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绪论•一、果蔬加工和果蔬加工品•1、果蔬加工:以新鲜的果蔬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处理,消灭或抑制果蔬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保持或改进果蔬的食用品质,制成不同于新鲜果蔬的产品的过程。•2、果蔬加工品的类型•(1)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物态:固态、液态、混合态、粘弹体态•按酸度:低酸性(PH≧4、5)酸性(PH﹤4、5)•按含水量:干制品(AW﹤0、65)、半干制品(AW=0、65-0、85)、湿制品(AW﹥0、85)•按原料:体现原料特征•强化食品:根据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添加一些原料中没有或缺少的营养素。•功能食品(保健食品):食品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协调的性质。•果蔬罐头•果蔬汁•果蔬发酵制品•果蔬糖渍品•果蔬干制品•速冻制品•其它类:鲜切果蔬加工、超微果蔬粉、新含气调理果蔬产品、调味品类、油炸类、膨化食品类、药用类、下脚料中提取的有价值成分等。(2)按加工工艺分按加工工艺分类dehydratedgarlicflake干制类芋籽冷冻类CannedMushroom罐头类黄瓜腌渍类辐射制品果酒制品3、为什么搞果蔬加工•可从营养、卫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几方面来理解。•2000年以来,全国每年产水果6000多万吨、蔬菜4亿多吨。果蔬含水量大,营养丰富,易受微生物侵染、虫害,采后呼吸消耗大。•果蔬加工的作用:•(1)它是果蔬产品生产与销售、消费的重要环节。•(2)它是保证农业丰产和丰收的重要手段。•(3)果蔬加工可调节地区平衡,实行周年供应,丰富市场。季节性地区性问题•(4)果蔬加工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二、果蔬加工工艺学研究的内容应用科学研究果蔬资源的利用、贮藏、运输、加工、生产等•1、研究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新资源。•2、探索果蔬加工品生产、贮运、分配过程中加工品质变化的原因及控制途径。•3、改善加工品包装,提高加工品保藏质量以便于贮运、食用。•4、开发新产品。•5、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研究合理的生产组织、先进的生产方法以及合理的生产工艺。•6、原料的综合利用。尤其对下脚料、残次落果的利用。三、对产品的基本要求•1、清洁卫生•2、营养丰富•3、美味可口•4、形态美观•5、长期保存•6、食用方便即食性、易开启性等四、加工特点•1、受环境影响大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成分•2、与时间有一定关系季节性•3、与投料顺序有关工艺•4、原料的组成•5、企业规模设备•果蔬加工业作为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部门,原料、工艺、和设备三者缺一不可。在一定的工艺、设备条件下,原料的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反之亦然。五、我国果蔬加工业的现状和发展•1、现状•优势•2000年以来,全国每年产水果6000多万吨、蔬菜4亿多吨。分别占世界年产量的13%-14%和66%-69%;•果品加工量不足10%、损耗25%-30%•蔬菜加工量35%左右,创汇16、149亿美元。其中保鲜菜219万吨、速冻菜32、7万吨、腌渍菜、干制品18、8万吨、其他罐头、果汁等30、6万吨。出口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占4%、德国4%、日本40%、韩5%、东南亚国家30%、其他国家地区17%•山东省水果2002年1000万吨、蔬菜8300万吨。出口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有机蔬菜产量占全国的25﹑7%。•山东蔬菜70%在市场流通,从事蔬菜生产的有100多万农民,50多万人从事果蔬保鲜加工、从事运销的150多万。缺点:•(1)加工利用率低,尤其深加工不足。总体加工能力低,损失率高,采后的贮运保鲜不及时。•(2)加工原料的品种选育、引种和原料基地的发展不快。•(3)机械化、现代化速度较慢。•(4)果蔬加工业中科技人员的比例极低“十一五”食品发展规划:着力开拓果蔬食品加工产业:——积极引导果蔬产区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因地制宜而有序地开发特色林果生产基地,培育发展适宜食品工业大规模生产所需果蔬、食用菌类及野生果蔬等优质特种原料资源,提高综合利用率,开发附加值高的特色品种。——大力扶持知名民族品牌,企业加快果蔬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发展营养保健类果蔬原汁饮料、小罐头、调理食品、速冻和膨化果蔬产品、干果蜜饯等适宜国内国际市场需求的新型产品。第一章果蔬加工原理及原料的预处理第一节果蔬品质与加工的关系•果蔬加工:•果蔬品质:色泽、风味、营养、质地•化学组成•依化学成分功能的不同,通常分为四类•色素物质•营养物质•风味物质•质构物质一、色素类物质单独存在或几种色素同时存在(一)叶绿素类1、分类:叶绿素a蓝绿色C55H72O5N4Mg叶绿素b黄绿色C55H70O6N4Mg叶绿素a:叶绿素b=3:12、特点(1)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醇、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中。(2)不稳定:a氧气及阳光下极易遭受破坏失绿。b在酸性介质中形成脱镁叶绿素如用稀盐酸、草酸处理,叶绿素四吡咯环中间的Mg2+即可被H+取代生成脱镁叶绿素。C碱性介质中,常温下较稳定,加热后可被分解:叶绿素叶绿酸(绿色)甲醇+叶绿醇强碱性下,叶绿酸还可生成钠盐、钾盐,亦呈绿色且更稳定。利用此特性,通常所用的叶绿素染色剂即为叶绿素铜盐、钠盐、钾盐,以铜盐色泽最好。在一定的PH条件下,脱镁叶绿素原发色环上的N-位氢原子可以被铜离子或锌离子置换,使此环又成为发色基团而呈现绿色(复绿)。铜置换物较锌置换物稳定。这是某些蔬菜加工品复绿工艺的理论依据。(二)类胡萝卜素300多种黄、橙、红1、主要种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番茄黄素、辣椒红素、叶黄素等2、结构及性质(1)化学结构:分子中皆含有一条有异戊二烯组成的共轭多烯链胡萝卜素:VA源四萜化合物α胡萝卜素:只有一个紫罗酮环1分子VAβ胡萝卜素:两个紫罗酮环,人体内转化为2分子VAγ胡萝卜素:只有一个紫罗酮环1分子VA其他无紫罗酮环的不具VA活性(2)特性:共性:耐热性强,即使与锌、铜、铁等金属共存时也不易破坏;遇碱稳定;在有氧条件下,易被脂肪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等氧化脱色,紫外线尤促其氧化;完整果蔬细胞中较稳定。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其他胡萝卜:“小人参”之美誉,防癌抗癌。加工:脱臭、不溶于水、在人体内利用率低等问题。(三)花青素(花色苷):水溶性,呈红、蓝、紫。以糖苷形式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1、基本结构:2-苯基苯并吡喃环苯环上取代基的种类、数目决定着颜色。羟基增多时,趋向蓝紫;甲氧基增多时,趋向红色。2、特性(1)颜色随PH值变化,酸红、中紫、碱蓝(2)感光色素(3)其合成受营养状况的影响(4)很不稳定:加热可被破坏;氧气、光线等作用促其解;遇铁铜锡变色。(5)能被亚硫酸及其盐褪色。与亚硫酸生成无色的色烯-2-磺酸,此反应可逆,一旦加热脱硫,又可复色。3、果蔬中的花色素有:天竺葵花色素、芍药花色素、矢车菊花色素、牵牛花色素、飞燕草花色素(四)黄酮类色素:水溶性、酚类、涩味、苦味。以游离或糖苷形式存在于果蔬中。1、基本结构:2-苯基苯并吡喃酮2、性质:比花青素稳定。酸性无色、碱性黄色、与铁盐变绿色或紫褐色。3、种类:主要有圣草苷、芸香苷、橙皮苷二、风味物质酸、甜、苦、辣、香、涩、鲜(一)香味物质1、来源:挥发性物质或精油:醇醛酯酮萜等其发香团:羟基、羧基、醛基、羰基、醚基、酯基、苯基、酰胺基等。2、种类多、含量微。百万分之几水果中酯类、醇类、酸类为主蔬菜中主要含硫化合物和高级醇、醛、萜等。3、特性(1)多在成熟时开始形成,完熟时大量形成。(2)多不稳定,在加工过程中易受热、氧化或在酶的作用下挥发或分解。(思考:加工过程中如何避免风味的损失?)(二)甜味物质1、来源(1)主要甜味物质:糖及其衍生物糖醇类物质。主要:蔗糖、果糖、葡萄糖此外还含有甘露糖、半乳糖、木糖、核糖、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等(2)次要甜味物质:一些氨基酸、胺等非糖物质2、含量及种类:水果7%-15%蔬菜﹤5%3、影响果蔬含糖量的因素:气候、土壤、栽培措施、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4、影响果蔬甜度的因素:(1)糖的含量(2)糖的种类及比例相对甜度:蔗糖100、果糖173、葡萄糖74(3)糖酸比(三)酸味物质1.来源:有机酸,主要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另外少量其它酸。蔬菜含量少,个别草酸多。2.各种果蔬中的含量及种类。表1-43.影响果蔬酸味强弱的因素:含酸量、酸根的种类、解离度、缓冲物质的有无、糖的含量。(四)果蔬的涩味1、来源(1)单宁类物质为主0.25%涩味0.03-0.1%清凉感(2)儿茶素、无色花青素、羟基酚酸等。2、单宁:高分子聚合物单体:邻苯二酚、邻苯三酚(1)分类水解型单宁:焦性没子食酸单宁或可溶性单宁缩合型单宁:儿茶酚类单宁或不溶性单宁(2)涩味的产生及脱涩•可溶性单宁→不溶性单宁•无氧呼吸:温水浸泡、乙醇或高二氧化碳浓度(3)与加工的关系•a酶促氧化褐变(铁等金属离子促进变色)•b遇碱变黑(五)苦味物质1、来源:主要是糖苷类物质2、种类苦杏仁酶(1)苦杏仁苷+2H2O2葡萄糖+苯甲醛+氢氰酸芥子酶(2)黑芥子苷芥子油(3)茄碱苷(龙葵苷)茄碱茄碱:有毒,超过0.01%会感到明显苦味,超过0.02%使人中毒。(4)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六)辛辣味物质生姜:姜酮、姜酚、姜醇C、H、O组成的芳香物质辣椒:辣椒素C、H、O、N组成的芳香物质葱、蒜:硫化物、异硫氰酸酯类蒜氨酸酶作用下生成大蒜素,具有强烈刺激味,杀菌。芥菜:芥子油异硫氰酸酯类(七)鲜味物质来源:氨基酸、酰胺、肽类L-天门冬氨酸、L-谷氨酰胺L-天门冬酰胺最重要谷氨酸及谷氨酸钠120℃焦性谷氨酸三、营养物质(一)维生素:1、维生素c(1)两种形态:还原型和氧化型氧化型维生素C的生理活性仅为还原型的1/2(2)水溶性(3)易氧化。铁、光照、强碱加工中常用作抗氧化剂2、维生素A胡萝卜素肠壁和肝脏中转化理论上:α胡萝卜素:只有一个紫罗酮环1分子VAβ胡萝卜素:两个紫罗酮环,人体内转化为2分子VAγ胡萝卜素:只有一个紫罗酮环1分子VA实际上,转化率和吸收率很低性质较稳定,对高温和碱性条件稳定,但其分子高度不饱和,易被氧化。(二)矿物质约占果蔬干重的1%-5%,叶菜可达10%-15%,80%为K、Na、Ca。果蔬食品为什么被称为碱性食品?谷物、肉、鱼、蛋类食品为什么被称为酸性食品?食品矿物质中,钙、磷、铁与健康关系最密切,所以通常以这三种元素的含量来衡量食品的矿物质价值。(三)淀粉果蔬成熟过程中:淀粉与糖之间的转化与其品质的关系。四、质地因子果蔬的质地主要体现为脆、绵、软、细嫩、粗糙、致密、疏松等,是评价品质的重要指标,是判断果蔬成熟度、确定加工适性的重要参考依据。(一)水分新鲜度、脆度、口感75%-95%(二)果胶物质:存在于细胞壁与中胶层三种形态:原果胶、可溶性果胶与果胶酸•原果胶酶纤维素原果胶果胶酶甲醇•可溶性果胶聚半乳糖醛酸酶还原糖•果胶酸半乳糖醛酸•1、原果胶:不溶于水,具粘结性,在胞间层与蛋白质、钙、镁等形成蛋白质-果胶-阳离子粘合剂•2、可溶性果胶:仍具一定的粘结性•3、果胶酸:无粘结性(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骨架物质,幼嫩果蔬多为水合纤维素,老熟果蔬多为复合纤维素。•纤维素:•半纤维素:不很稳定•粗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膳食纤维,“第七大营养素”。第二节果蔬的败坏及加工保藏措施•一、引起果蔬产品败坏的原因•败坏(Deterioration):一种食品,凡是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和状态而质量变差即可认为是败坏。•其含义较广:变质、变味、变色、分解、腐烂•1、表现:生霉、酸败、发酵、软化、腐烂、膨胀、产气、变色、混浊•2、引起果蔬败坏的主要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3、败坏后果:轻则产品变质,重则不能食用,甚至误食后造成中毒死亡。(一)微生物败坏:•4、引起感染的原因:•(1)原料不洁•(2)杀菌不完全•(3)卫生条件不符合要求,使得原料和加工用水被污染。•(4)包装、密封不严。•(5)保藏剂浓度不够。(二)化学败坏:1、原因:加工、贮藏过程中发生各种不良的化学变化引起的。如:氧化、还原、分解、合成、溶解等。内部反应果蔬与氧气、与加工设备、包装容器、加工用水的作用•(1)正常情况下•酸碱反应变色、沉淀•氢化反应:Fe
本文标题:农产品贮藏加工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4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