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笔记-钱理群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序:现代文学研究的简介六十年来历史足迹。较早的著作未成为独立的学科(重点在于新与传统,近代文学关系的梳理)——始于朱自清(历史总结态度)《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开创性著作——1.以作家创作成果为主要研究对象2.从文学现象探讨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历史经验3.重视作品艺术成就及社会影响4.外国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及流派形成思想风格所起作用并采用了先有总论后文体分类评论体例。50年代以来这一时期文学著作,各抒己见,不同特色为该学科奠定基础格局范围起点——左的抬头变成无产阶级文学——拨乱反正回正道——近年来1.吸收反映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2.打破格局扩大领域,揭示历史主流,展示丰富多样性,从历史的过程联系中分析文学现象+规律,特点,作品艺术成就,个性风格特点+文学流派的历史考察努力揭示文体发展内在线索,研究外国文学的影响,探讨现代文学民族风格与特色形成过程,注重文体分类,又独显优秀作家作品。前言时间概念:1917年1月——1949年7月(《新青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全国文代会召开现代文学: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思想人的现代化作用特殊。文学现代化与民族化是历史性课题——矛盾——现代文学三十年发展最深刻根本意义的变革: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变革(相联系)美学观念与品格的变革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文学与思想革命的关系)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历史背景:利用了晚清以来文学变革的态势与思想资源,然而局限于传统文学内部的结构调整变通。新文化运动本质是引进吸收运用西方文化现代思想启蒙运动,并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北大新旧思潮碰撞文学革命发生,文白之争成为新旧文学之争的焦点之一,“三大主义”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陈独秀)文学革命先驱者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主动性和批判精神,摧毁当时旧文学阵地如黑幕派,鸳鸯蝴蝶派。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对林纾的维护古文守旧派摧枯拉朽。学衡派:1922年9月在南京创刊的大型学术性杂志《学衡》而得名,其同仁梅光迪,胡先骕,吴宓寝馈西洋文学,受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的影响,相信靠伦理道德的理论来凝聚中国,整理研究维持传统文化,甲寅派:1925年时任北洋政府司法与教育总长章士钊复刊《甲寅》周刊,发表《坪新文学运动》等文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史等角度论争白话文不能代替文言文。文学革命成绩: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2.外国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4.创作取得成绩。文学革命是一次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带来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在文学世界化与民族化的对立统一中实现文学的现代化。二.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外国文艺思潮是文学革命的外因。胡适,陈独秀两人的《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吸收欧美意象主义运动和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为蓝本,两人文学历史进化论均脱胎于西方思潮的直接产物。指出新旧文学交替必然趋势。西方意象派:对西方传统诗歌繁绵堆砌风气的反叛,形式上追求具体性,运用日常口语等主张。新文学建设借鉴外国文艺运动或文学创作经验,五四时期从仿易卜生问题小说剧入手,转向社会现实人生的创作在《新青年》的带动下,翻译活动带来西方文学思潮哲学思潮的大量涌入。俄国现实主义成为此时期文学主流,浪漫主义仅有较大影响。各种西方思潮致使新文学第一代作家用西方文学样式手法倾吐内心苦闷愿望,体现五四叛逆自由创造精神。如鲁迅参照外国近代小说格式,在现实主义基本精神与手法外,广泛吸取浪漫,象征主义等多种手法,写出《狂人日记》中国现代小说基石的作品。又如郭沫若,郁达夫等。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立成,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12人,《小说月报》会刊,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二百多种刊物,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2-创造社: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发起组织,张资平,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思潮,同时也受到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同时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该社团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以五卅为界后期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和创造社浪漫主义双峰对峙共同为新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不同流派的发展产生了久远的影响。新月社:1923年由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与创造社继承又否定,后内部逐渐形成诗人群产生新月派,前期1927年前以诗镌作为代表性的刊物,倾向自由主义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派,他们致力于新诗艺术形式的探索,促使新诗艺术走向成熟。诗歌创作上有建树的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人。后期1928《新月》1931《诗刊》徐志摩饶孟侃老诗人,陈梦家,方玮德南京青年诗人群,与现代派从现代都市病重获得新的诗情与艺术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11月,办有《语丝》周刊,发表针砭时弊短小犀利的杂感小品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是所谓语丝体,核心是鲁迅,周作人成员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聚集着自由主义作家群言志散文流派,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语丝体,在现代散文发展中影响甚大。浅草社:1922年成立办有《浅草》季刊,1929年秋其骨干成员又组成沉钟社,办有《沉钟》周刊,半月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造方面有冯至的诗歌,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的色彩。湖畔社: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四人一代新人,1922年4月出版合集《湖畔》代表一代新人的纯真热情,1923合集春的歌集,写作爱情诗闻名,他们爱情诗与自然景物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如妹妹你的水,过伊家门外,天真开朗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时代精神与诗人个性的统一。重要抒情诗人冯至抒情诗最大特色是艺术的节制纯化明净的形象有沉思的基调向哲理抒情化方向发展,冯至的诗情调充满感伤苦闷,节奏舒缓音韵柔美的幽婉独特风格。叙事诗神秘含蓄却表现五四堪称独步,抒情叙事融为一体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文学革命是理论先行后有创作实践。核心文学的现代化问题,援引西方文学经验急于解决时代文化转型的问题使文学理论批评充满生气,话题现实,对现代文学发展有深远影响。最初理论思考为文学革命寻找根据,如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胡适将白话文必代文言文的共识理论化,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是其理论建树最突出影响最大的表现。筑起胡文学思想也是文学革命指导思想的基本框架。在文学革命语言形式问题方面受到美国意象派诗歌理论原则的启迪,胡适把文学形式看成整个社会价值和审美趣味的转变,所以将白话文运动的提倡视为文学革命最实际迫切的举措。而是要造就言文统一的国语,以此实现思想启蒙和建立统一的现代民主国家的必要条件。重视西方文学思潮理论的横向移植,同时又纵向对中国传统文学传统重估。有托古改制的立场,实用主义,进化论的观点阐释传统学术结论,实验主义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朴学治学方法,并影响后来文学史研究。在文学思想内容与方法上重视个性主义,采用写实主义。如诗体解放说。胡适侧重从语言,形式方面为文学革命寻找突破口。周作人侧重思考与探讨新文学的思想建设,人的文学概括新文学的内容和本质特征成为五四时期文学的中心概念。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人生问题。他将新文学本质界定为重新发现人的一种手段,根本目标在助人性健全发展。平民文学的概念,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指出文学的精神区别指它的普遍与真挚的问题。文学是人性的人类的也是个人的。周作人后来质疑他口号里的功利主义,反对以个人为艺术工匠的艺术派,又反对以艺术为人生的仆役的人生派,而主张人生的艺术派。自己的园地的文学观,倾向自由主义的追求,强调尊重创作个性,抒写表达作者各自的情思,反对文学功利性。后来推崇既兴言志的创作心态,强调尊重文学的独立性与维护自由表达思想见解的文学原则。他的贡献还在于对现代散文文体的理论认识,以抒情叙事为主的艺术性的散文视作美文,阐明了艺术性散文的文类品格。他的散文别有韵味,尤其是小品文,常作散文批评,强调好散文需具备饶有趣味的内容,平淡自然的气质。他的散文批评切近散文创作的规律,上升到美学批评的高度。其他理论如鲁迅主张改良思想,正当的学术文艺为第一事。沈雁冰为人生文学观。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郭沫若自我表现说,成仿吾实用批评的尝试,梁实秋五四文学批评,组成十年的文学理论空间。-3-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第一个十年文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1917年1月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是文学革命初期准备阶段文学创造刚萌芽作品幼稚。2.五四运动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此阶段思想解放创作活跃。第一代作家登上文坛,流派形成,文体发展,新文学站住脚跟。3.三一八惨案到1927四一二事变,革命形势导致创作沉寂,革命文学理论提倡和试验为下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奠定基础。共同的文学兴趣与归趋在创作上的时代品格。1.理性精神的显现。先驱者强调以现代科学民主精神指导新文学的创造并观察思考生活文强烈的理性批判的色彩。文学研究会作家反映社会人生探察人生社会的究竟,对传统的思想文化进行价值的重新估定。创造社作家在表现自我的同时,用批判的眼光探求人生社会。这时期有婚姻爱情与个性解放题材热。理性批判精神与由于人的发现,文学的发现引起的理性探索精神,贯穿于十年几乎所有作品中。这种理性的追求对各种文体的发展有直接影响。五四作家追求多元化思想内容的边缘性质文学。1921年前后问题小说热的浪潮,作品理性浅露艺术上幼稚生硬但顺应思考的一代探究人生社会的风气。初期新诗说理写实成分重,韵味不足,五四后冰心宗白华小诗抒情之中揉入哲学联想,现代散文也是重议论重批评。文坛创作者有理性一面但由于时代的限制没形成自己独有的哲学思想,不同于欧洲启蒙文学纯粹的思辨色彩。2.感伤情调的流行。第一个十年文坛的创作基调是感伤的表现为苦闷。孤独。彷徨感。如初期问题小说探讨人生究竟诉说着感伤情怀,乡土小说写实中隐含着乡愁。感伤成为新文学的一种精神标记,反映社会转折期的社会心理。由于社会现实的黑暗压迫与现代意识的美好期落差对比导致文人心理的失落幻灭,这是现代中国民族和文学进入历史青春期必有的感情标记和心理气氛。3.个性化的追求。个性解放鼓励个性发展的年代,为创作多方面个性化自由发展提供条件,写个人的生活情绪是普遍现象。创造社浪漫主义一派中表现自我成为自觉的文学追求。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这时期有很强的主观性。散文小品不拘形式充分表现作家个性获得极大成功,新文学作家大胆尝试着表达自己所要表现的各种角度和方式,标新立异突出个性是他们的追求,文体发展不成熟但是作家风格千姿百态。如鲁迅的冷峻犀利,郭沫若雄奇豪放,郁达夫袒露自怜,叶圣陶的平实冷静,许地山的隽永奇趣,卢隐的急切质直。王统照的宛曲纡徐,冰心的明丽晶莹,周作人的冲淡自然,朱自清的精美秀雅,闻一多的浓烈沉郁,徐志摩的潇洒空灵,冯至的幽婉舒展,废名的古朴朦胧,李金发的幽微象征。4.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新文学对现实的关怀,以及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决定影响,现实主义成为最有实力的创作方法成为主流。除了鲁迅的现实主义,一般作家更加向往浪漫主义,各种文体的创作中都充溢着强烈的主观情绪与抒情色彩。各种诗体注重艺术的想象,情感的自然抒发流露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特征。问题小说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也表现的普遍。自叙传小说将大胆
本文标题: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笔记-钱理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5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