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人教版九年级上诗歌鉴赏历年(含2013年)中考真题大全
《词五首》赏析练习题二、渔家傲·秋思⑴①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2分)('12宜宾市)“异”统领的景物有: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答出4个景物可得2分)②“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2分)('08金华市)天冷、声杂、城孤。③上阕中“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孤寂荒凉。('03桂林市)⑵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分)('09新疆)《词五首》赏析练习题二、渔家傲·秋思⑴①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2分)('12宜宾市)“异”统领的景物有: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答出4个景物可得2分)②“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2分)('08金华市)天冷、声杂、城孤。③上阕中“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孤寂荒凉。('03桂林市)⑵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分)('09新疆)⑶①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12郴州市)答案示例: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3分)('12宜宾市)答案示例: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意象正确,画面内容描述生动形象且语意通畅,可得3分,如直接翻译扣1分)⑶①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12郴州市)答案示例: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②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3分)('12宜宾市)答案示例: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意象正确,画面内容描述生动形象且语意通畅,可得3分,如直接翻译扣1分)③结合上片内容,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句词展现的画面。(3分)('12毕节市)秋风萧瑟,残阳如血。万重山中,烟雾迷茫。一座孤城,潇然兀立。边声四起,清角吹凉。边关艰辛,尽在其中。⑷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07泰州市)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笞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⑸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07泰州市)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⑹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03桂林市)“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感情。③结合上片内容,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句词展现的画面。(3分)('12毕节市)秋风萧瑟,残阳如血。万重山中,烟雾迷茫。一座孤城,潇然兀立。边声四起,清角吹凉。边关艰辛,尽在其中。⑷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07泰州市)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笞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⑸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07泰州市)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⑹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03桂林市)“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感情。⑺①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2毕节市)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眷念之情:(2分)(仅答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给满分)②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2郴州市)答案: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怀。③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07泰州市)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④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08金华市)思乡爱国之情。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03甘肃省)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⑺①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2毕节市)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眷念之情:(2分)(仅答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给满分)②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2郴州市)答案: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怀。③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07泰州市)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④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08金华市)思乡爱国之情。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03甘肃省)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三、江城子·密州出猎⑴“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词牌名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题目__。(2分)('10长沙市)⑵这首堪称“千古绝唱”的词作者苏轼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1分)('12葫芦岛市)⑶从表达方式上看,词上的阕重在叙事(描写);下阕重在抒怀。('08荆州市)⑷①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11达州市)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②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壮观场面,下阙抒发了作者企望为国杀敌的报国情怀。(2分)('08孝感市)③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2分)(‘05河南省)三、江城子·密州出猎⑴“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词牌名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题目__。(2分)('10长沙市)⑵这首堪称“千古绝唱”的词作者苏轼是宋代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1分)('12葫芦岛市)⑶从表达方式上看,词上的阕重在叙事(描写);下阕重在抒怀。('08荆州市)⑷①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11达州市)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②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壮观场面,下阙抒发了作者企望为国杀敌的报国情怀。(2分)('08孝感市)③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2分)(‘05河南省)⑸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1分)('11眉山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或“千骑卷平岗”)。⑹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2分)('09河南省)答案示例: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⑺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11眉山市)答案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⑸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1分)('11眉山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或“千骑卷平岗”)。⑹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2分)('09河南省)答案示例: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⑺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11眉山市)答案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⑻①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妙在:“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2分)('12襄阳市)②请赏析“千骑卷平冈”一句中“卷”字的表达效果。(2分)('12葫芦岛市)这一“卷”字,突出了太守率领的骑兵队伍,千骑奔腾,腾空越野,那气势如狂风一样席卷山冈,是多么磅礴、多么地雄壮!⑼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2分)('11眉山市)⑽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04连云港市)“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⑻①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好,妙在:“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2分)('12襄阳市)②请赏析“千骑卷平冈”一句中“卷”字的表达效果。(2分)('12葫芦岛市)这一“卷”字,突出了太守率领的骑兵队伍,千骑奔腾,腾空越野,那气势如狂风一样席卷山冈,是多么磅礴、多么地雄壮!⑼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表面是跟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2分)('11眉山市)⑽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04连云港市)“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⑾①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09河南省)①希望得到朝廷重用;②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②在这首词的下阕中,作者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2葫芦岛市)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和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⑿“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05河南省)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⒀①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3分)('10长沙市)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⑾①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09河南省)①希望得到朝廷重用;②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意
本文标题:人教版九年级上诗歌鉴赏历年(含2013年)中考真题大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148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