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05章-幼儿游戏心理与教育
幼儿教育心理学授课:缪惠燕考核要求(一)游戏的心理概述•1.游戏的认知特性(理解)•2.游戏的情感特性(理解)•3.游戏所共有的基本心理成分(理解)•4.意向性活动的含义(了解)•5.游戏的显著性特征(识记)•6.游戏的表征形式(识记)•7.富有游戏性的活动情境必须具备的条件(了解)(二)儿童游戏动机•1.游戏动机理论极其比较分析(理解)•2.需要、动机、行为三者的相互关系(理解)•3.儿童的四种基本感情需要(了解)•4.幼儿需要的三个层次(了解)•5.儿童游戏动机系统(识记)•6.游戏动机背景(理解)•7.游戏动机的教育问题(了解)(三)儿童游戏的发展•1.游戏发展理论和模式的共性(理解)•2.儿童游戏的发展过程(理解)•3.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识记)•4.儿童游戏发展的年龄特征(理解)•5.幼儿游戏的特征(识记)(四)幼儿学习类型与指导•1.我国幼儿园的游戏分类方法(了解)•2.游戏分类依据的两个维度(理解)•3.游戏类型之间的逻辑联系(理解)•4.游戏指导模式(理解)•5.游戏准备的内容(了解)•6.游戏观察的意义(了解)•7.游戏指导策略(应用)第五章幼儿游戏心理与教育第一节游戏心理概述第二节儿童游戏动机第三节儿童游戏的发展第四节幼儿游戏类型与指导(一)游戏的心理结构•1.游戏的认知特性——心理主动性维度(1)自我导向(2)心理主动性(3)灵活性•2.游戏的情感特性——活动强度维度(1)内在动机(2)内部控制能力(3)假装•3.游戏所共有的基本心理成分(1)想象(2)动机或需要(3)情绪体验•(4)自我调控•(5)语言与动作•(二)游戏的心理特征•1.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1)活动动机的内源性•(2)活动目的的隐蔽性•(3)活动过程的松散性•(4)活动内容的虚构性•(5)活动规则的变通性•(6)活动主体的积极性•2.游戏是可观察的行为•(1)认知行为•(2)交往行为•(3)宣泄行为•3.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4第一节游戏心理概述第七章幼儿游戏心理与教育•本章概述:本章主要讲述了游戏心理的基本知识、儿童游戏的动机、游戏的发展以及幼儿游戏类型与指导。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幼儿游戏心理与教育的知识,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游戏心理的基本知识。•2.理解儿童游戏的动机。•3.理解并掌握儿童游戏的发展以及幼儿游戏指导。返回知识点1游戏心理•一、游戏的心理结构•1.心理主动性维度——游戏的认知特性•皮亚杰和东欧的心理学家强调游戏的认知特性,重点放在游戏的社会适应上游戏的认知特性可以从自我导向、心理主动性和灵活性三方面进行考察。•(1)自我导向。“自我导向”一词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动总是他想做什么和要怎么做的结果,其反义词是“环境导向”。自我导向意味着儿童本人决定自己的活动,并且计划并实现他自己的活动。自我导向在游戏过程中主要反映在下列方面:游戏主题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一项决定性行动的时间长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问题的解决程度、对一项任务的兴趣、行为之间的连续性、活动结果的体验程度。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游戏心理•(2)灵活性。“灵活性”是游戏行为结构的一大特性游戏的灵活性使儿童把所进行的各种活动连接起来,而不需要再学习新的内容。控制内部语言是发展灵活性的一个重要条件。通过内部语言,儿童能把各种知识技能迁移到同一游戏活动之中,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内容而且保持着游戏的连续性和转换的自然性。游戏活动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以可行的方式分析问题、游戏主题的变化、思维的稳定性、技能的熟练程度、行动过程自我控制程度、转换的灵活性、迁移的广泛性。•(3)心理主动性。“心理主动性”可用“智能的首创性”或“思想上的首创精•神”来代替。这一概念指儿童自发地采取行动倾向,不需要他人和环境的鼓励或支持。心理主动性是指儿童注意到周围环境,往往接着就采取行动,这意味着游戏是一种自发性活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游戏心理•在游戏活动中,心理主动性可以反映在下列方面:智能的首创性、方法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活动的创造性、游戏内容的多样性、行动计划的完整性、态度的严谨性、主动性层次的平衡性。•2.活动强度维度—游戏的情感特性•利维(Levy,1978年)和西欧的心理学家强调游戏的情感方面,重点放在游戏动机上。利维主张从内在动机、内部控制能力和假装三个方面考察游戏的情感特性,以此作为游戏行为强度的特征。•(1)内在动机。利维把内在动机定义为“产生于本人或活动本身参与活动的动机或内驱力,其报偿产生于所从事的活动本身。”游戏行为是受内在动机控制的行为,取决于儿童自我决策,这一点与认知维度中的“自我导向”直接关联。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游戏心理•游戏活动中内在动机的强度可以从下列五个方面反映出来:探素的欲望、游戏行为的持续时间、游戏行为的强度、游戏的娱乐程度、游戏行为的坚持性。•(2)内部控制能力。罗特(Rotter,1996年)首先提出“内部控制能力”这一概念。就游戏而言,人们可以把“内部控制能力”解释为“个人控制自己行动及其结果的程度”。在游戏中,内部控制能力可通过行为的自由以及借助规则来控制和调节的程度表现出来。下列游戏特性与“内部控制能力”密切相关:游戏活动的意向性、游戏策略的选择、游戏活动的控制、游戏计划的处理或执行、成功的体验。•(3)假装。其同义词常常有想象、“现实的暂时中断”“做得像真的一样”,即是说游戏中想象和现实是并存的。这是儿童游戏最为显著的特点。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游戏心理•利维把假装理解为真实自我的消失,暂时接受一个想象的自我,即“现实的暂时中断”。想象力的品质,也就是扮演活动构成了游戏的基本成分。主要通过下列五个方面反映出游戏中假装的特性:创造性的大小、复杂性的程度、与现实的关系、想象的广度和丰富性、想象的活力。•如果把游戏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心理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游戏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心理成分。•游戏的心理过程中主要有想象、动机(需要)、情感体验及自我调控。想象是游戏的基本心理成分,任何游戏均在假想的情境中创造性地反映现实或自我。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结构造型或物品替代均需要建立在一定程度的想象之上。想象不仅构成了游戏兴趣的源泉,而且是创造性游戏的基本条件。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游戏心理•正是游戏包容了想象,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使得游戏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创造教育的方法。•动机或需要是游戏的心理动力。一个活动之所以成为游戏,最为关健的是活动的动机源于儿童的内驱力,即内在需要,而不是外界强制所为。这种内源性的动机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儿童的游戏兴趣中心指向游戏过程而非结果。这种直接的兴趣使得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极为投入,且获得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反过来强化了游戏动机。•情绪体验似乎是游戏过程的产物,其实,游戏过程中儿童情绪体验的性质往往决定了游戏过程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情绪体验对游戏活动具有双重影响:积极的成功体验有助于游戏过程的灵活性和主体性的发挥。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游戏心理•而消极的挫折体验则可能破坏游戏的吸引力,不利于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活动是否是游戏,关健在于活动中的游戏体验,而情绪体验则是其基本标志。•自我调控意味着游戏的主体自由性和规则制约性的有机统一。自由并不排斤规则,在许多情境下,规则是自由的保证。但规则制约程度高低则与游戏的自我调控程度的大小有着直接关联。一旦游戏完全受制于规则,特别是外部行为规范限制了儿童的自由,那么游戏中的自主体验将下降,甚至使游戏转化为非游戏活动;游戏之所以成为游戏,根本在于儿童能够在整个活动中进行自我调控,一旦游戏过程失去自我控制,那么游戏将沦落为一种自由散漫而毫无趣味的活动。另外,自我控制意味着活动受目标的支配和导向。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游戏心理•游戏目标往往以一种隐蔽的方式支配着游戏过程并不同程度地控制着游戏的方向。这主要通过游戏的计划性及其执行过程中的自我调节、修正方式反映出来。而游戏的规则往往与游戏计划直接联系,行为计划及其过程同时受制于规则和自由,往往是二者的综合体现。如果游戏失去目标,那么儿童在活动中将无所事事。•二、游戏的心理特征•1.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在现代游戏理论中,游戏是一种心理活动,似乎已经达成共识。但游戏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心理活动,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认知心理学取向的学者坚持游戏是一种认知(认识)活动;精神分析取向的学者则强调游戏是一种情感(动机)活动。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游戏心理•当前更多的学者则采取一种折中的取向,把游戏视为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或复合性活动。就游戏的本质而言,游戏是一种认知过程为基础的意向性活动。•(1)意向性活动是与认知性活动相对应的一种心理过程。按照中国心理学家潘叔等人的观点,意向性活动是人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人的注意、欲念、意图、情绪、意志均是意向性活动。它可以分为肯定和否定或正向和负向两种:肯定或正向的意向就是对某种客观事物的接近、取得、保护、接受、拥护、吸收、助长、产生、造成等;否定或负向的意向则是对某种客观事物的避开、丢弃、反对、破坏、拒绝、抵抗、限制、消灭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游戏心理•构思、打算、设计、意图、谋虑也属于意向性的思想活动(即思虑活动),即考虑怎样改变或造成某种客观的或现实的事物的意向活动,而回想、联想、思考、判断、推想等活动则是与意向活动不同的认识性质的思想活动意向性活动总是在认识指引下的意向,而认识总是在意向主导下的认识没有一定认识活动指引的意向活动是不存在的。•(2)游戏是一种肯定或正向的意向性活动•游戏是个体积极性需要的实现。游戏活动不仅可以直接满足个体的多种需要,而且本身就是个体成长的需要。作为一种活动方式,游戏赖以实现的行为方式可能多种多样,就其产生或形成过程而言,无外乎本能、模仿和训练(学习)三种。研究表明:儿童游戏是实现他的积极性的一种形式,是生命活动的一种形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游戏心理•它的动力是积极性的需要,而源泉是模仿和经验。所以,游戏不是认识活动本身,而是在认识指引下的意向性活动,也就是用一种积极(正向)的方式对待现实。•游戏是儿童对待现实的一种活动方式,并不排除游戏的认识功能。在一定意义上讲,游戏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完成对环境的认识。反过来,把认识的成果迁移到游戏之中,与其说游戏是一种认识活动,不如说游戏是认识活动的继续,即认识的自我回归。游戏与认识活动可能有着同一目标,但完成目标的方式却完全不同。认识活动在追求对现实的反映之同时,不断完善自我,而游戏则是根据自己的方式完成对现实的认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游戏心理•许多时候,游戏的确能提供学习经验,但却不能因此而认定游戏就是学习(或认识),虽然游戏中包容着学习,如同劳动也有学习成分一样,我们不会把劳动等同于学习同理,我们不能把游戏等同于学习或认识只有在对待方式上才能区别学习与游戏、游戏与劳动。•(3)游戏具有一系列显著特征•活动动机的内源性。游戏是一种动机行为,其动机源于主体的内驱力或需要。虽然这种需要及其满足方式也受到社会条件生物本能的制约,但其动力却源于游戏活动本身的特点,反映出游戏主体对活动本身的态度、情感或兴趣。所以,游戏永远是自发性活动,而非强制性或义务性活动。据此,游戏行为区别于工具性行为和习惯性行为(单一而刻板的固定动作模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知识点1游戏心理•活动目的的隐蔽性。游戏行为的根本特点在于其目的是所实现的活动本身,而不是借助于活动所获得的实际结果。通俗地讲,即为游戏而游戏其实任何游戏都有一定的目的,只是更多地以隐蔽的方式存在。由于游戏目的更多的是自我规定或认同的活动目的,而非他人强加的,其目标导向作用可以根据自我需要及其满足方式的变化而调整,于是,游戏目标被游戏过程的变化所掩盖。事实上,有些游戏,如规则性游戏活动,其目的有时也是外显的,即指向游戏结果。游戏的目的转移到它的被社会强化的结果上其实,这种活动开始脱离游戏。按社会特征来说是游戏(活动仍然不能提供有用的产品),按心理结构来说,
本文标题:幼儿教育心理学第05章-幼儿游戏心理与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29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