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
精品资料课题:读懂彼此的心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五年级课时:第一课时提供者:陈周丽单位:南通市如东县栟茶小学一、教学内容分析《读懂彼此的心》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庭生活”中的第一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都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我们的家庭就像一棵树,只有每一片绿叶都很美,这棵树才会茂盛。也只有每一个家庭都很和谐,我们的社会,国家才会繁荣昌盛。要想达到这一美好的目标,就要从最基本的读懂彼此的心,走进彼此的内心开始,本课的编排便是基础,有着奠基的作用。本课由“相互理解”“主动交流常沟通”两部分组成,本课堂的学习为第一板块——“相互理解”。从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烦恼说起,随着自己的长大和自主意识的增强,有时发现家人的想法做法和自己的不一样,甚至还会与家人产生矛盾。在诉说、倾听、理解的过程中明白家人给我们爱的方式虽不同,但爱是相同的,正因为有不同,所以才需要互相理解。二、教学目标通过交流分享和一些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认识自己与家人之间的一些方面的不同,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平时的观察和谈话,发现现在的孩子不太会换位思考,一般会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遇到与别人意见不统一或发生矛盾时就会感到委屈,甚至抱怨指责对方,很少去反思自己理解他人。这或许与现在一种社会现象有关,就是年轻父母在外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教育孩子,而这些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带着。人们都说隔代亲,大部分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都会有求必应,父母一段时间回来一次感觉对孩子有亏欠,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偿,往往会忽略孩子成长中的一些问题。而本课的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善于调动孩子已有的情感体验,回忆与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并在活动体验中感受家人对我们的爱,明白虽然爱的方式不同,但那份爱是纯澈持久的。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教学,应让学生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意识到在与家人相处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对此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策略:1.故事引领,通过读各种类型的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老师分享自己成长中的故事,更具真实性,学生也更感兴趣,有利于情感目标的达成。2.课前采访,把家长们内心的想法在课堂上播放,给孩子以亲切感,从而奠定了理解的基础。3.书信对话,上课伊始让孩子写下在与家人相处中的烦恼,在课堂接近尾声时,再让他们回过头去写下自己不同的感受,并把这封信带给家人看,以达到读懂彼此的心的目标。五、教学重点及难点精品资料教学重点: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教学难点:面对家庭冲突和矛盾时如何理解家人?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歌曲导入,感受家的温暖1.播放歌曲《我爱我家》2.听了这首歌,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温馨画面呢?1.学生歌曲.2.畅谈家庭生活中的温馨画面。上课伊始营造一种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家的美好。活动二:欣赏漫画,寻找情感的共鸣1.出示漫画:(漫画大意:小明最近遇到了烦心事,他的妈妈总是批评他,觉得他在学习上没有尽力,他感觉压力很大)2.小明最近因为什么事而感到苦恼呢?3.我们每位小朋友都有一个温暖的家,但是平时在与家人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想法不同而感到不愉快,那么你有过类似的烦恼吗?把你的烦恼写在纸上。4.写好后指名交流。5.听了你们的交流,我感受到了你们内心满满的委屈。如果我们将心中的烦恼比作压在心中的大石头,那么这块石头到底有多大,有多沉呢?在你们的桌子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头,下面就请你跟着自己的感觉静静地挑选吧。师采访:看来大家都找到了心中的石头,你为什么挑这么大的呢?同学们,请把石头放在手心里掂一掂,感觉怎么样?是呀,压得我们很不舒服,其实发生误会后,你们家人的感受也是一样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搬去彼此心中的大石头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1.欣赏漫画2.交流体会。3.把自己在与家人相处过程中遇到的烦心事写在提前准备的纸上。4.学生交流自己的烦恼。5.根据实验说自己的感受出示贴近学生生活的漫画,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极易与漫画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在接下来的倾诉环节会言无不尽,为下面的认识转变打下基础。另外,用拿石头这个实验,让他们真切感受烦恼和误解带来的压抑感,从而增强改变这一现象的动力。精品资料活动三:事例引领,读懂家人的爱1.出示《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一共搬了几次家?他为什么要这么频繁地搬家呢?从中你读懂了什么?2.不光母亲,我们家中的其他长辈也充满了对我们的爱,不信,你瞧!(播放生活中长辈对我们爱的各种画面)看了之后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小结:我们是幸福的,因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那么爱我们,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是要感谢他们!1.学生读故事、看图片,在交流中感受家人对我们的爱。2.在回忆与欣赏中使情感得到升华。通过读故事、看图片等不同的形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家人对我们的爱,为后面学会理解打下情感基础。活动四:倾听心声,架起理解的桥梁1.既然家人是那么的爱我们,为什么还会经常惹得我们不开心呢?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播放事先采访的录音)你听到了什么?小结:其实父母也和我们一样充满了困惑,觉得我们没有以前听话了。而他们之所以那样说和做,是因为我们在他们心中永远是孩子,一切都是出于爱。2.教师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1.听录音故事,感受父母的内心想法。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交流听后感。通过交流感受,倾听老师的成长故事走进家人的内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精品资料活动五:回归主题,收获美好的亲情1.在我们班啊,老师是同学们的知心姐姐,同学们有了烦恼都会向我倾诉,最近啊,有个小女生向我诉说了她的烦恼,我们来听一听。(播放录音)2.这位女生这么苦恼,你该怎么帮她呢?每个同学先自己思考一分钟,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每组确定一个同学,把你们组的好点子集中起来汇报。3.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上课开始时写的烦恼,有没有不同的感受呢?让我们以“你们的爱,我体会到了”为题,一同读懂家人的心,也让家人更了解自己。把你此时的想法写在烦恼的下面,并把这张纸用信封封好了带回家给你的家人看看。4.最后让我们再次唱起那首《我爱我家》小结:当我们与家人发生矛盾时,要学会理解家人,在此基础上想办法化解矛盾。而化解矛盾最好的方法便是沟通,那怎样做到有效沟通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1.小组内展开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再在全班汇报交流。2.回过头来解决自己的烦恼,真正做到理解。3.最后再次唱起《我爱我家》,真切感受家的美好,激发情感。先从别人的事例出发,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回归到自身,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七、教学评价设计(表现一般:表现良好:表现真棒:)评价项目自我评价老师评价同伴评价主动分享与家人相处的故事积极交流自己学习的感受八、板书设计精品资料读懂彼此的心家人我们相互理解
本文标题: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读懂彼此的心第一课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30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