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小石潭记中考复习ppt
小石潭记柳宗元(唐)(复习课)1、乃记之而去2、崔氏二小生:3、不可久居:古今异义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居:(古)停留(今)居住1、以:①全石以为底②卷石底以出③以其境过清2、为:①全石以为底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一词多义:(介词,把)(承接,而)(介词,因为)(动词,作为)(动词,成为)一词多义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不可知其源4、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5、清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6、乐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7、环四面竹树环合如鸣珮环(副词,大约)(可以,能够)(可以,能够)(由,自)(跟随)(清澈)(凄清)(以……为乐)(逗乐,嬉戏)(环绕)(玉环,玉质装饰品)参差披拂犬牙差互(形容词,长短不一)(动词,交替)差1、从小丘西行闻水声2、心乐之3、下见小潭4、皆若空游无所依词类活用5、日光下澈6、斗折蛇行7、其岸势犬牙差互8、凄神寒骨向西。名作状以……为乐向下、往下在空中向下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像狗牙那样使……凄凉使……寒冷1.闻水声,2.如鸣佩环3.伐竹取道4.下见小潭5.水尤清洌6.潭中鱼可百许头重点词语1.闻:听到。2.如:好像。3.伐:砍伐4.见:看见5.尤:特别6.可:大约7.佁然不动8.往来翕忽9.其岸势犬牙差互10.悄怆幽邃11.以其境过清12.隶而从者7.佁然:呆呆的样子8.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9.差互:参差不齐10.悄怆:忧伤的样子11.以:因为清:凄清,冷清12从:跟从、跟随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②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③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重点句子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阳光直接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潭底石上,呆呆地不动。时而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⑤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着,参差不齐,随风飘动。⑥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从石潭这里向西南方远望,溪水象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蜿蜒,时隐时现。⑦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⑧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⑨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题字(记下这里的景致或记住这个地方)后就离开了。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课文的写作顺序是(游览顺序):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2.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凄清(分角度具体说)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五、内容理解4、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5、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溪身比喻成北斗七星,这是静止的,将溪水比喻成蛇,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6、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本文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由乐到忧(1分)从“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可以看出乐;(1分)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忧。(1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7、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8、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在文中起何作用?孤独忧伤(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心情)。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山石、潭水、树蔓、游鱼、溪流、岸势,清幽、明丽、深远,悲凉凄苦)本文的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句:(1)闻水声,如鸣珮环。将小石潭水撞击石头发出的声音比作佩环撞击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石潭水流动时声音的清脆悦耳。(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形象逼真写出潭水岸势的姿态,“不可知其源”则给了读者一种迷惘的感觉。拟人句: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形象地写出鱼儿在清澈的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情景,写出了作者内心看到小石潭美景后内心的喜悦之情。
本文标题:小石潭记中考复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38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