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自然地理(必修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整合知识网络技能追踪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中、低纬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1.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的思路(1)太阳辐射:赤道――――――――――――→递减两极(2)热量带:赤道――――――――――――→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两极(3)植被:赤道――――――――――――――――――――――→雨林、常绿阔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两极(4)土壤:赤道――――――――――――→酸性、中性、偏碱性两极2.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的思路(1)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递减内陆(2)降水量:沿海――――――――――――→递减内陆(3)植被:沿海――――――――――――→森林、草原、荒漠内陆(4)土壤:沿海――――――――――――→森林土壤、草原土、荒漠土内陆3.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的思路(1)海拔:山麓――――――――――――→海拔增高山顶(2)热量:山麓――――――――――――→逐渐减小山顶(3)降水量:山麓――――――――――――→少→多→少山顶(4)植被:山麓――――――――――――→森林→灌木→草原草甸→荒漠→冰川因不同山而异山顶二、统计图表判读型选择题的解答1.常见的地理统计图表地理统计图表是对地理事物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后绘制而成的图形或表格,是地理信息化的一种形式。它用数据来表述地理原理和过程,是地理事物在区域内发生、发展的具体体现,具有较强的时间动态性。地理统计图表形式多样,按照表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坐标图、结构图、表格等三类。地理统计图表坐标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图:包括折线图、曲线图、柱状图、雷达图、玫瑰图等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结构图:包括扇形结构图、饼状结构图、柱状结构图、矩状结构图等表格2.解题策略(1)平面直角坐标系图上的点、线(折线、曲线)、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读图时要积极思考,既要有定量的认识,又要做定性分析。①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和内容,分析横坐标与纵坐标所示要素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配规律,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②根据“柱”或“线”的长短,读准对应的坐标数值,分析其变化趋势。(2)统计表格是地理统计信息资料的分类列表展示形式。解答统计表格型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认清表名及不同表格项目所表示的要素和内容。②抓主线要素,综合分析地理规律。表格题中虽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有主次、轻重之分,主线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因素。③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解读表格题重在认识表格统计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就是从理性上做定性认识。大多数表格题直接可以观察分析到地理事象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若题目要求再做定量计算,就必须要整理数据、计算数据,做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的定量认识,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解读表格题,是做定性、定量分析,还是仅做定性分析,因题而异,解题时要灵活掌握。④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
本文标题:【师说】2016高考地理全程复习构想课件:章末整合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共14张P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4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