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刘备的性格分析摘要:人物性格和历史事件是双向选择,互相制约。“性格决定命运”,人物性格是决定历史事件的内在因素。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其性格极其复杂。他重义爱民,但心存诡诈,是一个两面性突出的悲剧人物。这种仁义与诡诈并存的二元对立性格,是他成为一方之主的前提,也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关键词:刘备两面性人物性格悲剧刘备的形象在历史发展中也在不断变化。随着“帝蜀寇魏”“颂刘非曹”的议论,曹操的形象江河日下,成为“奸雄”的代表,而刘备则声誉渐长,成为“仁义”的化身,博得后人的广泛同情和爱戴。但是一个人的性格决不是单一化的,远非“仁义”二字可概括形容的。他的总体性格可用“折而不挠”概括,细分就是仁义与诡诈的二元对立。同时,其性格中的悲剧因素也是他政治悲剧的重要原因。一、折而不挠,败而不馁《三国志》作者陈寿说:“先主(刘备)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刘邦)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国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曹操)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1]这段话相当精炼地概括了刘备的性格特征,他是三国中个性较为丰富的人物之一。作为一个英雄,《三国演义》一开头介绍刘备就是“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2]说他有政治远见,比别的统治者更懂得“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而且也非常机智,能屈能伸,并能竭力隐蔽自己的英雄本色,体现出他“折而不挠”的总体性格特征。刘备的性格形成与他的出身背景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3]这样的出身对他的成长及为人处世自然产生了微妙影响。因在讲究门第等级的汉末他经常遭人歧视,所以,刘备非常看重自己的出身。刘备的人生道路非常曲折,在创业过程中,他经常像丧家之犬一样惶惶不可终日。毛宗岗曾批注:“前乎此者,依托吕布,又依托曹操,后乎此者,依托刘表,又依托孙权。茕茕一身,常为客子,然则备之为君,殆在旅之六五云。”[4]他的一生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危机和生机,撇开刘备的政治动机不讲,这的确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折而不挠,败而不馁,为了憧憬的目标而始终不懈奋斗着。二、宽厚仁慈,人心所向刘备的性格主要表现为仁义,这与他的政治背景有关。他既没有过硬的军事实力又没有广大的革命根据地,既无“天时”,又无“地利”,只能占“人和”一条。刘备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出“宽厚仁慈”,待人以诚的性格特征。他曾说:“我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他的这些仁义表现使他的名声在民间迅速扩大。因此他在落难之时仍然有强大的号召力,有军民十万愿背井离乡追随他。刘备爱民得民,他曾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他懂得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所以,为政在宽,史无岢敛记载。更是注重社会安定,他非常赞同赵云的意见,“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避免了试图“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5]的一次重大的伤及民利的决策失误。最受人们赞扬的是他宁知不利而不弃民的举动,他因此而博得了广泛同情,对其以后的发展和历史评价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刘备用人重义,待人以诚,对于人才的吸引的确收到了“以性情相契”的效果。孔明自诩“凤翱翔于九仞,非梧不栖。”他之所以应刘备之聘,是因为备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6]毛宗岗第三十七回评:“玄德望孔明之急,闻水镜而以为孔明;见崔州平而以为孔明,见石广元,孟公威而以为孔明,见诸葛均,黄承彦而以为孔明。”无论是德行、名分,还是对人才的态度,都符合孔明心目中的明君条件。首先,政治上是“仁义”之主,能够建立一种君民上下相亲和谐的封建政治秩序。次之,人伦上应是“知己之交”,能建立一种君臣亦兼师友的和谐的封建人际关系。[7]他对人才的吸引力并非来自家世、地位和实力。而是由于他的政治伦理素质符合先进知识分子的理想愿望。三、隐忍韬晦,权谋诡诈身处乱世之秋而想成就一番霸业,需要极高的智慧。如刘备者,曾依托吕布、曹操、刘表、孙权,都能够逢凶化吉,非隐忍韬晦、随机应变而不能存其身。他是一位颇有政治头脑的野心家,能够随机应变,度过重重逆境。他善于团结部下,从诼郡起兵,一生打了不少胜仗,常常是寄人篱下,但他所领导的集团,却始终是败而不散,最后进入益州,取得根据地,建立蜀汉王朝。[8]刘备的出身在汉末各个军事集团首领当中可算是最没有地位的,其奋斗历程也相当艰辛,经常东窜西逃,甚至兵败到老婆孩子都不顾的地步。这些独特的生活经历,让他学会了处事谦恭小心,养成了隐忍韬晦的性格特征。刘备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有着很深的城府。在很多时候,他的仁义都是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这些体现了他性格中权谋诡诈的一面,也是他隐忍韬晦性格随着现实环境改变的发展趋势。不利的政治环境迫使刘备在世人面前戴了一副假面,将真实的东西深藏心底。[10]李贽评本在篇末批道:“刘玄德不受徐州,是大奸雄手段,此所以终有蜀也。盖大贪必小廉,小廉之名既成大贪之实亦随得也。奸雄举事,每每如此,非寻常人所能知也。”[11]刘备收买人心的手段更是高超,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这一谚语便源于人人熟知的典型事件。当阳长坂坡,赵云单骑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试想刘备臂长过膝,弃此子于地,能伤之乎?他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是哭,用眼泪和假装的殉百姓来收买更多人民的归附之心。最体现他收买人心手段的便是他送徐庶一事。刘备的仁义其实就是他的政治策略。《三国演义》六十回引正史曰:”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他明示诚敬、阴怀诡诈。特别在他对待刘表父子的态度上,使他获得了很大的政治资本。刘备阴怀诡诈的一面也应从另一角度看待,成大事者往往不以小义而废大谋。道义上固然不足为鉴,但从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角度分析,似乎无须多责。四、性格复杂,悲剧人生刘备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出身卑微形成了他复杂的性格,而他的性格又是造成其政治悲剧的主要原因。《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陆逊上吴王书说:”备于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寻备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畏惧。”这是深知刘备悲剧之言。但就”群”的连锁反应而言,刘备必继关张而死———因为他们的鲜血流在一起,一人流血,别人亦必血尽而亡。[12]刘备为二义弟之死而伐吴,从道德上讲,无可厚非。然而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刘备却是失败的,这点与曹操相比就差了一截。政治家要综观全局、冷静理智的处事。刘备是一个不够格的政治家,虽然在道义上他是胜利者但在现实中他是一个失败的君主。自从关公死后,他就丧失了基本的理性,错误连连。张飞再死,终于使他作出了或许连他都终生遗憾的决策--伐吴。刘备将兄弟之义看的高于一切,最终也为这义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和国家的前途。刘备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从更大一个层面上讲是时代的悲剧。“性格因素是他悲剧的内在原因,而时代因素则是他悲剧的外在力量。”[13]虽然刘备定国西蜀励精图治,诸葛亮努力发展经济,使得蛮夷之地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但与中原相比,西蜀无论是地域、人口,还是经济繁荣方面都远远落后。在经济实力上,西蜀小国很难与曹操的中原大国相抗衡;对于军事人才的录用和培养上,刘备让很多有志之士失望。无论在经济方面,还是在军事方面,刘备的实力都要比曹操逊色许多。历史选择了曹操,也只能选择曹操。因为在各方面曹操是那个时代的最强者,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选择。刘备则只能是一个逆历史潮流的反动者,是一个时代悲剧的牺牲者!参考文献:[1]陈寿.三国志[M].中华书局,1982[2][4][9]毛宗岗.三国志演义回评[M].辽海出版社,2002(第一版)[3][5]罗贯中.三国演义[M].岳麓书社,1986(第一版)[6]张作耀.论刘备[J].文史哲,2002[7]刘上生.《三国演义》和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态[J].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卷[8]雍国泰.《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与艺术加工[J].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卷,1992[10]王前程.《三国演义》圆形人物论[J].明清小说研究,2003[11]陈传席.明反曹,暗反刘[J].明清小说研究,2000[12]萧兵.《三国演义》里的性格悲剧[J].明清小说研究,2003[13]赵文慧.刘备的性格分析[A].淄博师专学报。2009
本文标题:刘备的性格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08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