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豫东豫北十所名校2013-2014语文测试(一)答案
2020/4/16豫东豫北十校测试语文答案五中语文组李1.A2.C3.B4.D5.B6.B7.(1)母子分别几年,一旦相见难以马上分离,何况母亲又有病,值得同情啊.[kuí]隔离,分别(2)皇上说:“没有你的话,我差一点儿错误地怀疑了郑赐。郑赐固然(确实)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才能不足罢了。”(关键词“微”“固”“短”各1分,句意通畅2分)2020/4/16文言文译文郑赐,字彦嘉,建宁人。洪武十八年进士。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当时天下郡邑的辅吏大多是因为有罪被贬充军的,郑赐曾经奉命在龙江整编军队。正是夏天炎热的时候,囚徒十分疲惫。郑赐解开他们的刑具,让他们进入房间休息,给他们周全的食物和饮水,生病的人给与医药,很多人得以存活。任期满了应当升迁,湖广布政司参议空缺,朝廷任命郑赐和检讨吴文任此官职。二人同心协力,去除弊端,民众得以安定和睦,少数民族对他们敬畏和感激。母亲去世服丧,离职。服丧期满后,改任北平参议,服侍成祖(当时是燕王)很恭谨。后来被别人连累充军安东屯。等到惠帝即位,燕王朱棣及楚王朱桢都举荐郑赐为长史。建文帝不许,召回朝庭为工部尚书。燕王2020/4/16起兵“靖难”,郑赐到河南督军抵抗燕兵。成祖攻入南京,李景隆揭发郑赐的罪不亚于齐泰、黄子澄。抓到成祖面前,成祖说:“我对你怎么样,竟然背叛我?”郑赐说:“尽我做为臣子的职责。”成祖笑着释放了他,任命他为刑部尚书。永乐元年,弹劾都督孙岳擅自毁坏太祖所建的寺庙,下旨贬孙岳去海南。孙岳,建文时防守凤阳,曾经拆寺院的木材,修战舰来防御燕军,燕王知道他有了防备,从其他的道路南下,所以郑赐弹劾他。永乐二年,他又弹劾李景隆私下(暗中)豢养(蓄养)死士(亡命之徒),图谋不轨。又与陈瑛共同弹劾耿炳文超越本分,奢侈过度,炳文上吊自杀。这些都是他揣摩成祖的心意所厌恶的人(或:这些都是他揣摩成祖的心意中伤的人)。祁阳教谕康孔高到京师朝见皇帝后回任所,绕道回家探视母亲。恰逢母亲生病,留下侍奉母2020/4/16亲,过了九个月还不动身。郑赐请求逮捕审问康孔高,处以杖刑之罪。明成祖说:“母子分别几年,一旦相见难以立即离开,何况母亲有病,值得同情啊。”下诏恢复了他的官职。永乐三年秋天,代替李至刚为礼部尚书。四年正月,西域进贡佛舍利,郑赐因此请求释放囚犯。皇帝说:“梁武、元顺沉溺于佛教,有罪的人不处罚,法纪受到很大的破坏,这哪是能效仿的!”当年六月初一,应发生日食,但天上有阴云看不见,郑赐请求庆贺。皇帝不许。郑赐说:“宋朝极盛时曾经这么做过。”皇帝说:“天下太大了,京城看不见日食,对2020/4/16天下那些看到的人又怎么样呢?”皇上最终没有同意。郑赐为人很和顺忠厚,但是不识大体,明成祖心中轻视他。郑赐被同朝为官的赵羾[gòng]离间,永乐六年六月因为忧虑恐惧而死。明成祖疑心他自杀。杨士奇说:“郑赐生病已经几天了,内心恐惧害怕而不敢请假。昨天站在右顺门,因体力不能支持倒在地上,口鼻中只有出气没有吸气。”话未说完,明成祖说:“没有你的话,我差一点儿错误地怀疑郑赐。郑赐确实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才能不足罢了。”下令给予埋葬祭祀。郑赐在洪熙元年被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号文安。译文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料峭的春寒,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看,在风雨的侵袭之下,已经开花的花朵凋零了。尚未绽开的蓓蕾不吐艳了。园林中的新花嫩叶全在寒风冷雨中萧瑟。)这怎不叫园公(人)担心害怕呢!瞧,那边短篱旁,娇嫩的海棠,居然毫不吝惜自己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灿烂地开放着。赏析:这首绝句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海棠雅致孤高,是他流亡时的写照。因此,头两句的“风”“寒”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寒,更主要的是社会的风寒——金兵南侵,南宋小朝廷“山河破碎风飘絮”,诗人则“身世浮沉雨打萍”,怎不感到“怯”?后两句诗人用类似于刻划松、梅、菊、竹的手法来写海棠,说它傲然“独立”于风雨中,哪怕有损于自己美丽的“胭脂色”。海棠的风骨和雅致得到充分的表现。诗人点化杜甫的“林花着雨胭脂湿”,别创意境,不但更具风致,而且更具品格。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品格、雅致融入对海棠的描写中,使这首诗成为咏物上乘之作,这就是咏物诗创作的诀窍。8.“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2分)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3分)9.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3分)体现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3分)10.(1)横无际涯/气象万千(2)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1.(1)DE(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2)①“悬崖”是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地点。②“我”在悬崖边欣赏景致,父亲怕“我”出现意外而走上悬崖,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③“悬崖”和父亲咳血有关,突显父爱伟大的主题。(每点2分)(3)①神经极度敏感:看见儿子在悬崖边,担心儿子出现意外。②忘我:担心儿子而不顾身体快步奔向儿子。③爱子情深:过度忧心让父亲咳血,让“我”感悟到父爱的伟大。(每点2分)(4)①从在小说中的地位来看,“我”是写“父亲”不可或缺的见证人,所以有关“我”的篇幅是小说不可缺少的内容。②从形象塑造上看,“我”是“父亲”的陪衬者,“我”的见闻,感悟对充分展示“父亲”的性格起到关健作用。③从艺术表现上看,“我”的动作、语言描写,与“父亲”的焦急、疑虑,爱子情深相辅相成,对突出“父亲”的现象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④从思想内涵上看,一年后“我”的感悟,揭示了小说父爱伟大的主题。(每点2分)12.(1)BD(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E不给分)(2)①吴孟超几十年来坚持只给病人开价格最便宜的药,就连给病人问诊的听诊器都会细心地先用手焐热。②教导年轻医生不要光知道给病人开贵重药品,凭此赚钱、提成,完成利润指标,要多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账。③吴孟超坚持不能把医院开成药店,把病人当做摇钱树,拒绝进一些自费的耗材和药品。(每点2分)(3)①谦逊质朴:认为自己的成就更多是踩在巨人肩膀上而获得的,是各级领导的关爱和全体同志一起努力的结果。②鄙视怕担风险者,责任感强:从医生涯中,最鄙视的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太平医生”:认为为病人解除痛苦是自己的责任与幸福。③崇高的敬业精神:已经年逾九旬的吴孟超,现在每年主刀完成的手术也要将近两百台。(每点2分)(4)①年逾九旬的吴孟超每年主刀完成的手术将近两百台,自嘲可能有了“手术依赖症”。②他看到一个个康复者露出久违的笑容,常常情不自禁地喜悦,发自内心地高兴。③他在医生这个岗位上,感悟了生命的可贵,责任的崇高和人生的意义。④他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精准无比;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一辈子的心愿与幸福就是为医疗事业奉献终生。(每点2分)13.C14.B15.C16.①而追求获得更高层次的抒情达意的功能②而成为“画中有诗”③而文人的山水诗因为有了画作为它形象的体现(每句2分)17.(示例)图标由三艘扬帆航行的帆船和圆形组成。圆形代表世界,帆船反映展馆内容;同时,三艘帆船的帆又似一排奋飞的大雁(海鸥),寓意团结拼搏、自强进取的伟大精神和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造船强国的宏大理想。(构图要素2分,寓意2分,字数1分)18.【写作提示】题中材料分别来自东方和西方,谈论的是共同的话题:怎样面对来自别人的伤害。孔子的话要点在于“以直报怨”,指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旧约》的话要点在于对来自别人的伤害应该进行报复。《新约》的话要点在于要以宽恕的心对待伤害。具体写作时,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亦可将上述两到三个角度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自己针对“怎样面对来自别人的伤害”的看法。当然,该话题不应只限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而广之,它也可以升华到国家、社会的高度。【评分标准】一类:立意准确,语言美,结构好,材料新。(51分以上)二类:立意较准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材料较新。(44分-51分)三类:立意有偏差,语言基本通顺,结构基本完整。(36分-43分)四类:立意偏离材料,语言表达较差,结构不合理或残卷。(36分以下)郑赐,字彦嘉,建宁人。洪武十八年考中进士。被授予监察御史的职务。当时全国郡县邑镇的多数官吏因犯罪被贬谪流放到边疆戍守,郑赐曾经奉命到龙江整编囚犯的行伍。正是暑天,众囚犯都疲惫不堪。郑赐解开了他们的刑具,让他们到牢房休息,对他们的饮食照顾得很周全,生病的人还给他们请医生开药,很多人得以保全活了下来。郑赐任职期满应当升职,湖广布政司参议一职空缺,任命郑赐和任检讨一职的吴文一同担任这个职务。二人同心合力,改革弊政,百姓因此得到安宁,苗獠等少数民族的人敬畏他,感激他。他因母亲逝世,离职。服丧期满,改任北平参议,侍奉明成祖非常谨慎。又因受连累犯罪被贬谪戍守安东屯。到明惠帝即位,明成祖朱棣和楚王朱桢都举荐郑赐担任长史一职。明惠帝没有答应,召见郑赐任命他担任工部尚书职务。永乐元年,郑赐弹劾都督孙岳擅自毁坏明太祖所建寺庙,明成祖下诏将孙岳流放到海南。孙岳,明建文年间守卫凤阳,曾经毁坏寺庙的木材,修造战舰来抵御燕军。燕军知道他有防备,从其他的道路南下,所以郑赐弹劾他。永乐二年郑赐弹劾李景隆暗中收养亡命之徒,图谋不轨。郑赐又和陈瑛一道弹劾耿炳文狂妄而有篡位野心,耿炳文自己上吊自杀。郑赐所弹劾的人都是他揣摩明成祖心意,知道是明成祖所憎恶的人。祁阳教谕康孔高到京城晋见后回任所,绕道看望母亲。恰逢母亲生病,留下侍奉母亲,九个月没有到任。郑赐请求逮捕审问康孔高,处以杖刑之罪。明成祖说:“母子分别几年,一旦相见难以立即离开,何况母亲有病,值得同情啊。”下诏恢复了他的官职。永乐三年秋天,郑赐代替李至刚任礼部尚书。永乐四年正月,西域进贡佛舍利,郑赐于是请求释放囚犯。明成祖说:“梁武帝、元顺帝沉迷于佛教,有罪的人不判刑,法纪遭到很大破坏,这怎么可以效仿呢!”这年六月初一,将发生日食,因为天空有阴云没有出现,郑赐请求庆贺。明成祖没有同意。郑赐说:“宋朝兴盛时曾经这样做过。”明成祖说:“全国的范围大了,京城没有出现日食,全国都没有出现吗?”最终没有同意。郑赐为人很和顺忠厚,但是不识大体,明成祖心中轻视他。郑赐被同朝为官的赵羾[hóng][gòng]离间,永乐六年六月因为忧虑害怕而死。明成祖疑心他自杀。杨士奇说:“郑赐生病已经几天了,内心恐惧害怕而不敢请假。昨天站在右顺门,因体力不能支持倒在地上,口鼻中只有出气没有吸气。”话未说完,明成祖说:“没有你的话,我差一点儿错误地怀疑郑赐。郑赐确实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才能差一些。”下令埋葬祭祀。郑赐在洪熙元年被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号文安。
本文标题:豫东豫北十所名校2013-2014语文测试(一)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229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