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案
兔峨中心完小课堂教学观摩教学设计授课教师:董秀清授课课时:一课时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内容:P33——37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在探索学习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问题的习惯。4、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5、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并从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是多少。教具学具:剪刀、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直尺、作业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给亲友送礼物时,要想把它装进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里,可是不知道要做一个这样的礼盒要用多少包装纸。你们能不能给老师出出主意?学生回答:礼品盒是一个长方体。师:但是到底要用多大的包装纸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自主探索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S=a×a(或a2)分组操作,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利用桌面上的长方体、剪刀,看看把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展开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合作操作。三、各小组学生交流汇报结果。学生汇报:把长方体纸盒6个面剪开,并把相对的面摆放在一起组成三大部分。要求出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只要把这三部分面积相加,第一部分面积为“长×宽×2”,第二部分面积分为“宽×高×2”,第三部分面积为“长×高×2”,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学生汇报后,演示这一种推导思维的全过程。板书:长x宽×2+宽×高×2+长×高×2。或(长x宽+宽×高+长×高)×2师小结: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四、实践运用1、求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独立计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学生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引导(注意面积单位)。2、先测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在计算它的表面积。8厘米5厘米1厘米2厘米2厘米7厘米7分米5分米2分米3、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分米,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4、一种长方体硬纸盒,底面是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高2分米,现在要在外面全部涂上油漆,油漆面积有多大?想一想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呢?学生分组操作,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并建立它们的联系。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利用桌面上的长方体、剪刀,看看把一个正方体的纸盒展开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在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观察长方体展开图,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合作操作。把正方体纸盒6个面剪开,并他们摆放在一起就是6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要求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只要求出6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即边长×边长×6,就可以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学生汇报后,教师演示这一种推导思维的全过程。板书: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师小结: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五、巩固练习1、求下面正方体的表面积。2、先测量出正方体的棱长,再计算它的表面积。(实物)3、一个正方体平台的某一个面的面积是4平方米,求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4、一用一根长是3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六、拓展创新用字母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七、评价体验今天你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学习上有什么收获?你感受最深是什么?学生之间互相评价。5厘米8分米八、作业:1、看书2、实际测量长方体是一种很常见的物体,在我们的周围随时都可以看到长方体,同学们在教室内找一个长方体并求出它的表面积。学生交流测量和计算的情况。课后小结: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八、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长x宽×2+宽×高×2+长×高×2计算公式正方体:边长×边长×6
本文标题: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385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