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长沙临空综合保税区产业规划策略73p
PPT模板下载:长沙临空综合保税区产业规划策略长沙临空综合保税区产业规划一、长沙县宏观经济环境背景二、项目概况及目标三、国内外典型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经验借鉴及比较研究四、长沙空港综合保税区产业规划的初步设想五、长沙临空综合保税区建设的模式六、长沙临空综合保税区所需要发展的重点产业方向,主要产业业态和主要产业的空间布局思路七、招商政策建议和招商策略目录一、长沙县宏观经济环境背景县域概况长沙县交通条件长沙县经济发展情况长沙县三大工业支柱产业长沙县园区发展状况长沙县毗邻湖南省会长沙,从东、南、北三面环绕长沙市区,处于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地带,是中央确定的“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是长沙市2020年310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一主两次”中的两个城市次中心之一和长沙市商业体系规划“一主两副”的两个商业副中心之一。全县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18个镇,5个街道,22个村,4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98万。县域概况长沙县交通便利,长永高速、机场高速、绕城高速、株黄高速、省道S103线横穿县境,107国道、京港澳高速、省道S207线和武广铁路纵贯南北,国际空港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座落于境内,县城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长沙火车站、湘江码头均约8公里。县域内形成以“九纵十二横”为骨干的道路交通网络,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000多公里。2020年前实施的长沙地铁2A线将连接星沙-马坡岭城市东次中心和武广新长沙站。长沙县交通条件长沙市地理区位图长沙对外一级综合货运通道规划示意图长沙在创建长株潭“两型社会”和“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进程中,能够支持保障长沙市社会经济与城市的快速高效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高科技农业与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通过科学合理配置全社会物流资源,努力做到政府推进、企业提升、全民受益;在我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中先行先试,形成现代物流业制高点与产业集聚中心。长沙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环境分析长沙主要物流节点布局规划示意图长沙主要物流节点现状表物流节点说明金霞物流园依托霞凝港,重要的现代化公铁水联运中心、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和国际物流转换枢纽。高星物流园位于河西望城经开区,为大河西先导区新型生产制造业和西部、北部地区的物流需求提供服务。中南物流园位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提供配载、仓储、装卸、住宿、加油、维修等一系列专业化的服务的大型综合性物流园。一力物流园位于天心区大托镇,以钢材交易及物流配套服务为主的专业物流节点。专业配送中心有国美、苏宁电器配送中心、新一佳配送中心、实泰家电物流中心等少数几个比较专业的配送中心。零担货运市场主要包括高桥零担货运中心、鸭子铺货运市场、汇源货运市场等。其中,高桥零担货运中心规模最为庞大,形成了具有长沙特色的零担货运市场行业。货运停车场有较多的停车场式的物流中心,中心内基本没有仓储设施,只为货车提供集散的场所。其中安沙物流中心和嘉业物流中心规模较大。仓储区有大量的简易仓储区,包括安置居民小区和农民简易库棚,如黎托仓储区、东岸乡片区、鸭子铺货运市场等。长沙市现有物流节点主要包括现已建成的较大规模的物流园区和规模较小的配送中心、货运场站、停车场和仓储区等。长沙市物流节点现状长沙主要公路货运通道交通量公路货运流向比例图2010年长沙各种运输方式货运比率表运输方式货运比率物流通道公路84%东部长永高速公路和机场高速公路南部京珠、长潭高速公路和107国道西部西部的长常高速公路和319国道北部西部的长常高速公路和319国道铁路0.73%南北向京广铁路东西向沪昆(浙赣、湘黔)、湘桂、石长铁路水路14.7%湘江纵贯长沙,有霞凝新港、暮云港、坪塘港等。航空0.05%黄花国际机场长沙主要物流企业:长沙市实泰物流有限公司、长沙市湘通物流有限公司、全洲物流配送有限公司、长沙恒广物流有限公司、长沙驰之达物流服务有限公司、长沙卓力物流有限公司、长沙安达物流、长沙易律达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等长沙主要物流通道及货物流向1688778851857593402109911179.224118131002739815948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长沙县近五年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沙县“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长沙县经济实力及所获荣誉经济实力:“全国十八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中部第一县”、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行榜中名列第18位。所获荣誉:“中国最具幸福感中小城市”、“全国文明县”等。长沙县经济发展情况长沙县产业发展实力强劲,优势产业明显。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的“一区八园”,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强势增长,主导作用进一步凸显。2012年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优势产业共实现产值1157.8亿元,占全县规模总产值的76.8%。工程机械产业与汽车及零部件成为长沙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左膀右臂”。403.8155.75590.6191.418.5915.7200.718.1919.2190.248.4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长沙县近四年三大产业实现产值(亿元)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重点产业发展现状长沙县近几年外贸进出口额(亿美元)长沙县对外贸易情况长沙县外贸进出口额14.418.3513.118.522.1524.12051015202530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长沙县外贸进出口额(亿美元)随着大环境湖南省的经济发展,长沙县进出口总额整体呈上涨趋势,在中部地区属于中等水平。工程机械产业长沙县工程机械产业现已形成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为龙头的工业机械产业集群。2012年工程机械产业实现产值达919.2亿元。三大骨干企业依靠各自优势,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发体制,相继成为我国知名上市公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2012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190.2亿元。长丰集团的三菱PAJERO、北汽福田的全系列卡车等,现已成为长沙汽车工业的支柱产品,并带动了零部件的配套生产。电子信息产业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48.4亿元。长沙县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经开区、星沙、安沙和榔梨。重点企业有飞利浦曙光、维用长城、湘计算机凯杰科技、纽曼科技等,涵盖应用软件、集成电路、数字视听、网络设备等领域。长沙县三大工业支柱产业长沙县现已形成了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以暮云、榔梨、干杉、江背、黄花、金井、安沙七个乡镇园区和星沙产业基地为配合的“一园八区”产业格局,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工业支柱产业。长沙县的“一园八区”长沙县园区发展状况二、项目概况及目标规划选址概况地块现状项目建设的背景区域产业规划长沙县产业发展现状长沙市产业总体布局长沙县产业发展SWOT分析A、B区全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A区的蓝思科技项目作为申报项目立项的要条件,已核定坐标图并出具蓝线。规划选址概况地块现状黄兴大道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逐步推进,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沿海地区加快产业转移,长沙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发展意见的重大战略机遇。国务院于2012年7月8日颁布的《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增强沈阳、杭州、郑州、武汉、长沙、成都、重庆、西安等大型机场的区域性枢纽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临空经济区按程序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航空运输在承接全球产业转移与促进城市群间拓展的作用日益显现,临空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已成为带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机场及其周边区域正日益演化成为一个特色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临空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及发展趋势,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和主导模式。长沙临空综合保税区也将成为环长株潭城市群未来的重要经济增长节点,将为长沙乃至全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加快区域性城市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拓展空间,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高端配套设施和现代航空物流体系支持。项目建设的背景长沙空港与高铁枢纽发展规划构思图长沙空港与高铁区域产业布局概念图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形成串联空港、高铁站,激发港铁联动效应,引导区域向东发展的区域发展轴;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的区域联系轴;带动市区经济发展的长沙经济发展轴。区域产业规划35.942.045.9105.7163.116.9%9.2%130.3%54.3%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320042005200620070%20%40%60%80%100%120%140%工程机械增长速度36.843.073.676.2101.916.8%71.0%3.6%33.7%020406080100120200320042005200620070%10%20%30%40%50%60%70%80%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增长速度以长沙经开区为龙头的大东城地区,在工程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在国内都具有一定影响力。依托中国制造的崛起,长沙县为主的大东城应充分利用自身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先进制造的产业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升级。长沙县产业发展实力强劲,优势产业明显长沙县产业发展现状高铁站空港长沙市产业总体布局长沙县为主的大东城应充分利用自身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先进制造的产业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升级。长沙市产业总体布局长沙县含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SWOT分析区位交通优势明显,辐射能力强政府的高度重视推进保税区建设具有中部生态资源环境,产业承载空间大中部城市争相发展综合保税区加剧区域保税区产业间竞争中部郑州和武汉的大项目磁吸效应明显处于起步阶段,基础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保税产业链还未形成中部崛起战略深入推进,空港保税区势在必行长株潭一体化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引导空港综合保税区的发展良好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基础黄花机场地位日渐凸显1、国内外空港保税区经济与产业发展概述2、国内外空港保税区案例3、国内外空港保税区产业类型总结4、空港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经验总结三、国内外典型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经验借鉴1、国内外空港保税区经济与产业发展概述航空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全球化分工合作)全球化产业转移与经济一体化图示全球经济格局改变变:•全球城市体系—金融与服务中心•研发科技中心城市体系•全球制造业基地国际空港区是承接全球一体化的门户与枢纽①1800年代后期—美国工业革命加速了全球低成本制造基地从欧洲向美国转移;②19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成为低成本制造基地③1970年代后期和1980年代—日本逐渐成为全球重量级发达国家,韩国转而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④1980年代后期—低成本制造基地向快速发展的东南亚国家和台湾转移;⑤1990年代—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转移的热点⑥21世纪——研发、服务外包开始全球化梯次转移。①②③⑤④。航空时代的速度经济航空改变了世界的经济模式(速度经济与即时经济)21世纪的主流经济:以时间、通信技术与全球化为基础的速度经济与即时经济。�第四代通用目的技术信息通信技术(ICT)是推动当代经济增长根本动力,航空实现了速度经济,与ICT技术一起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高科技产品附加值高、体积较小、重量较轻,这些产品的运输成本只占总成本很小一部分,但生命周期短,对市场敏感程度高,对航空运输的要求比传统业务高50%,其分销中心都位于机场附近。2005年,通过空运实现了世界贸易总值的40%;现今美国的出口大约有54%用空运,而14年前是46%。电子商务与空运共同促进以速度为导向的经济竞争1999年通过互联网零售的邮包为1.66亿件,其中有70%是通过快递业务。2003年电子零售商年运送量将达到11亿件邮包国际空港区是新时代速度经济的集聚地国际
本文标题:长沙临空综合保税区产业规划策略73p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28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