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东北大学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2
1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内容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招标文件及招标图纸编制。其内容包括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施工组织机构劳动力计划安排、施工方案和主要技术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保证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措施、施工全过程环境保护措施等内容。1.2编制依据。1主要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GB50223-95混凝土抗震设计规范3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4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7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8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9GB5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10GB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11DB13(J)05-2002河北省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12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13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14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5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6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7GB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8GB50207-94屋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9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20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1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2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23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24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5GB50303~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6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27JGJ/T10-95混凝土泵送技术规程28JGJ104-9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29JGJ130-2001J84-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30JG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31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32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33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34主要图集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3503G329-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3605J1主要工程做法37其他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二章工程综述2.1、工程概况本工程系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综合实验楼,工程地点位于秦皇岛泰山路,学校东大门处。主要使用功能为实验楼、图书馆,藏书量120万册。建筑占地面积2415.01m2,总建筑面积为39775.17m2,其中地上16层、地下1层,局部有出屋面的楼电梯间,总建筑高度为60.50m。建筑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室内±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6.07m。建筑类别为三类建筑,一级耐火等级、七度抗震设防。2.2、建筑防火本工程属一类高层建筑综合楼,消防系统设置室外消防给水、室内消防给3水、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无管网七氯丙烷灭火系统、配置建筑灭火器。本工程校园室外给水管网为支状管网,在东北侧已建有一座图书馆使用的消防水池有效容积180m3,可以供应工程室外消火栓用水,本工程在室外再一座储水容积为690m3消防专用储水池,新建消防水池分成独立使用的两格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为一个分区,采用智能控制工频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供水。消防电梯前室设置专用消火栓,电梯底部设专用排水设施。在地下室、阅览室、实验室、会议室、走道、办公室、休息厅等部位均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采用智能控制工频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供水。在防空地下室每个防护单元内设搪瓷钢板贮水箱,贮存战时掩蔽人员饮用及生活用水。在每个防护单元主要入口简易洗消间内分别设一座搪瓷钢板贮水箱,储存战时洗消用水。2.3、建筑防火施工注意事项防火墙砌至梁底,不得留有缝隙,管道穿过防火墙及楼板处采用不燃烧材料将周围填实,管道保温采用不燃烧材料。除工艺及通风竖井外,管道井安装完管线后,应在每层楼板处补浇注、相同的钢筋混凝土将楼板封实。金属机构构件喷涂符合规范要求的防火材料。2.4、建筑电气工程本工程220/380V配电系统,动力系统,照明系统,建筑防雷、接地系统,电话通讯、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话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工程消防负荷为一级负荷,弱电机房、网络中心、普通电梯为二级负荷,其他为三级负荷,总计算负荷量1825KW。本楼采用低压供电,地下层设配电室,4380/220V主结线为多路电源进线,各段母线同时运行。接地形式采用TN-C-S型。本楼按区域及用电性质分别由配电柜引出供电干线,以放射状和树干式混合供电方式向楼内照明、实验室以及动力设备负荷供电,其中消防负荷及其他重要一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楼内照明及动力设备的供电干线采用电力电缆沿金属线槽敷设,其中消防负荷的供电干线采用耐火型电力电缆,其他负荷供电干线采用ZRYJV型电力电缆,金属线槽要求采用耐火型内设防火隔板。室内一般照明、动力及空调分支线采用BV-500V型筒线,穿钢管保护沿墙及楼板和地面暗敷。消防负荷分支回路采用耐火型导线NHBV-500V穿钢管保护沿墙及楼板和地面暗敷,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30mm。电线套管采用KBG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1.6mm。明敷时钢导管外皮涂防火涂料。低压配电屏均落地安装,配置10#槽钢基础,其余各类配电箱、控制箱均为墙上安装,下皮距地1.4m。照明以高效荧光灯及节能灯为主。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在楼梯间、公共走道、门厅、配电室、消防控制室、重要机房等处设消防应急照明,公共走道及出口处设置疏散指示及安全出口标志灯,并采用双回路供电末端自动切换方式供电。本工程防雷等级为二级,设有二类防雷的保护装置,采用TN-C-S型接地形式,弱电系统接地、防雷接地、电梯接地等共同采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0.5Ω,设总等电位连接。2.5、建筑防水、给排水5屋面分为上人屋面和不上人屋面,屋面保温采用SF水泥珍珠岩保温板,屋面防水等级为Ⅱ+Ⅱ级二道设防。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内排水形式。给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分低、中、高三区供水,其中四层及以下为低区,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五至十层为中区、十一至十五层为高区。中、高区给水采用断流水箱、稳压储能全自动供水机组供水。本工程在各层开水间分别设置一台自动电热水器供各层使用。生活给水管设于人防内的给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及管件,丝扣连接;其余给水管采用不锈钢管及管件,沟槽卡压连接;消防管、喷淋管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及管件,管径小于DN100采用丝扣连接,大于等于DN100采用沟槽式连接。设于吊顶内的生活给水管做9mm厚橡塑保温。水箱间内的水箱、管道做30mm厚橡塑保温。排水系统:地上部分采用重力排水方式直接排至室外。其中首层为低区单独排至室外;二层及以上为高区单独排至室外。地下室污水采用机械排水,地下室污水经污水坑收集后再经污水泵提升后排至室外。本工程卫生间排水经化粪池预沉后排至校园污水管网,实验室排出的有毒污水经无害处理达到水质要求后方可排至校园污水管网。埋设于底板内的排水管采用机制排水铸铁管及管件,石棉水泥捻口;高区排水立管、专用通气立管采用抗震柔性排水铸铁管及管件,法兰连接,其余排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排水塑料管,承口粘接;污水泵压水管采用焊接钢管及管件,焊接连接。雨水管采用焊接钢管及管件,焊接连接。雨水系统采用内排水方式排除,部分雨水管埋设于墙体内。2.6、建筑节能外墙采用外墙外保温形式,保温做法为挤塑聚苯板。屋面采用SF水泥珍珠岩保温板。62.7、墙体墙体,地下室外墙为钢筋混凝土外墙,内墙为200厚非粘土烧结砖、M10砂浆砌筑。墙顶为地下室顶板。地上部分,外墙为250厚蒸压加气砼砌块墙体、M5砂浆砌筑。内墙为200厚蒸压加气砼砌块墙体,或100厚空心轻型墙体。填充墙砌块的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砌筑砂浆采用混合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长度大于6m砌块墙应设置构造柱,上端与梁绞接、下端与梁钢接。2.8、门窗门窗采用断桥铝门窗,外窗采用单框6+12A+6中空玻璃,门窗玻璃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外檐门窗开启扇加装隐形纱扇。凡低窗(S≤800)均加设金属护栏。防火门窗安装闭门器,双扇开启的防火门应安装闭门顺序器。2.9、地基基础本工程基础采用带柱帽筏板基础、局部为桩基础,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等级为二级的抗震结构。基槽开挖后进行普遍钎探,并会同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共同验槽,合格后方可施工。施工时地下水位较高,必须采取可靠措施降水,并注意避免影响相临建筑物,以保证基坑边坡稳定。2.10、钢筋混凝土构造要求2.10.1、本工程钢筋采用φ-HPB235,Φ-HRB335钢筋,Φ-HRB400钢筋,框架梁柱纵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比值不应小于1.25,且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比值不应大于1.3。2.10.2、框架柱、剪力墙暗柱主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或套筒机械连7接;框架主梁主筋接头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钢筋直径小于20mm可采用绑扎接头;次梁、楼板及剪力墙分布的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接头。钢筋机械连接等级为二级。所有钢筋接头形式应满足《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要求2.10.3、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为C15;柱帽、筏板、地下室墙、梁及顶板为C45S6抗渗;1~2层墙与柱为C45;3~7层墙与柱为C40;8~9层墙与柱为C35;十层以上墙与柱,首层及以上框架梁、挑檐、楼板及楼梯为C30;构造柱、过梁、抗震扁带及预制盖板为C20。2.10.4、温度后浇带:温度后浇带在两侧浇筑完毕60天后浇筑,浇筑时采用高一标号的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浇灌。2.10.5、保护层厚度: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外墙及底板迎水面50mm;楼板中的分布钢筋为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柱钢筋15mm。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板壳墙梁柱≤C20C25-C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C50一501515302530303030二a—2020—3030—3030b—2520—3530—3530三—3025—4035—4035第三章施工部署3.1施工部署总原则本工程为地下1层、地上16层的高层建筑,工期要求较紧,为了保证基础、主体、装饰装修工程均尽可能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施工,保质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应该全面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前部署,保证人力、物力、财力8有效到位。3.1.1、在时间上的部署原则根据总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总工期为450日历天,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证在计划工期内完成任务,我公司计划装饰装修同主体结构交叉进行施工,当主体施工到地上8层时,7层以下部分开始进入装修施工,保证在450天内完成工程任务,并达到竣工验收要求。3.1.2、在空间上的部署原则:平面整体交叉施工为了贯彻空间占满、时间连续、均衡协调有节奏的原则,保证工程按照总控计划完成,需要采用分层分段同时施工,部分结构与维护同时施工,安装和装修施工的交叉作业。3.1.3、总施工顺序的部署原则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专业的总体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3.1.4、在资源上的部署原则—机械设备的投入根据施工工程量和现场实际条件投入机械设备,结构施工期间,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和保证施工质量,所有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并在结构施工期间,配备2台60米臂杆塔吊进行材料的吊运和结构的安装,充分保证结构施工时,材料的运输和结构件的吊装;结构施工完毕后,为满足垂直运输的需要,设置2部施工电梯,以保证施工要求。3.2工程项目目标3.2.1、工程质量目标:合格工程3.2.2、现场管理目标:市文
本文标题:东北大学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0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