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宗教文化》导论•引言1、宗教现象:A、如伊斯兰教的仪式:念功、礼拜、斋功、捐课功、朝觐B、佛教寺庙经济的发展(释永信)C、美国宗教概况2、宗教理论A、理性与信仰、科学技术与宗教的关系B、宗教经验:如何来感知某种超自然的存在,或者一个与上帝相关的存在,或者某些无可描述的终极实在。•比如:理查德·斯温伯恩认为宗教经验有五种:•A、以一个普通的、公开的、感觉的对象为中介,对上帝或者终极实在的经验。•B、以不寻常的、公开的、感觉的对象为中介,对上帝或终极实在的经验。•C、以能够用寻常感性语言描述的个人感觉为,对中介上帝或终极实在的经验。•D、以不能用寻常感性语言描述的个人感觉为中介,对上帝或终极实在的经验。•E、不以任何感觉为中介,对上帝或终极实在的经验。一、基本概念•1、文化(1)“文化”一词的由来文: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传·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后来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以及由此引申为人们的具体道德。•化:本来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后来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化:把“文”与“化”联系起来,较早见于《易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到汉代的时候,“文化”一词也正式出现。刘向《说苑》“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或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可见,“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2)文化的含义通俗说法:泛指人的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比如经常说的学习文化、运用文化等等。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的本意应在政治、经济,乃至一切无所不包。梁启超认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共业”,它包含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泰勒: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1871年《原始文化》)•总之,对文化的界定,首先要注意文化的针对对象是人,这包括用文化来教化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实际上就是指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文化:指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包含的内容非常的广,政治、经济、教育,以及宗教都是精神文化的表现。•2、宗教:(1)国内流行的通俗解释: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反映,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把希望寄托于所谓天国或来世。•宗教的这个定义包含了四层含义:A、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B、宗教在认识上是虚幻的反映,潜在的意思是说,宗教对世界的认识是错误的、虚假的;C、宗教努力说教,希望(“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D、宗教以天国或来世的美好理想安慰人或欺骗人。•(2)宗教的科学定义(从人的经验看)宗教是人们对支配自己生活、生产的超人间超自然神秘力量的信仰、认识观念、情感体验、行为活动和组织制度。根据上述定义,宗教有六个基本要素:1.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如“天”“上帝”等);2.(社会性)信仰;3.观念系统(如宗教教义、神学等);4.宗教情感(对神秘力量的体验感受等);5.宗教行为(如修行、祈祷、布道、传道、祭祀等);6.宗教组织制度(如教会、仪式、戒律等)。•(3)宗教的人学定义(从人的本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角度看)宗教是人实现自己本性的一系列活动之一。宗教就是关于人的本质的思考和追求,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4)宗教的神学定义(从“天”的高度看)宗教是以信为核心的天(神)人关系文化形式。宗教所关注的这种天人关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神(如上帝等)对人的恩赐,另一方面则是人对神(如上帝等)的信仰和祈求。二、如何看待宗教•1、宗教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A、宗教在人类文化中,占有很高地位。B、宗教有追求至善的文化精神。C、宗教的心理功能则在于,给人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帮助人们求安去躁。D、宗教的教化功能:宗教是道德的基础,它帮助发展道德,使道德义务成为无条件的、绝对的行为,使遵循道德规范的人际关系更加稳定、持久、和谐,宗教可以给各种社会道德提供神圣、庄严、绝对的信念或信仰基础。•2、宗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A、一方面受到一些人支持;B、另一方面,又始终遭受到理性的学术思想的排挤,有时更遭受到朝廷的政治打击。(三武一宗之厄;“非基督教”运动;冯友兰)3、正确对待宗教三、中国宗教概况•1、教派: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萨满教、东正教、东巴教等。2、具体情况: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在中国约30万宗教教职人员中,有佛教出家僧尼约20万人、道教乾道和坤道2.5万余人、伊斯兰伊玛目和阿訇4万余人、天主教教职人员0.4万人、基督教教牧传道人员1.8万余人。•3、宗教团体: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等8个全国性宗教团体和3000多个其它宗教团体。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四、本门课的主要内容•1、宗教概论介绍或讨论“宗教”概念的意义;介绍中国古代宗教简史:祖先崇拜、神话、儒家的“天命”观、阴阳五行说、道教、中国佛教等。•2、讨论信仰问题涉及到信仰的定义、信仰的产生、信仰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人关于“信仰”的观念;3、讨论“神”的意义关于神存在的证明;中国古人关于“神”的观念及其特点;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西方基督宗教那样的神学。4、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特点、现代意义。•参考书籍:1、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美]麦克·彼得森等著、孙逸等译:《理性与宗教信念——宗教哲学导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张茂泽:《中国思想文化十八讲》,陕西人民出版社。
本文标题:中国宗教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5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