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登泰山记》-精品课件
登泰山记登泰山记•《登泰山记》散文•清代姚鼐(nài)•记述作者在清代乾隆年间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了泰山的雄奇形势,并通过亲身考察纠正了史料上关于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lù)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dèng),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lì)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xún)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dèng)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lá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jiànghào)驳色,而皆若偻(loǚ)。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登泰山记•泰山•五岳之首•东岳()•南岳()•西岳()•北岳()•中岳()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登泰山记•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它们是:•东岳泰山(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西岳华山(2154.9米),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岳衡山(1290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北岳恒山(2016.1米),位于山西省浑源县•中岳嵩山(1491.7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其中东岳泰山(即岱宗)是“五岳之首”。登泰山记•位置•山东省•泰安市登泰山记•泰山,古名岱山,又称岱宗。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拔起于鲁中南群山之上。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8米。泰山风景区横跨泰安、济南、历城、长清之间,北距“泉城”济南60公里,南去孔子故乡曲阜7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登泰山记•五岳是封建时代帝王加封的。“史记集解”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帝王们为了“报天之功”,常以雄伟险峻的大山为祥瑞,在峰顶上设坛祭祀,举行封禅大典。•封禅的理论起源于战国时代的齐、鲁。而第一个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亲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处。到了唐代,封禅活动更加频繁。经过封建帝王的大肆吹捧,五岳的地位更高了。•中国的名山不少,庐山、黄山、峨眉山名气都不小,唯独这五座山尊为“岳”,不是没有道理。拿东、西、中三岳来说,都位于黄河岸边,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五岳在我国虽不是最高峻的山岭,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了。“诗经”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等诗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时,由于受到当时一些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天下名山全面考察,当然也就无法“择优录取”了。•五岳劈地摩天,气冠群伦。千百年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也喜欢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众多的人文遗迹,五岳更加有名了。难怪人们登五岳后,会发出“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慨叹。登泰山记•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泰山记—译文•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我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中溪)。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去。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黄岘xiàn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峰)。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登泰山记•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天边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就是)东海。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女儿)庙。皇帝的行宫(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桐城姚鼐写这篇记。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wèn)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泰山:在山东泰安北,古称岱宗,又称东岳,为五岳之长。本文融考证于辞章,布局精严,描写生动,行文洁净明快,为描写泰山景观的名篇。•阳:山南为阳(山北为阴);其:代词,它,指泰山•汶水:今称大汶河,源于山东莱芜东北之原山,向西南流,汇入东平湖。•济水:源于河南济源县西之王屋山,流经山东。清代末年,济水河道为黄河所占。•阳谷:指山南的谷水。•当其南北分者: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古长城:战国时齐国修筑的长城,西起平阴,经泰山北冈,东至诸城。•日观峰:泰山顶峰,观日出之胜地。登泰山记•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lù)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dèng),其级七千有余。•以:于,在•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但十二月初一,已是公元1775年。•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齐河、长清:山东两县名,在泰安西北。•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丁未:丁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朱孝纯:字子颖,号海愚,山东历城人,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姚鼐挚友。•四十五里:古时估测泰山从下至顶四十多里,但实测约二十馀里。•磴:石级登泰山记•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lì)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xún)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dèng)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lá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著有《水经注》。•环水:指泰安的护城河。•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入。•天门:泰山有南天门、东天门、西天门。•崖限:像门限一样的山崖。限:门槛。当:占着,挡着•云:句末语气词。•及:等到…时。•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山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此解覆盖。烛:照耀,用作动词。•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东南四十里。•“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在半山腰的云雾像带子一样。居:停着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jiànghào)驳色,而皆若偻(lóu)。•戊申:二十九日。晦:农历每月最后一日。五鼓:五更。•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亭东”句:亭子以东从脚下始都是迷漫的云雾。漫:弥漫•樗(chū出)蒲:赌博工具,即骰(tóu投)子,俗称色(shǎi)子。•极天:天的尽头,天边。极:尽头,极点。•云一线异色:一缕云颜色很特别。异:奇异的,与众不同。•须臾:一会儿。•正赤如丹:纯红如同朱砂。•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上不可能看到海。•“或得日,或否”:有的照到日光,有的照不到。得:获得。•绛皓(jiànghào)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红色。皜(hào):白色。驳:杂。•若偻:好像背脊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因为日观峰西面诸峰皆低。登泰山记•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岱祠:一名岱庙,祭祀东岳大帝的庙宇。•碧霞元君祠:祭祀东岳大帝女儿碧霞元君的庙。也叫娘娘庙。•行宫:指乾隆去泰山住过的房宇。行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显庆:唐高宗李治的年号(656-661)。•漫失:模糊或缺失,石碑经过风雨剥蚀,字迹模糊不清。漫:磨灭,模糊,不可辨认。登泰山记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少杂树,多松,生石罅(xià),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圜:同“圆”。•石罅(xià下):石缝。•瀑水:瀑布。标注拼音•汶水石磴磴几徂徕•wèndèngjīcúlái•南麓须臾樗蒱石罅•lùyúchūpúxià•绛皓岱祠若偻姚鼐•jiànghàodàilóunài登泰山记•1、泰山之阳——•2、其阴——•3、乘风雪——•4、长城之限——•5、遂至山巅——•6、半山居雾——•7、戊申晦——•8、极天云一线——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面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界限,这里指城墙顶峰,巅峰停着阴历每月最后一天尽头,极点登泰山记•9、绛皓驳色——•10、尽漫失——•11、僻不当道者——•12、明烛天南——•13、余始循以入——•14、磴几不可登——•15、日上,正赤如丹—•16、道皆砌石为磴——杂,错杂模糊,缺损偏僻名词作动词用,照顺着几乎升起来作为登泰山记•下列各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最高日观以西峰,在长城南十五里•(2)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4)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A(1)(2)是山峰名,(3)(4)是亭名•B(1)(3)指山峰,(2)(4)指亭•C(1)(3)(4)是山峰名,(2)指亭•D(1)(4)指山峰(2)(3)是亭名•
本文标题:《登泰山记》-精品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22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