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管理会计学课件第三章本量利分析主讲:赵国英临沂大学物流学院会计系《管理会计学》课程组•本章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本量利分析法的主要内容,熟练掌握保本点、保利点、保净利点的有关公式及其运用;掌握单一产品和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的内容;掌握如何进行敏感性分析,掌握经营杠杆的计算和应用。•内容:•本章共有4节:•第一节本量利分析概述•第二节单一产品本量利分析•第三节多种产品本量利分析•第四节敏感性分析和经营杠杆。2020/4/162•本次课的内容:第三章本量利分析法第二节单一产品本量利分析一、目标利润与销售水平二、成本结构变动对本量利分析的影响(一)单位变动成本变化对本量利分析的影响(二)固定成本变化对本量利分析的影响(三)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均发生变化对本量利分析的影响三、销售策略对本量利分析的影响(一)销售价格策略对利润的影响(二)销售方式策略对利润的影响四、所得税对本量利分析的影响(一)所得税对税后利润的影响(二)所得税对税后目标利润的影响第一节本量利分析概述—、本量利分析的概念和作用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前提假设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公式四、本量利分析的相关术语和指标(一)边际贡献(二)变动成本率(三)损益平衡点(四)保利点(五)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第一节本量利分析概述•—、本量利分析的概念和作用•(一)本量利分析的概念•本量利分析(Costing-Volume-ProfitRelationshipAnalysis)即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也叫CVP分析,就是研究一定期间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的一种分析方法。•本量利分析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早在1904年美国就已经出现了有关最原始的本量利分析图的文字记载。•它由美国沃尔特.劳漆斯特劳赫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上世纪50年代以后,本量利分析技术在西方会计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理论日臻完善,成为现代管理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8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本量利分析理论。•盈亏平衡分析打破了传统会计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间关系的认识,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分析思路,受到广大经营管理人员青睐。•目前,无论在西方还是我国,本量利分析的应用都十分广泛。(二)本量利分析的作用•1.确定预期的目标•2.制定产品或劳务的价格•3.确定成本结构•4.确定产品的最佳销量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一)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假设•假设所有的成本都已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了相应的成本模型;产品成本是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即产品成本中只包括变动成本,所有的固定成本(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均作为期间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二)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假设一定时期、一定产销范围内(即相关范围),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保持不变,总成本函数为线性方程y=a+bx;同时在相关范围内,单价保持不变,其销售收入函数也为线性方程y=px。•(三)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假设在单一品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总是可以销售出去的。在多品种情况下,不仅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销售出去,而且当销售额发生变化时,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在全部产品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不变。•(四)目标利润假设•本量利分析中所使用利润是指营业利润,不考虑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等项目。•(五)假定不存在企业所得税,不考虑企业的融资成本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公式•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单价×销售量•税前利润=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Ⅱ=S—VC—FC•=P×Q—v(或者PVC)×Q—FC•=(P—v)×Q—FC•其中Ⅱ为税前利润(或者总利润),S为销售收入,P为产品销售单价,Q为销售数量,VC为变动成本总额,v(或者PVC)为单位变动成本,FC(或者F)为固定成本总额。四、本量利分析的相关术语和指标•(一)边际贡献•(二)变动成本率•(三)损益平衡点•(四)保利点•(五)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一)边际贡献•1.总边际贡献•2.单位边际贡献•3.边际贡献率•4.单位边际贡献率1.总边际贡献CM(ContributionMargin)•边际贡献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运用盈亏分析原理,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也称贡献毛益、边际利润。•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CM=S—VC•根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数学公式:•Ⅱ=S—VC—FC=P×Q—v(或者PVC)×Q—FC•=(P—v)×Q—F•边际贡献也可以表示为:边际贡献=利润—固定成本•CM=Ⅱ—F2.单位边际贡献PCM(Per-unitContributionMargin)•单位边际贡献是指边际贡献除以销售量,或者单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后的差额,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品销售,可为企业带来的贡献。•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PCM=P—v(PVC)•因为:CM=S—VC•S=P×Q•所以:CM=S—VC=P×Q—v(或者PVC)×Q=(P-v)×Q=PCM×Q•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Ⅱ=S—VC—F=P×Q—v×Q—F=(P—v)×Q—F•=PCM×Q—F•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企业才有利润;边际贡献小于固定成本,企业就会亏损;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企业不亏不盈,利润为零。当固定成本不变时,边际贡献增加多少,利润就增加多少;边际贡献减少多少,利润就减少多少。3.边际贡献率CMR(ContributionMarginRatio)•边际贡献率是指边际贡献占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表示每增加一元销售,可为企业带来的贡献。•边际贡献率的计算公式为:•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100%•=(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4.单位边际贡献率PCMR(Per-unitContributionMarginRatio)•单位边际贡献率是指单位边际贡献占销售单价的百分比。•单位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位销售价格×100%•单位边际贡献=p-v=100-60=40(元/件)•边际贡献=PQ-VC=100×10000-60×10000=40(万元)•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100%•=(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40/100=40%•Ⅱ=S—VC—FC=P×Q—v(或者PVC)×Q—FC=(P—v)×Q—F=(100-60)×10000—340000=6(万元)•【例】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预计单位变动成本60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34万元,销售价格100元/件,销售量为1万件。要求:•该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是多少?•该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利润是多少?(二)变动成本率VCR(VariableCostRatio)•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百分比,或者单位变动成本占销售单价的百分比,表示每增加一元销售所增加的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的计算公式为:•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总额)×100%=(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100%根据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边际贡献率和变动成本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CM+VC)/S=(S-VC+VC)/S=1变动成本率和边际贡献率具有互补关系。变动成本率高,边际贡献率就低,盈利能力就低;变动成本率低,边际贡献率就高,盈利能力就高。•【例】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预计单位变动成本60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34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销售量为1万件。要求:•(1)该产品的单位售价是多少?•(2)该产品的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是多少?•(3)该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利润是多少?【解】(1)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60/0.6=100(元/件)(2)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00-60=40(元/件)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100×1-60×1=40(万元)或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40×1=40(万元)(3)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40/100×100%=40%或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1-0.6×100%=0.4×100%=40%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0.4+0.6=1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总额=40-34=6(万元)(三)损益平衡点BEP(BreakEvenPoint)•损益平衡点又称保本点,是指当企业净利润为零时的销售水平,即恰好弥补全部成本时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损益平衡点可以通过数学公式进行计算,也可以通过直角坐标系采用图示描述。•1、损益平衡点的模型描述•保本点(损益平衡点)的计算有保本点的销售量和保本点的销售额。•(1)保本点的销售量•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令利润=0•则: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Ⅱ=S—VC—F•=P×Q—v×Q—F•=(P—v)×Q—F•=PCM×Q—F•令Ⅱ=0•解得:QB=F/(p-v)=F/PCM•(2)保本点的销售额•一种是先计算损益平衡点的销售量,再计算损益平衡点的销售额,计算公式是:•销售额=销售量×单价•SB=QB×P•另一种是利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公式是:•销售额=单价×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率•盈亏临界图就是将盈亏临界点分析反映在直角坐标系中。盈亏临界图依据数据的特征和目的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对于传统式、贡献毛益式、利量式和单位式必须掌握其绘制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并且能够运用图形进行分析。2、损益平衡点的图形描述(四)保利点•保利点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为确保事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应当达到的业务量。•保利点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保利点销售量(简称保利量);•二是保利点销售额(简称保本额)。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保本量+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保利额=单价×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五)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1.安全边际MS(MarginofSafety)•安全边际是指实际(预计)的销售量与保本点销售量或实际(预计)的销售额与保本点销售额之间的差额•表明销售量(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至于亏损。•是一个绝对量,用来评价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经营安全程度。•安全边际有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额两种形式。•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保本量•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保本额•=单价×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单价×保本量•=单价×安全边际量•MS=Q—QB•安全边际反映了产品盈利(亏损)的可能性,安全边际越大,表示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高,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安全边际越小,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低,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大。•安全边际是一个正指标,并且只有超过保本点以上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即在安全边际内的销售量或销售额)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单价×单位边际贡献=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2.安全边际率MSR(MarginofSafetyRatio)•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量与实际(预计)销售量的比例,也可以指安全边际额与实际(预计)销售额的比例,它是一个相对量,用来评价不同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安全边际率计算公式为:•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100%•=(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100%•MSR=MS/Q•安全边际率的数值越大,企业的经营越安全,所以它也是一个正指标。•表3-2是评价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检验标准。安全边际率40%以上30%-40%20%-30%10%-20%10%以下安全程度非常安全安全比较安全需要注意危险西方企业
本文标题:3-1本量利分析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31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