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苏幕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词坛成就。2、把握词中自然清幽的意境,了解用词格律严谨、语言清新自然的特点。3、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词的音韵美。【教学难点】1、美读全词,吟咏情韵。2、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把握诗人的感情。【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课:回忆关于荷花的诗句。1、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唐王昌龄《采莲曲》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二、文学常识积累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宋徽宗时曾任大晟乐府提举官,进一步完善了词的体制形式。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此词作于神宗元丰六年(1083)至哲宗元佑元年(1086)之间,当第2页时周邦彦久客京师,从入都到为太学生到任太学正,处于人生上升阶段。与杜甫的《月夜》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国维因此称赞周邦彦:“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三、初读感知1、多媒体播放诵读及吟唱,学生听读正音加以体会。2、苏幕遮“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幕,一作“莫”或“摩”。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莫遮冒》修:“‘苏莫遮’西域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后用为词调。曲辞原为七言绝句体,以配合《浑脱舞》。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3、把握内容。学生对照注释翻译,教师用多媒体提示译文:细焚沉香(名贵香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故乡的我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小船,我的梦中来到了荷花塘。4、诵读提示:整体格调活泼,诵读时候要有一种欢快之感。学生自由读。四、词意赏析1、上片写盛夏晨景。“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词人刚刚醒来,有着怎样的感受?明确:作者刚刚醒来,便嗅到昨夜点燃的沉香仍弥漫室内,那使人感到闷热的暑气,已经消失。“消溽暑”句,包括触觉上的反应,这是作者醒后的第一个感受。“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溽暑消失,天气放晴,故鸟雀也十分活跃,拟人的手法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对“呼晴”作进一步的补充。“窥”让人想象出檐下之鸟雀跃争鸣之状。2、上片第二层写雨后风荷。“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源,一一风荷举”一句历来为人称道,美在何处?妙在何处?第3页明确:宿雨初收晓风吹过水面,在红艳的初日照耀下,圆润的荷叶,绿净如拭,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一一颤动起来。“举”这一细节,刻画了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夏风吹拂下微微颤动的袅娜姿态,更显生动。多媒体显示:“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借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王国维《人间词语》)引申:比较下列古代描写荷花的部分诗句,体会本词写荷的妙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周敦颐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古风(其二十六)》李白3、词的上片写景,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4、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五月盛夏的汴京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听觉)。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5、讨论: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的感情纽带是哪个意象?明确:风、荷。6、下片写思乡之情,分几层来写归思?第一层写思归,“故乡遥,何日去?”由实转虚,由荷花引出乡思。“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故乡吴门之遥,长安羁旅之久,诗人从空间和时间上表露出淡淡乡愁。“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第二层写归梦叙写梦境,情中见景。初夏五月,联系自己昔日荡舟荷塘的美妙生活,所以初夏最易勾起久旅长安的诗人的乡愁。“梦入芙蓉浦”补足了上片对荷花的描写,且梦境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使诗人的乡思得到片刻的满足。第4页7、讨论、探究: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明确:从故乡的朋友(渔郎)对自己的想念来写思乡之情。五、课堂小结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是清真词中少数的例外。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引入故乡归梦。这首词语言朴素生动,创造形象优美。整首词无一句用典,主要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神韵,抒写了自己淡淡的乡愁,创造出清新淡雅的意境。多媒体显示:“不必以词胜,而词自胜。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陈廷焯《云韶集》)“擅长写景咏物,精工词语,铺叙中,曲折,变化,回环。”(张炎《词源》)〖板书设计〗苏幕遮周邦彦:词家之冠上片景:盛夏晨景清水出芙蓉下片情:思乡之情朴素见神韵
本文标题:《苏幕遮》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4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