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高中地理简答题答题规范以及各类详细知识点
1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模板大全地理各种问题答题方法⑴地形(地貌)特征主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等方面概括.⑵地表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⑶气候特征主要从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四季的变化(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⑷河流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的大小、水位的变化(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的多少、结冰期、河流落差、河床的宽窄、河水流速的快慢、河流长短、支流多少及分布等方面概括.⑸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⑹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⑺农业、工业、城市、旅游等区位特征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2A.农业区位: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科技、政策B.工业区位:自然因素:地形、水源等;经济因素:资源、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社会因素:个人偏好、工业惯性、国防、就业、平衡性别比例等;环境因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C.城市区位: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河流(湖泊);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教、旅游D.旅游(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区位:①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②市场距离;③旅游地位置及交通通达性;④地区接待能力及环境承载量;⑤稳定的社会环境。⑻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⑼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省)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②自然条件(分析气候、地形、土壤、水源)优越;③工农业基础条件(好);④资源条件(丰富),旅游条件;⑤劳动力条件(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⑥市场条件(广阔);⑦国家政策和开放程度,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额(比例多);⑧其他条件(国家大型工程等)⑽如何改善一个城市的交通条件①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②加强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建设;③扩宽道路,专线(定线)行使;3④建立统一的交通指挥系统,减少过境车辆进入城市。⑾如何改善一个城市的环境:①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②搞好环境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加强环境管理;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④加强绿化;⑤对垃圾进行无害、再生处理。⑿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普通)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加大绿化,改善生态环境;③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草;④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⑤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农产品加工、商品农业,提高农民收入。⒀山区农业资源如何综合开发:(以江南丘陵为例)①走立体农业的道路;②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③植树造林,保持水土;④解决农村能源问题;⑤改良红壤;⑥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灾能力。⒁如何综合整治(发展)一个工业区(鲁尔区、辽中南等)的经济:①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③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发展科技,提高人口素质,繁荣经济;⑤消除污染,整治环境,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⑥因地制宜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各类资源。⒂如何分析生态农业——新型农业的优势①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挖掘了生产潜力;4②调整了产业结构;③发展了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④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⑤提高了综合利用。⒃分析一个地区(省)的资源优势①土地资源——面积大小,土壤的类型、土壤肥脊,可开垦土地等;②气候资源——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③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铝土矿,磷,硫等;④生物资源——农业基地,经济作物基地,林业基地,水果基地,特色农业等;⑤水资源——降水多少,河流,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等。⑥旅游资源---自然风光、风土民情、文化遗产。⒄我国中部崛起的区位条件①中部地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江、河、湖、库星罗棋布,动植物资源丰富;②中部地区水资源量、水库容量、耕地面积、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优势突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③中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④中部具有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w.w.w.k.s.5.u.c.o.m⑤交通便利,长江黄金水道、多条铁路干线及国道公路从中部通过;⑥中部地区还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例:山西省成为国家重点能源基地的区位优势:①煤炭储量丰富;②有多条运煤干线与海港连通,利于能源输出;③接近东部沿海的能源消费地区。w.w.w.k.s.5.u.c.o.m例:山西省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①摸清资源的储量,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②依靠科技,强化资源加工环节,提高资源的附加值;③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美化环境;④在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煤化学工业、电力工业;⑤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等。⒅首都由沿海迁往内陆的主要原因分析①加强对广大内地的管理,促进内地的开发和经济发展;②分散大城市职能;5③有利于国防安全。高中地理简答题规范系列目录(一)地理计算专题11.经纬度计算12.比例尺计算13.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14.流域面积的计算15.有关时间计算16.地球自转速度计算27.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28.昼夜长短计算49.太阳直射点的确定410.温度计算4(二)地质地形专题5⑴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5⑵地形成因分析5⑶七大洲地形地势特点5⑷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6⑸开凿隧道问题6⑹地质构造应用6⑺板块边界7⑻喀斯特地貌(云贵高原)成因7(三)能源专题7⑴我国能源利用主要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7⑵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8⑶我国主要的核电站8⑷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8⑸调整措施9⑹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9⑺(某年)我国西南部能源输出省却出现能源紧张原因9⑻重要的能源工程9⑼简述区域(武夷山)发展小水电建设的有利条件及环境效益106⑽简要分析珠江流域水能开发的有利条件,以及水能开发对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影响10⑾有人建议立即上马修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水坝,蓄水发电,试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生态环境诸多方面考虑是否可行?为开发利用大峡谷,当务之急的工作是什么?10(四)气候专题111.气候与自然带专题11⑴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西亚的热带沙漠气候与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11⑵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11⑶昆明准静止锋与江淮地区、华南地区的准静止锋形成时间成因有什么不同?11⑷简述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11⑸简述青藏高寒区的气候特征。12⑹简述四川盆地与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冬夏气温均偏高的原因。12⑺简述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12⑻“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昆明气候的形象写照,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12⑼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12⑽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为:12⑾温差分析:13⑿我国气温、太阳辐射和降水最高值:13⒀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成因:14⒁地域分异规律15⒂几种特殊自然现象15⒃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存在冰雪下线的海拔高度),主要影响因素有:16⒄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62.干旱小专题:16⑴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卡拉库姆)沙漠形成的原因16⑵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沙漠形成的原因16⑶智利沙漠南北狭长的原因16⑷华北春旱(影响华北平原春耕)原因16⑸东北春旱较华北轻的原因17⑹江淮伏旱(造成水稻生产所需水分严重不足,导致旱情出现)的原因17⑺水资源17⑻死(咸、里)海面积缩小的原因17⑼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18⑽云贵高原地区地下水丰富,但地表水缺乏,原因是183.洪涝专题18⑴孟加拉国涝灾严重的原因187⑵印度旱涝灾害频繁的原因18⑶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18⑷洪涝灾害18(五)河流专题19⑴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19⑵航运价值的分析方法20⑶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模式20⑷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20⑸简述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发电效益、航运效益20⑹黄河凌汛21⑺黄河断流现象的成因和对策21⑻荆江水患21⑼水系形态与自然灾害21⑽塔里木河、黑河生态问题22⑾长江、黄河洪水治理措施22⑿运河问题22(六)海洋专题23⑴海上生命线23⑵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23⑶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23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23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23⑹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23⑺盐场区位选择23⑻舟山渔场24⑼世界四大渔场成因24⑽海洋环境保护24⑾为什么要禁止开采近海珊瑚礁并保护沿海红树林25(七)农业专题25⑴北方冬季农田为什么可以用烟幕来防霜冻25⑵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25⑶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区位分析25⑷世界部分地区农业28⑸中国主要的商品农业基地29⑹复种指数问题298⑺粮食问题30⑻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因是31⑼农业生态问题31⑽生态农业的优点31(八)工业专题31⑴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原因31⑵埃及的经济支柱:石油、运河、侨汇、旅游31⑶工业集聚32⑷德国鲁尔区32⑸“硅谷”32⑹我国四个工业基地的主要区位劣势33⑺工业区位分析33⑻建设生态工业园区34(十)城市专题35⑴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35⑵上海市的发展35⑶兰州问题35⑷城市道路网问题36⑸城市交通环境问题36⑹逆城市化问题36⑺城市中工业区区位特点及原因36⑻集中供热有什么优越性37⑼城市分布特点37⑽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37⑾城市垃圾处理37⑿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38(十一)交通专题38⑴荷兰港口的鹿特丹的区位因素:(上海、纽约、天津等)38⑵上海港的区位因素不利方面39⑶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39⑷俄罗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重要意义39⑸航空港的建设39⑹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限制性因素及重大意义40⑺简述西南地区的地形条件对西南交通建设的不利影响40⑻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409⑼最近航向问题:-----走球大圆方向41(十二)生态环境问题专题41⑴台风41⑵寒潮41⑶厄尔尼诺42⑷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气候42⑸地震42⑹温室效应问题43⑺酸雨问题44⑻臭氧层破坏(臭氧含量低于200DU,DU为多布森单位)45⑼湿地问题45⑽水土流失问题46⑾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47⑿沙尘暴现象48⒀农业污染48⒁水体污染49⒂光化学烟雾50⒃伦敦烟雾事件是怎样发生的50⒄咸潮51⒅赤潮问题: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51⒆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问题52⒇生态问题的地区分布53(21)我国的环境管理54(十三)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55⑴年等降水量及干湿状况分界线55⑵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55⑶地势界线55⑷地形区界线55⑸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55⑹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56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56⑻水系分界线56⑼年太阳辐射量线56⑽我国的人文地理界线56⑾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5610⑿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57(十四)特征问题答题方法1⑴地形(地貌)特征1⑵地表环境特征1⑶气候特征1⑷河流水文特征1⑸农业生产特征1⑹工业生产特征1⑺农业、工业、城市、旅游等区位特征1⑻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2⑼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省)或者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区位条件2⑽如何改善一个城市的交通条件2⑾如何改善一个城市的环境:3⑿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普通)3⒀山区农业资源如何综合开发:(以江南丘陵为例)3⒁如何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简答题答题规范以及各类详细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35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