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客流组织4.4.1大客流的定义–指车站在某一时段集中到达的,客流量超过车站正常客运设施或客运组织措施所能承担的客流量时的客流。–大客流一般在大型文体活动散场时或重要枢纽节假日期间发生。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44.4.1大客流的定义–可预见性大客流,采取措施尽快疏散乘客。–突发性大客流,车站应按应急预案的规定及时向控制中心等报告,采取有关措施。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54.4.1大客流的种类根据大客流产生的影响和后果不同一级大客流─站台聚集人数达到或大于站台有效区域的80%;─持续时间大于实际行车间隔时间─给乘客及轨道运营安全造成影响,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64.4.2大客流的分类根据大客流产生的影响和后果不同二级大客流─站台聚集人数达到站台有效区域的70%;─并有持续不断上升的趋势;─乘客的正常出行和轨道交通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尚未对乘客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造成影响。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74.4.1大客流的种类从客流的时效性和产生原因可预见性大客流突发性大客流节假日大客流暑期大客流大型活动大客流恶劣天气大客流节假日、暑期和大型活动大客流为可预见性大客流。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84.4.1大客流的特点1.节假日大客流特点─主要由购物休闲、旅游观光和返乡探亲等乘客构成─国家法定假期内,造成地铁各站客流较平时有大幅上升─购买单程票和初次乘坐地铁的乘客居多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94.4.1大客流的特点2.暑期大客流特点─暑期大客流主要由购物休闲、旅游观光和放暑假的学生等乘客构成─每年7、8月地铁各站客流较平时有明显增加─高峰时段一般集中在每日的8:00~16:00。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104.4.1大客流的特点3.大型活动大客流特点─在特定时间段(如大型活动结束后)客流会显著增加,一般都在周末举行─所发生的时间和规模大多可预见,持续时间较短,影响范围有限,只对该活动地点附近的车站影响较大─主要由购物休闲的乘客构成。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114.4.1大客流的特点4.恶劣天气大客流特点─指在出现酷暑、大雨、暴雪、台风等恶劣天气时,地面交通受到较大影响,市民改乘地铁或进入地铁车站避雨,造成地铁车站客流明显增加─对车站客流组织带来一定困难4.1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12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1.大客流控制应遵循的原则“由下至上、由内至外”的客流控制原则•在出入口、进站闸机、站厅与站台的楼梯、电扶梯处进行重点控制进站客流•组织乘客上车,保证客流均匀上下扶梯,尽快上下列车及站台候车的安全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13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1.大客流控制应遵循的原则明确客流控制组织机构分工原则•客流控制组织机构分为点控和线控•控制指挥中心负责地铁全线的客流控制•车站站长或值班站长负责本站的客流控制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14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1.大客流控制应遵循的原则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车站在实施大客流控制之前,须向行车调度中心报告。•根据各城市轨道运营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大客流控制的具体措施,保证控制客流的顺利实施。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15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增加列车运能•利用就近的折返线、存车线组织列车运行方案,实施增开临时列车,增加列车运能。•保证大客流的疏散。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16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增加售检票能力售检票设备的准备–设备维护人应事先对车站全部售检票设备进行维护、检修–确保在大客流时售检票设备能正常使用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17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增加售检票能力车票和零钞的准备–预测以往大客流所消耗的车票及零钞数–向票务部门申领和储备充足的车票和零钞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18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增加售检票能力临时售票亭的准备─根据大客流的进出方向,选择在进站客流较集中的位置,设置临时售票亭─站厅面积较小的车站,可考虑将临时售票亭设置在进站客流较多的通道内。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临时售票亭Page20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增加售检票能力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的准备─事先通知厂商对车站全部自动扶梯和垂直电梯进行维护、检修,重点检查自动扶梯的毛刷、梳齿板和扶手带─确保在大客流三级控制时,自动扶梯能正常开启转换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自动扶梯Page22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增加售检票能力临时导向标志和隔离设备的准备─储备临时导向标志、告示牌和铁马、伸缩铁围栏、隔离带等隔离设备─车站根据大客流的进出方向和客流组织的要求,选择适当的位置张贴和摆放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护栏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控制车站客流控制站台客流─控制点在站厅与站台的楼梯(或自动扶梯)口─将站厅与站台之间的自动扶梯改为向上方向,避免客流交叉。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控制车站客流控制付费区客流─控制点在进站闸机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关停部分自动售票机,进站闸机关停或将部分双向闸机设为只出不进─紧急情况下采用隔离带、铁马隔离进站闸机─减缓乘客进入付费区的速度,防止付费区压力过大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2.大客流控制的主要措施控制车站客流控制非付费区客流─控制点在车站出入口处─车站组织人员人为地控制出入口的乘客进站速度─必要时可关闭部分出入口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4.4.2大客流的组织与调整方法采取临时疏导措施出入口、站厅的疏导•根据临时售检票位置的设置,限制客流的方向•保持通道的畅通和出入口、站厅客流的秩序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采取临时疏导措施站厅、站台扶梯以及站台的疏导•尽量保证客流均匀上下扶梯和尽快上下列车•保证站台候车的安全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29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采取临时疏导措施主要疏导措施•设置临时导向、设置警戒绳或隔离栅栏•人工引导•通过广播宣传引导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30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关闭出入口或进行分流–在难以采用有效措施及时疏散客流时采用–阻止一部分客流或延长大客流疏散的时间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31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案例–在早上7:30~9:30,下午4:30~6:30的高峰时段,将原来南北两条双向换乘通道改为单向通道,形成“顺时针”单向换乘的客流组织方式,减少不同方向的客流对冲。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Page324.4.2大客流控制原则和措施4.4车站大客流的组织图8-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组织示意图4.4.3大客流应急处理程序•(1)值班站长及时报告行车调度员,行车调度员通过监控系统加强对车站客流情况的监控。•(2)车站应加强现场的疏导工作,增加工作人员的数量,利用隔离带、活动围栏做好秩序维护和服务组织工作。•(3)车站应在适当位置增设临时售票点,出售预制票,避免自动售票机前乘客排长队购票的情况出现。•(4)车站应根据现场情况,利用提示牌、临时导向标志、车站控制室广播设备、手提广播适时做好乘客宣传和引导工作。•(5)车站行车值班员应通过监控系统加强对现场情况的监控。•(6)车站应加强对出入口、站厅、站台客流的监控及疏导,避免站厅非付费区内的客流过度拥挤或流通不畅。•(7)车站应根据客流情况,实行楼梯和自动扶梯、匣机、出入口三级控制。Page341、节假日的类型周末–一年约分为52周,周六、日为假期–1995年5月1日我国实行五日工作制,人们周末的出行习惯发生了较大变化–周二、三、四具有比较相似的出行规律–周一属于一周开始,周五为周末4.4.4节假日客流组织Page351、节假日的类型其他节日─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春节、“十一”实行七天假日制度,更多的人们选择出门旅行,形成了罕见的高峰期─节假日根据时间的长短分为1~3天(含3天)、4—5天、6天及以上4.4节假日客流组织Page362、节假日大客流特点分析–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假日交通问题日渐凸显,影响着居民和游客节假日活动的质量。–节假日交通的分析主要以旅游、休闲和购物交通为中心。4.4.4节假日客流组织Page372、节假日大客流特点分析节假日活动的类型•维持型活动:购物A、探亲访友B、看病C;•娱乐型活动:休闲娱乐D、就餐G。4.4.4节假日客流组织Page38•2、节假日大客流特点分析•从客流规模角度来看,春运、“五一”、“十一”成为峰值最大的日期。4.4节假日客流组织Page392、节假日的客流特点分析4.4.4节假日客流组织图8-2北京站“五.一”调查与平日调查流量比较Page402、节假日大客流特点分析案例:2006年“五一”期间对北京站的调查–早晚8h进站人数达63465,出站人数达46682。–与平日调查的早晚8h进站40564人、出站34494人相比,进站客流增加了56.46%,出站客流增加了35.33%,购买站台票的人数增加了75.45%。4.4.4节假日客流组织Page412、节假日大客流特点–清明节的客流可能在部分区域形成高峰,但全城客流的峰值一般低于春运、“五一”、“十一”期间。–有一些日期,虽然不是规定的假日,但客流规律仍会有些许变化,如教师节、圣诞节等。4.4.4节假日客流组织3.节假日大客流的组织措施(1)加强客运组织工作。在客流高峰期到来之前,应确定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职责,以保证引导客流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站台和扶梯口处利用广播对乘客进行引导,解答乘客提出的有关问题,做好乘客心理安抚工作。如果出现乘客拥堵现象,值班站长应立即派工作人员前往拥堵口,对拥堵原因进行分析,并解决拥堵问题,必要时可劝说乘客更换乘车工具。对整个车站要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当出现电梯故障或其他设备故障时,要及时对客流进行控制,以防发生混乱。(2)做好票务组织工作。在客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应关闭所有匣机,等客流量减少时再放行,也可以关闭一两个出入口,延长客流疏散时间;在节假日,应根据乘客出入的方向,在客流较为集中的位置增设临时售票亭,其位置要以不妨碍客流疏通为基本原则。(3)注重对车站内各种设备的升级和管理。在车站内应增设临时导向标志并增加广播的频率,使乘客能够明确乘车地点和方向;还可以增设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指示灯等设备来辅助乘务员进行客流组织工作。地铁控制中心应根据客流量的多少对列车的车次和间隔进行调整,适当增加车次,以提高输送乘客的能力。应将列车内的硬件设施配置齐全并保证其使用质量,不得出现损坏、不显示等情况。由于乘客对引导标志的信赖度和依赖度非常高,因此换乘站应着重加强对引导标志数量和质量的投入工作,并在其中加入更多高新技术,为乘客全方位介绍车次、人流量、换乘方向等内容,让乘客不会产生焦灼心理,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有秩序地乘车。Page431、大型活动交通特性交通流时间与空间高峰显著–大型活动中,由于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固定,活动举办场馆、换乘枢纽、场外交通节点存在交通短时积聚、消散的特点–活动举办场馆的行人交通,主要出现在观众进场和散场时4.4.5大型活动中的客流组织与管理Page441、大型活动交通特性出行者出行要求差异显著–交通参与者包括:贵宾及官员、活动主要参与者(运动员等)、观众、媒体记者、服务人员、城市其他出行人员–不同参与者对于出行的要求有着显著的差异4.4.5大型活动中的客流组织与管理Page451、大型活动交通特性采用交通工具差异
本文标题:模块四大客流组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5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