于一体的课堂氛围。2.教学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权利,拥有自主发展的机会。A类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考查知识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除尽)的计算方法;能力要求:会用竖式计算〕B类猜一猜盒子里有多少个乒乓球?数量在70~80之间,可以平均装入6个盒子。(考查知识点:除法运算;能力要求:掌握除法运算的算理)第三课时:商是几位数。(教材第6~7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2.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重难点: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难点: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放映关于动车的介绍图片或视频。1、问:有学生坐过动车吗?有什么感受?(课件出示:从北京到四平的铁路全长888千米,动车运行时间约6时。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2、收集数学信息(铁路全长888千米,运行时间约6时。)3、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介绍我国科技的最新成果,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并激励学生好好学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学生决心学好数学作铺垫】二、自主探究1.列式。师:该怎样列式呢?(888÷6,我是根据“路程÷时间=速度”)2.学生尝试解决。师:我们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根据学生的反馈确定是否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生1:600÷6=100,888600,888÷6的结果肯定比100大,商一定是个三位数。生2:让被除数百位上的数与6作比较,比6小商是两位数,比6大商则是三位数。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生1:8个百除以6商1个百,1写在商的百位上,1个百乘6得6个百,写在8的下面,还剩下2个百。生2:剩下的2个百和十位上的8合起来是28个十,28个十除以6,商是4个十,4写在商的十位上,4个十乘6得24个十,24写在28的下面,还剩下4个十。生3:剩下的4个十与个位上的8合起来是48个一,48个一除以6,商是8个一,写在个位上,8乘6得48,没有余数。生4:商合起来是148。师生一起板演888÷6的笔算过程。师:同学们还有问题吗?(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3.探究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除法》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08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