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三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课件(14)
成才之路·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第四单元推荐作品大铁椎传高考导航1学习目标2课前预习3课堂互动4随堂练习5课后强化作业6高考导航•(2014年高考江苏卷)(原文在《阿房宫赋》上)•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若,至于;薄世,浮薄的世人;当,承担。(2)“谋于知道者”是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要调整语序,其中的“知道”是古今异义词,精通学问之道;诸,兼词,相当于“之于”。•【答案】(1)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2)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将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即准确体现原句意思,语言通畅,有文采,而首要的是“信”。因此在翻译时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平时学习时就要字字对译,养成习惯。做题时要先依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根据上下文整体把握句意,然后重点分析句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活用、特殊句式,最后在逐字对译的基础上翻译全句。•9.请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文章共三个段落。第一段主要分析了两个方面的原因,外来的笑骂不能够承受,内在的实际不足以为师,实际上表达了自己不愿承担老师之名的意思。第二段以孔子、马融、郑玄和韩愈为例,表达了自己的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的意思。最后一段主要表达了可以相互学习的意思。•【答案】不愿承担老师之名;实际才能不足以做老师;可以互相学习。•【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归纳和概括时,要求能把握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注意文章体裁,利用材料中的相关信息作出综合分析和准确判断。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2.分析鉴赏大铁椎这一人物形象。课前预习1.读准字音铁椎.(chuí)健啖.(dàn)拱揖.(yī)言讫.(qì)鼾.(hān)睡觱.(bì)篥.(lì)2.掌握通假扣.其乡及姓字(“扣”通“叩”)•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1)不冠.不袜.(冠、袜,名词活用作动词,戴帽子,穿袜子)(2)故仇.我(仇,意动用法,以……为仇)(3)则不快.吾意(快,使动用法,使……痛快)•5.走近作者•魏禧(1624-1680),字冰叔,号勺庭,江西宁都人。明末生员,明亡以后,隐居翠微峰,专攻经史,并致力于写作古文。四十岁时到江苏、浙江游历,广泛地结交隐逸之士。他很有民族气节,康熙十七年(1678)开博学鸿词科,清朝统治者打算选拔他去做官,他假托有病,不肯参加。曾与他的兄弟和朋友在翠微峰创设易堂讲学,与兄祥、弟礼,有“宁都三魏”之称。他的散文简洁雄健,慷慨激昂,摹画淋漓,著有《魏叔子文钞》。•6.了解背景•本文作于“庚戌十一月”,即康熙九年(1670)十一月,作者四十七岁。魏禧是有民族思想的人物,明亡后隐居不仕。他时刻想着复国之事,听闻大铁椎的事迹后,自然想到张良派勇士椎击秦始皇的史事和陈亮《中兴遗传》中的人物,希望大铁椎也是这类人物。他的这篇文章流露出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呼唤侠客、大力士的出现。课堂互动•(一)自主思悟•1.文章第①段主要交代了哪些内容?从中可看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主要交代了本文的四个人物及各自简况、陈子灿遇见大铁椎的地点与原因。宋将军武艺高强,名冠七省,而大铁椎是他的座上宾,从中可稍稍看出大铁椎不是一般庸夫之端倪。•2.第②段从哪些方面对大铁椎进行了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第②段从大铁椎的外貌、食量、兵器、口音、性格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描写,初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勇力、性怪奇的异人形象。•3.第③段的哪些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大铁椎的武艺高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一句,从陈子灿的角度表现了大铁椎身怀绝技、行踪飘忽;以高信之的“多力善射”、宋将军的“工技击”,二人居然对初来乍到的大铁椎“俱不敢问”,更显示了大铁椎武艺之超群已可让人一望便知。•4.客对宋将军说“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后文照应宋将军“不足用”的一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二)深入探究•1.文章是如何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大铁椎的性格主要是通过言谈动作来表现的,文笔简练而生动。如写动作方面是健啖,夹大铁椎,饮食拱揖不暂去,问话皆不答,言讫不见,大呼挥椎,尘滚滚驰去等,写言谈方面是“止,皆不足用,吾去矣”等,都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很好地表现了大铁椎作为一个“异人”的特点。•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大铁椎传》属传记文,作者也增加了一些艺术的想象和虚构,塑造出一个丰满的侠客、大力士的英雄形象,透露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人才不为世用的感慨。随堂练习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工.(擅长,善于)技击与过.(经过)宋将军B.貌甚寝.(丑陋)引.(拉开)之长丈许C.语类.(像)楚声扣.(通“叩”,询问)其乡及姓字D.辞.(辞别)宋将军吾数.(屡次)击杀响马贼【答案】A(过:访问。)2.下列句子中的“故”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故.尝与过宋将军B.宋将军故.自负C.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D.若非吾故.人乎E.以故.汉追及之【答案】CE(A所以,B本来,CE缘故,D旧)•3.下列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出得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平陈子灿省兄(于)河南•B.与(之)遇(于)宋将军家。•C.故尝与(之)过(于)宋将军。•D.以(之)为豪。•【答案】C(没有省略“于”字。)•4.下列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译文:人们因为他魁伟健壮,都叫他宋将军。•B.故尝与过宋将军。•译文:所以曾经和他一起去拜访宋将军。•C.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译文:当时座上有一个食量极大的客人,相貌非常丑陋,右腋下夹着一把大铁椎,重达四五十斤,不管是喝酒吃饭,还是拱手行礼,片刻也不离身。•D.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译文:宋将军本来就自以为了不起,并且想看看大铁椎做什么事,便极力请求他带大铁椎一块去。•【答案】D(请求大铁椎允许他一同前去。)•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铁椎,不知何许人”,文章开篇即设置悬念,预设出大铁椎的神秘身份。•B.第1自然段,重点介绍宋将军,因为他是本文仅次于大铁椎的一个重要人。•C.第3自然段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大铁椎的身手非凡,行踪诡秘。•D.第4自然段通过大铁椎的自述,点明了他到来的缘由,保证了情节的合理性。•【答案】B(宋将军不是一个重要人物,此处详写宋,是为后面衬托大铁椎的勇武埋下伏笔)•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8题。•大铁椎传•魏禧•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但观之.,慎弗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B.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以.蓝手巾裹头C.众贼环而.进子灿寐而.醒D.贼能且.众且.欲观客所为•【答案】D(D项,且:连词,表并列,而且、并且。A项,之:代词,指战斗/助词,无义。B项,介词,因/介词,用。C项,连词,表修饰,相当于“地”/连词,表承接,又。)•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大铁椎“神勇绝技”的一组是()•①客驰下;尘滚滚东向驰去。②健啖客;饮食拱揖不暂去。③吾数击杀响马贼。④工技击……人以其雄健。•⑤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⑥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③⑤⑥•【答案】D(②写其食量、铁椎不离身的习惯;④写宋将军。)•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正文开头部分,有意布设了一个又一个迷魂阵,简笔勾勒出主人公大铁椎“异”的种种表现。•B.“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这是画龙点睛之笔,说明作者胸怀大志,身怀绝技,但不为社会所用。•C.“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的环境描写,渲染了阴森肃杀的气氛,烘托大铁椎从容上阵、沉着应战的姿态。•D.作者以极大的赞赏热情淋漓尽致地刻画大铁椎胆识过人、豪放坦诚、威武深沉的形象,就是要在其身上寄寓自己真挚深沉的人生感慨。•【答案】B(B项,“作者”应为“大铁椎”。)课后强化作业(点此链接)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复习课件(1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371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