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诺曼底登陆的战略性研究和历史意义
诺曼底登陆的战略性研究及其历史意义引言: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盟军发动了诺曼底登陆战,代号“霸王行动”。这是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也是战争史上最有影响的登陆战役之一,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战役之一。这场战争成功地扭转了盟军在二战开始后持续多年的不利局势,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的开始,同时是盟军克服优柔寡断、孤注一掷以及战略分歧等缺点的重大成功,是二战过程中战略思想、训练体制、领导能力、协同作战不断发展的产物。这次战争中,盟军将“诡道”运用到极致,成功地为登陆作战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对这场战役战略的学习,能够提高我们对现代军事的认识,开发我们的军事思维。在这“和平年代”,军事较量更加不容松懈,身为浙大学子的我们,承担着国家的未来,我们的军事理论能力尤其需要重视。关键词:诺曼底登陆盟军德军战略研究:在迪耶普港的偷袭失利使得盟军遭受了很大的损失,盟军也吸取了教训。正如孙子兵法中讲:“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远示之近,近示之远”。就如之前选择诺曼底的理由一样,诺曼底德军的防御薄弱,倘若让德军知晓了登陆地点,在诺曼底布置了完整的军事部署,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关系到盟军几十万将士的性命,关系到欧洲战场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负。因此,盟军使用了大量的手段来干扰德军的判断。首先,盟军利用安插在英国的德国双重间谍精心的编排了大量的假情报,这些情报都在强调“盟军的进攻方向就在加莱”。为了与情报呼应,盟军特地打造出一支并不存在的部队:美国陆军第一集团军,它的将领这是著名的美国将领乔治·巴顿。乔治·巴顿是美军名将,作风硬朗,打仗主张不断地进攻,往往战功最大而伤亡最小。因此,德军的一位元帅隆德斯塔德明确指出:盯住巴顿,盯住巴顿,巴顿在哪里,哪里就是盟军的主攻方向”。艾森豪威尔听到这句话,立刻决定:我就让你上当,并通过假情报向德军暗示:这只军队就驻扎在加莱对面的肯特郡。为了让德军相信这一情报,盟军做了大量的工作,盟军在无线电通信上模拟了一支集团军的标准模式,同时在肯特郡的田野中安置了大量的充气坦克、用木料帆布造的飞机,肯特郡沿线的港口也分布着大量假的登陆艇,用这样的方式瞒过德军的侦察飞机。情报显示:德军立刻向加莱增援了18个精锐师。然而,德军在英国张开了一张谍报网,代号“狼”。这张情报网有着强大的谍报能力,英国军情四处费尽心思也没有能够完全清除。盟军地面总指挥是蒙哥马利的消息很可能已经被德国人知道,为了让德国人无法把握盟军登录的时间、位置,英国特地找来了一个“特别演员”,名叫詹姆斯,是一名中尉。他长得与蒙哥马利极其相似,并且花了几个月跟着蒙哥马利学、看蒙哥马利的录像、学蒙哥马利的一举一动,之后连蒙哥马利的近卫也无法分别出来。英军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将蒙哥马利送到了直布罗陀。下飞机时,机场上果然有“狼”,德国人于是在六月初收到情报“蒙哥马利在直布罗陀,盟军最近在欧洲不会开辟第二战场”。盟军为了让这个骗局能尽量持续下去,在交战开始后,他们在加来地区弄了个“只有在雷达上”才看得到的假空战,以及其他装置来继续骗德军。历史意义: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到7月24日,战争双方约有24万人被歼灭,其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至8月底,盟军一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德军的3名元帅和1名集团军司令先后被撤职或离职,击毙和俘虏德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20人,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诺曼底登陆战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同时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了大反攻,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到1944年8月25日巴黎解放为止,诺曼底战役结束。此时,西方盟军已在法国大片土地上牢牢地站稳了脚跟,并消灭纳粹德国国防军四十个师(约一个集团军群),其中许多师在德军战斗序列中属第一流的王牌师。德军整体实力锐减,攻防力大大减弱,被压缩至法德、法比、法卢边境一带驻防。正是由于西方盟军在诺曼底战役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同盟国在欧洲开辟至关重要的第二战场的战略目标才得以实现。自此,同盟国正面抗击法西斯的力量空前强大,士气高涨,信心倍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逆转,战略天平向着有利于同盟国方面倾斜。诺曼底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最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在诺曼底地区的战败,是纳粹德国国防军的最大灾难,它比苏德战场任何一次败仗都更加损伤德军的士气,它标志着希特勒的士兵们对他的盲目崇拜将要消失。诺曼底战役后,希特勒为了挽救第三帝国最后的生存机会,将其主要作战力量集中调往西线抵抗西方盟军对德国本土的进攻,重兵严防死守莱茵-鲁尔工业区;在东线苏德战场则消极防御,作战兵力到最后已是寥寥无几。与此同时,西方盟军则以诺曼底为跳板,以法国为基地,以三个巨大的陆军集团军群为前锋,在强大的空军支援下,空地协同,步坦协同,先将盘踞在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境内的所有德军彻底肃清,接着果断粉碎希特勒。持续五年之久的欧洲战争终于在诺曼底登陆十一个月之后结束,饱受法西斯暴政蹂躏的欧洲人民终于被解救出来。但是,从军事角度看,其战略意义是否能够与斯大林格勒之战甚至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和阿拉曼战役相提并论,史界是有争议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威廉·夏伊勒在他的畅销书《第三帝国的兴亡》里甚至没有为诺曼底登陆花费太多笔墨。事实上,二战史的关键性战役,是苏联在1942年年底对斯大林格勒采取的大反攻及其决定性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与阿拉曼战役、英美在北非登陆合在一起,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了伟大的转折点。”夏伊勒这样写道。但对比今天诺曼底登陆与斯大林格勒之战在世界舆论中的影响和地位,是令人深思的。在很多二战史学家的眼中,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的首次关键性军事失败,德军从此由战略进攻被迫转向战略退却。瓜岛战役也同样标志着日本军队在太平洋战区战略优势的终结。而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盟军开辟西线战场的重大胜利,当然值得纪念。但这一战役在军事上的意义并非那么重要。所以,我们要客观地看待诺曼底登陆的意义。诺曼底登陆战役,对于盟军在西欧展开大规模进攻,加速纳粹德国的崩溃具有重大意义,为组织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提供了有益经验。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诺曼底登陆战役,是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也是战争史上最有影响的登陆战役之一。参考文献:《二战地图》陈泽卿中国长安出版社2005年6月版《诺曼底登陆》安东尼.比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7月版《诺曼底登陆》道格拉斯.鲍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本文标题:诺曼底登陆的战略性研究和历史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20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