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现代教育技术-第8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八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目标】1、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2、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层面及其内涵3、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的目标4、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典型教学模式5、了解我国及世界发达国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情况第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一)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nonlogy,IT)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显示和信息分配等的相关技术。具体来讲,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技术:1、感测与识别技术2、信息传递技术3、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4、信息使用技术(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1、北京师大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一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2、华南师大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3、华东师大祝智庭教授认为:课程整合是指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技术整合于课程才是有效的。技术应该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4、西北师大南国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学习;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老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班级授课、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手段。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层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独立开设一门信息技术课,另一种是不单独设课,而是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各科的课程中去,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第一层面: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所有的教学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教材或简单的课件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按照教材的安排和课时的要求来设计所有教学活动,如果课程内容较少,就安排一些讨论,一多设计一些活动,如果课程内容较多,就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力保不超时、不少时。虽然采用一定的辅导软件,但是辅导软件也都在上述思想下编制出来,因此也没有什么突破。整个教学都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组织都和传统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被灌输的对象。信息技术的引入,只是在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而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与传统方式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第二层面: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一阶段基本上都是封闭的、以个别化学习和讲授为主。在第二阶段,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等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教育者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按照对学生能力由低到高的培养顺序,此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分别是: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分析和加工能力、协作能力、探索和创新能力。层面一和层面二不存在谁先谁后的关系,在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这两个层面的整合方式同时存在,二者的差别主要在教学指导思想上。第三层面:全方位的课程整合前两个阶段虽然彼此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他们都没有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组织架构进行全面的改革和信息化。当前两个阶段在较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和使用,并取得很大成功时,当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得到充分发展和利用时,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更系统、更科学的探讨和细化时,必然会推动教育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促进教育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架构的改革,从而完成整个教学的信息化,将信息技术无缝地融合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达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的更高目标。三个层面的关系图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开放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全方位的课程整合(二)整合的实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环境及课程教学实施等全方位的融合,以促进学科课程的整体变革。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所谓信息素养指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深度感知信息(信息意识)的态度和能力。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对教师和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了一定信息素养才能适应时代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渗透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信息技术课和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使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培养和提高。(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为:1、教师的功能和作用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向对学生学习的帮助和指导。教师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者、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智慧的启迪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2、教师的地位由“首长”变为“平等中的首席”。’3、数字化的信息媒体由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4、教师的主导地位由课堂上的显形行为,转变为教学设计中的隐性行为。5、教师促进学生学习网络形成:广泛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并注意在教师间、教育部门间交流,形成一种支援学习者学习的网络系统。6、注重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保证,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书本不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从E-learning到M-learning,再到未来的U-learning,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方式和途径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学生也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学习的自主性得以加强。(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在信息时代,知识量巨增,知识成为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的更新率加快,陈旧率加大,有效期缩短。另外,知识的高度综合性和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更多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由此带给人们难以想象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人类一切领域内深刻而广泛的冲击波和影响力。教育信息化为人们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必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五)改革传统教学结构,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将带来教学结构的改变。信息社会的竞争,更多集中在新领域、新产业的竞争上,究其根本则是人才的竞争,确切的说,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教学结构的革新,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批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二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一、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发展阶段(一)CAI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二)CAL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三)IIT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二、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自2000年10月召开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以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就基础教育领域而言,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施与4年前相比,增长了10多倍。例如:中小学已经建立的校园网数量:在2000年10月召开那次会议的时候只有3000个左右;2003年3月基础教育司的统计已达26500多所;到2004年底尚未有新的官方统计数字发表,但据部分教育信息化专家估计,目前这一数字应在40000至45000之间。不仅中小学校园网的数量有了极大的增长,校园网络的带宽与传输速率也有大幅提升(二)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校园网建设需要很大投入(少的几十万,中档的一百多万,高档的二三百万以上,有些学校投入更多)。大投入应有大产出,高投资应有高效益。学校的产出是高素质人才,学校的效益应体现在各学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大幅提升。而目前的实际状况与这一目标有较大的距离,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未能体现高效益。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只用于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而没有能促进教育的深化改革,没有能导致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不用说大幅度的提升)——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瓶颈。三、发达国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对策(二)美国学者的对策(三)日本学者的对策第三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一、教学模式及相关概念(一)、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某一个(或几个)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或范式,包括主题、目标、条件、程序和评价五个要素。(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分类教学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分层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模式也不例外。美国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整合思想,信息技术的应用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外——即课前和课后,整合的教学模式分为“课前整合”和“课后整合”两类。我国学者则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而学科教学过程涉及三个阶段:一是与课堂教学环节直接相关的“课内阶段”(对于小学来说,这一阶段通常是40分钟;对于中学来说,这一阶段通常是45分钟),另外两个是“课前阶段”与“课后阶段”(“课前”与“课后”这两个阶段也可合称为一个“课外阶段”),所以整合的模式也可划分为“课内整合教学模式”与“课外教学整合模式”两种。二、典型整合模式举例(一)“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二)“探究性”教学模式(三)“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四)“WebQuest”教学模式(五)“适时教学(JiTT)”模式(一)“传递—接受”教学模式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后原苏联凯洛夫等人对该模式进行了重新改造。传入我国后,我国又在此基础上作了适当的调整与修改,融入了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广为人知的一种教学模式。2、“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所谓“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用耳朵聆听教师的讲解、用眼睛观看教师的板书、用手记下教师讲授要点和板书内容;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主要是耳听和眼看)来完成知识与技能传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3、“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这种教学模式通常包含下面四个实施步骤:(1)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2)介绍与呈现新的学习内容(3)运用教学内容组织策略(4)促进对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4、“传递—接受”教学案例《光的传播》北京市永乐中学侯志红返回(二)“探究性”教学模式1、什么是“探究性”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本文标题:现代教育技术-第8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