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14山东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
2014年山东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2014年山东卷语文作文类型依然是新材料作文。材料主要内容围绕着“窗子”展开,以“窗子”为设题点,把窗子比喻成画框,通过窗子看到的风景喻为图画。句号标志着这是材料的第一层意思,后面列举了不同的人通过窗子看到的不同的“图画”,这实际上是立意的提示,也就是说,作文立意可以写高雅、宁静,也可以写粗俗、喧闹,可以是值得肯定的,也可以是需要否定的。需要注意的是,材料最后的省略号,它的意思是说,还可以有很多,只要是符合材料中通过窗子看到的“图画”即可。因此,作文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大的写作空间,看到的除了高雅、宁静,还可以是善良、爱心、文明、道德、诚信、责任等等,看到的除了粗俗、喧闹,还可以是麻木、冷漠、肤浅、道德的缺失、欺骗、雾霾等等。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图画”,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内心世界。佛家所谓“心中有佛所见皆佛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提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强调以我观物那么物就会着上我的色彩。所以不论看到的是真善美还是假恶丑,关键在于我们拥有一个怎样的心灵世界。这也是一个立意点,而且是较好的立意。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您看到了什么?你脑袋里边有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就能审出什么中心来。你喜欢静,你就可以写静;你喜欢热闹,你就写热闹;你喜欢雅,你就写雅;你喜欢俗,你就可以写俗;你看到了好,你就写好;你看到了不好,你也可以写不好。自由民主,各抒己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特长,写出自己喜欢的作文来,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尊重考生个性,面对这么多可以写作的角度,到底选择哪个角度去写,可以看出学生的文化底蕴,可以看出学生的胸怀气度,可以看出学生的见识眼光。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这个人的见识眼光;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取决于这个民族胸怀气度和长远的眼光,所以山东高考题用这个材料来考查学生的胸怀见识,出题人非常有远见。中国正在走向成熟,中国需要更高的文化底韵,需要更高的人文素养,才能让中国走的更远,所以国家一直在提倡人文素养。窗外静好岁月缓缓流淌,徜徉在清浅流年的光影里,阳光轻吻着脸颊,微风抚过青春里明媚的忧伤。这样简单明净的日子里,我努力追寻着生命中的那抹温暖,努力地想要从生命的窗口里,望见那最美的一片风景。安妮宝贝曾说:“花开得太好,所以摇摇欲坠,这一切的事情,老得这样快。”还记得当初,夏日午后照耀着暖阳的教室里,从后桌传来的纸条和那清澈明净的笑容。还记得当初,骑着自行车打闹着路过生长着爬山虎的红墙,风把笑声带到远方。还记得当初,一群人肩并肩躺在操场的草坪上,望着天空纯净的蓝,任微风拂过脸颊。而如今,身边的人早已散落各方,不复当初的模样。偶尔还会想起他们,带着回忆里的美好的笑和相见不如怀念的伤感。当时光纺成的纱被绣成华美的图腾,我们被岁月的车轮载着渐行渐远,也渐渐与最初的梦想背道而驰。记忆里的窗口那单纯美好的想法早已模糊,生活中我们望见的是荆棘丛生的道路,我们被现实的残酷扎得鲜血淋漓,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就在这种希望与失望的交替中,我们百炼成钢,最终变得强大而现实。只是在流年的缝隙里,我时常看到曾经的自己,在岁月的边缘张望着,望着黑夜背后的那扇窗,倔强地想望出期待中的那片风景。于是我明白,梦想永远不会被搁浅,因为梦想而留下的累累伤痕,正是生活给予你最珍贵的礼物。所以,“即使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就算颠沛流离之后才懂得生命的慷慨与繁华,就算洗尽铅华之后才明白岁月的蹉跎与无奈,可那又怎样。我一直在这里,等待命运开出一庄九天十地的牌局,示我以最后的输赢,尔后莞尔接受,给那些为梦想而奋斗的日子写上绝美的结局,孤独也一样盛放到极致。莎士比亚曾说:“即使从死亡的空洞的眼穴里,也能望见生命的讯息。”所以,就算普罗旺斯的薰衣草田尽数凋亡,就算香格里拉的玫瑰花海燃成灰烬,我还是会说,生命的伟大与不朽,本就在于它能从绝望中寻得一线生机。我从失败的窗户里看到了坚持与希望,哪怕这一刻,黑夜吞噬了我,也会有另一个初升的暖阳,让我沐着阳光,冲向梦想的渡口。也许,从那扇窗外,我会看到彼岸,花开不靡。双手合十,虔诚祝祷———只愿下一次凭窗眺望,一切依旧是纯白美好模样。淡定与从容才是最曼妙的窗子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不同的人看到了不同的风景,而这最曼妙的风景就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淡定与从容是看到人生种种遭遇之后的平静,它不是刻意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弘一法师李叔同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出家,他的出家并非厌世,更非欺世,实在是由于参透了人生,飘然出世,古今有多少人沉浸在名利之中不能自拔,而李叔同的出家正是内心真正平静之后所表现出的从容与淡定。出家之后的他更是在从容与淡定中秉持一种慈悲情怀。为了不把伏动的小虫压死,他把藤椅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他那种敬畏生命,悲天悯人的从容,着实让人敬佩不已!被誉为“非洲之父”的史怀哲曾说,当悲悯之心能够不只针对人类,而能扩大涵盖一切万物生命时,才能到达最恢宏深邃的人性光辉。这样的悲悯已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参悟人生后的淡定和从容。史铁生在真正打开人生这扇窗望向地坛时,才真正发现生命里最需要的是淡定与从容。因此他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看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此时的史铁生才真正找到了自己,他平静了很多,也强大了许多。在这人世间,随欲望浮沉的人太多太多,我们的内心填满了浮躁与忙碌,经常将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失去了内心的淡定与从容,迷失了回家的路途,因此而苦于一世。杨绛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淡定与从容不仅是我们人生最曼妙的风景,也是我们记住回家之路的心灵坐标。周国平说,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拥有坚实自我的前提就是拥有一颗淡定与从容的心灵世界。我们可以说,人生拥有淡定与从容的图画,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当然也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人定能获得生活的充实与幸福。
本文标题:2014山东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492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