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精品课件
第3课土地改革反抗第一单元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政权巩固政权建立本单元知识脉络历史上的三次土地改革1.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2.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3.建国后(50年至52年):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原因•经过•结果•特点•意义土地改革的原因•旧中国实行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农村土地结构不合理、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土地改革经过•时间: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成果:1950年冬开始,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结果•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免除了农民每年向地主缴纳的约三百五十亿斤粮食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土地改革的特点本次土地改革,注意保存富农经济,在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土地改革的意义•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地主--以收租为主;富农--以雇工为主,自己参加劳动;中农--以不出卖劳动力为主,经营自己的土地;雇农--需要出卖劳动力,靠自己的土地不够生活;贫农--完全出卖劳动力,没有土地。划分阶级成份是土改的主要步骤之一,这是江苏省林隐乡第5村公布的阶级划分榜湖南岳阳农民烧地契斗地主翻身农民分田忙1950年土地改革后土地所有权是怎样变化的?地主所有农民个人所有特点:开展及完成:结果原因:土改意义:开始: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后1950年冬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采取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的政策。(原因)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反抗第一单元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政权巩固政权建立本单元知识脉络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A、新解放区B、老解放区C、少数民族地区D、边远地区A2.毛泽东的一部著作中说道,“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你认为在50年代的这场“暴风骤雨”是指()A、镇压反革命运动B、抗美援朝运动C、合作化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D3.在下列对1950年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B.人民政权更加巩固C.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D.彻底废除了土地的私有制D⑴材料中“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表明土地改革主要在哪些阶级中进行?从材料中可以认识,土地改革要废除和建立的土地制度分别是什么?⑵为什么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废除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材料:“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本文标题: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精品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3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