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义。2、概括故事情节,明确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曹操这一人物形象。3、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学习重点:概括其中的主要情节,从重点情节中分析主要人物性格学习难点:品读名著片段,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学习方法:讲读法,问答法学习时数:两课时一、导入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如今,都已沉沉睡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但,每当我们翻开《三国演义》时,眼前,却依然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教人禁不住共其悲欢,久久难忘……一代枭雄曹操的形象却仍然栩栩如生。如果说历史为英雄搭建了表演的舞台,那么小说则为豪杰做了诗意的诠释。一、了解《三国演义》(依据“课前提示”和“学情分析”进行提问,简问简答。)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2、“三国鼎立”指哪三国?3、《三国演义》所叙故事起于何时?终于何时?4、魏、蜀、吴三国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5、《三国演义》的主题是什么?6、《三国演义》创造了“三绝”形象,哪“三绝”?各指谁?7、《三国演义》主要写了哪三场战争?8、你能说出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哪些熟语?9、你学过哪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课文(诗、词、文各举一例)?10、你知道哪些《三国演义》的故事?三、解读文本教师:今天,当我们翻开《三国演义》时,书中的人物依然栩栩如生。现在,我们一起走进三国的历史天空,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情节。(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预习要求①.通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②.初步感受,体味人物特点。③对事件的概括方法:其一,我们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其二、按照事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归纳。二、预习检测1.注音:恣跋扈酌忖遽鞍辔擎鞒鸿鹄憎恶2.故事情节概括:(1)曹操借刀(2)曹操献刀(3)路遇陈宫(4)错杀伯奢3、依照回目的形式概括每部分内容(教师出示一例)学生仿写交流教师出示:王允旧臣哭社稷曹操奇谋借宝刀教师展示:孟德献刀遇弑贼李儒献计操脱身识谎言陈宫擒曹仰曹志二人携手访伯奢孟德心疑杀无辜陈宫识操4、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曹操这一人物形象。2.多角度探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的多元化。3.运用讲解的知识,进行写作训练。教学过程一导入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即使同是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难怪苏东坡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的“奸雄”曹操也是这样,所以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一、复习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表现人物的手法: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如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二、分角色朗读课文,品书中人物形象。1.请分角色朗读“借刀”部分,分析曹操形象。①神态、动作描写(对比):“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②语言描写:“……还能哭死董卓否?”“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识大义有谋略勇猛有胆识——体现其英雄的一面2.请分角色朗读“献刀”部分,分析曹操形象。①动作描写:“操径入”②语言描写:“马羸行迟耳。”“愿借试一骑。”③心理、动作描写:“操暗忖曰……惧卓力大,未敢轻动。”④心理、动作、语言描写:“操又思曰……曹操背后拔刀……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勇敢果断善度势情随机应变临危不乱——是一个全身成事的英雄,而不是一个舍生取义的莽汉3.请分角色朗读“遇陈宫”部分,分析曹操形象。①语言描写:“我是客商,覆姓皇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②侧面烘托:“愿弃一官,从公而逃”智谋机警,非凡的远大志向,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4.请分角色朗读“杀伯奢”部分,分析曹操形象。①语言描写:“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②动作描写:“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③侧面烘托:“宫曰……”“陈宫寻思……”多疑、狡诈、残忍、自私——体现其奸枭的一面5.总结分析曹操的形象奸雄多疑狡诈残忍自私识大义勇敢果断随机应变——性格的双面性!文本中人物形象刻画方法: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以及对比,陈宫之言等侧面描写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三、课堂争鸣(8分钟)教师:曹操是一个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物。下面,我们一起多角度探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的多元化。1.我们先来看曹操的功与过。(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幻灯片)曹操之功曹操之过削平群雄统一北方镇压起义充当屠夫奠定基础三国归晋欺君罔上窃国谋逆建安文学著述颇丰玩弄权术残暴不仁2.再者,我们来看曹操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怎样的。(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幻灯片)曹操是政治家曹操是军事家目光远大胆识过人军纪严明爱护百姓求贤若渴重视人才豪爽多智指挥若定胸襟开阔豁达乐观身先士卒以身作则3.教师总结总之,曹操可以说是既有大家风范,又有小人嘴脸;既有英雄气慨,又有儿女情怀;既有阎王脾气,又有菩萨心肠。所以,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说有两个“曹操”,就是这个道理。四、小结教师总结曹操被称为“奸绝”,但同学们又从这篇文章解读出一个文韬武略、胸有大志的曹操,可见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我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文学习走近曹操,走进《三国演义》,走进经典名著。曹操仅是《三国》中一人,《三国》仅是名著中一部,去读书吧,亲近他们,丰富自己,读好书,立好志,做好人,行好事。五、布置作业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篇300字的读后感。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2.节选部分背景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天下大乱,朝中更乱,何进被杀,董卓进京,擅至废立,横行霸道,不可一世,肆无忌惮。何进的部下袁绍与王允书信,图谋杀死董卓这乱贼。3.补充介绍:历史演义小说的源头。《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描写了上百次战争有虚有实、有详有略,堪称“军事文学”之王。4.《三国演义》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它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斗争的方式有公开的,有隐蔽的。通过这些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也表现了他们对统治集团的爱憎和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分袭,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部影响深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5.《三国演义》的主题。对于《三国演义》的主题,专家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1)正统说,即所谓的尊刘抑曹。(2)“拥刘反曹”反映人民的愿望。(3)“忠义”说。(4)反映三国兴亡说。(5)讴歌封建贤才说。6.相关人物介绍①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总之,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精兵法,善诗歌。②王允(137-192)字子师,汉献帝初年任司徒、尚书令,录尚书事、总朝政。当时皇帝只是一个傀儡,董卓大权在握。王允成功策划了对董卓的刺杀,但是没有逃过董卓余党李傕等人的反扑,和他的家族一起被处死了。③董卓(?-192),字仲颖,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西凉军阀。官至太师、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后被其亲信吕布所杀,余部由李傕等人率领。④袁绍(?~202),字本初,汉族,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初为司隶校尉,于初平元年(190)被推举为反董卓联合军的盟主,与董卓交战;但不久联合军即瓦解。此后,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200)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于建安七年(202)病死。⑤吕布(?~198),字奉先,汉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著名武将与割据军阀。曾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术效力,曾被封为徐州牧,后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198)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处死。由于小说《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影响,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⑥陈宫(?-198),字公台,性情刚直,足智多谋,曹操献刀行刺董卓事败,逃到中牟被军士俘获。陈宫识释曹操并随他共谋大事。途中不满曹操的残忍杀戮而离去。曹操兵伐陶谦雪恨,陈宫义释曹操,欲解黎庶当屠。后来投张邈,又转投吕布。吕布听其计谋在濮阳大破曹操,陈宫数次为吕布献策,吕布几乎都不听从,下邳城破,陈宫被曹操俘获,决意赴死。⑦吕伯奢(?-189),成皋(治今河南荥阳)人。曹操的故人。曹操在离开董卓返回乡里的途中经过吕伯奢家,因怀疑吕伯奢家人将要谋害自己而杀死吕伯奢的家人。明·罗贯中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将这段历史进行了加工,也成为小说中曹操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出处。
本文标题:《曹操献刀》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356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