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毛概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专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必须把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放在当今世界的大环境中考量。祈祷和平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意义的问题,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何为时代主题?(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革命和战争是时代主题。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列宁•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分析•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反帝反霸的国际统一战线战略•两手准备的战略毛泽东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战争与革命仍然是世界主题,世界大战早打比晚打好,大打比小打好。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世界大战也有可能防止如何判断世界范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历来是观察和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和执行内外政策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在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毛泽东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处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是第一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州和日本是第二中间地带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1974年,毛泽东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他还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三个世界的划分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三个世界第一世界美国苏联第二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第三世界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其它发展中国家“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并且推动同美、日建立正常关系的决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毛泽东还根据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称霸;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是平等的,反对以大压小、以强凌弱;支持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结成广泛的反帝反霸斗争的国际统一战线等著名论断。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面对日益复杂的周边环境和不断加剧的国际紧张局势,我国政府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的侵略扩张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斗争,另一方面也在做应对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准备,提出备战备荒,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邓小平2.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邓小平对形势的估计“世界大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打不不起来的,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20世纪末时代主题的转变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转换★时代主题的判断包含四个方面:P198(1)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的时期的和平环境。(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前提条件重要基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所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主要包含有两方面含义,它既是指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又是指有待解决的两大课题。(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的依据•第一、核武器的出现和核战争的威胁客观上造成了核威慑下的和平状态(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的依据•第二、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的依据•第三、国际竞争的重点日益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中美经济贸易合作签字仪式(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的依据•第四、现代战争的巨大消耗成为制约战争的因素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当经济实力无法支持战争的巨大消耗时,就会对战争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现代战争的消耗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战争的消耗,需要非常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局部战争的消耗即使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难以承受,世界大战就更加不可想象。(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的依据•第五、科学技术取代战争成为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的依据•第六、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世界和平的深刻变化。(2)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有待解决的两大课题•一是局部战争从未间断在世界文明史的50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大小14550多次战争;和平期仅为392年,(23/24小时)人类在这些战争中付出了惨重代价。战争就像恶魔一样,不断吞噬着人类的财富和生命。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几千万人死于战争。(2)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有待解决的两大课题•二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2)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有待解决的两大课题•三是恐怖活动频繁发生巴勒斯坦青年用弹弓向以色列士兵还击(2)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有待解决的两大课题•四是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富人愈富、穷人愈穷,这是当今世界的现实。美国华尔街3.当代中国领导人对时代主题的认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3.当代中国领导人对时代主题的认识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一超多强+有利+曲折发展)什么是世界多极化?第一个时期,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末)。第二个时期,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转变(从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第三个时期,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苏东剧变至今)。多极格局演变的三个阶段三个演变阶段一超多强(1)当今世界的格局:一超多强实力超强的美国苏联崩溃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凭借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梦想建立一个由美国控制的单极世界。它不顾世界人民和多数国家政府的反对,甚至绕过联合国,到处干预别国的内政。2001年“9·11”事件后,为了建立反恐怖主义国际联盟,美国需要各国的支持和配合,不得不加强与各国的接触和磋商。与此同时,美国通过动员一切资源、使用一切手段进行反恐怖斗争,强化了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1)当今世界的格局:一超多强复兴中的俄罗斯俄罗斯在综合国力上不再是一个可以与美国争霸的超级大国。但是,作为原苏联的法定继承者,俄罗斯仍具有一定政治、经济实力,仍是一个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大国。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不甘心充当二等大国,并积极谋求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目前,俄罗斯经济正呈上升趋势,政治外交上以重振大国地位为目标,其发展潜力不可低估。(1)当今世界的格局:一超多强俄罗斯人口数量:1.41亿国土面积:1707.55万平方公里GDP总计:2.076万亿美元人均GDP:14,600美元资源丰富,军力发达.(1)当今世界的格局:一超多强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欧盟欧盟在人口、经济规模和发展程度等方面与美国不相上下。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成员国的不断增加,欧盟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将会越来越大,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1)当今世界的格局:一超多强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着经济政治实体的过渡现有27个成员国,人口5亿,GDP14.5万亿美元。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人均GDP约28000美元(1)当今世界的格局:一超多强日本总体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中国,科技实力也相当雄厚。日本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日本正试图从经济大国转向政治大国,甚至军事大国。日本的实力地位和发展趋势也将使其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走向政治军事大国的日本(1)当今世界的格局:一超多强日本人口数量:127,767,944人(2009年)国土面积:377,835平方公里GDP总计:5.07万亿美元(2009年)人均GDP:42480美元(2008年)(1)当今世界的格局:一超多强中国正在迅速崛起,也将在世界多极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蒸蒸日上,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威望稳步提高,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成为世界多极格局的重要一极。正在崛起的中国(1)当今世界的格局:一超多强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及中国四个有希望在几十年内取代七国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国家(1)当今世界的格局:一超多强(2)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原因•多极化趋势最根本的原因是战后世界各国综合实力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决不牺牲或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屈服于别国利益,从而导致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多极化趋势是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搞单极的图谋尽管没有改变,但是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和赞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3)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意义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3)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意义(4)世界多极化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过程•美国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主要推行者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依仗其“一超”的地位,以“世界领导者”自居,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新秩序”。美国以自己本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发展模式为标准(普世价值观),插手各国事务,干涉别国内政,充当“国际警察”,动辄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制裁,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参与挑起的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达20多次,成为世界头号战争发动者。(4)世界多极化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过程•非传统威胁增加主要表现为:第一,国际恐怖主义的危害十分突出。进入80年代,恐怖活动以年增长率10%-12%的速度上升。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活动的范围遍布全世界,报复手段更趋极端。“9·11”事件、巴厘岛爆炸事件、车臣人质危机都造成了巨大伤亡,震惊了世界。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突出因素。第二,新的全球性公共问题层出不穷,也给世界发展带来了新挑战。由于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增长,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日益脆弱,干旱、洪水、
本文标题:毛概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305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