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77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第五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内容提要学习及其理论发展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联结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第一节学习及其理论发展一、学习的界定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1、所有的行为的变化都是由经验引起的,学习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2、学习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3、行为的变化不等于学习的存在(本能、疲劳、适应和成熟)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二、学习的分类1、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人类学习人类学习的社会性、以语言为中介、积极主动性机器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2、学习水平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加涅认为,人的学习存在五种结果:智力技能: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学习“怎么做”的一些知识;认知策略: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于调节学习者自己内部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技能;言语信息:学习大量的名称、事实、事件的特性以及许多有组织的观念等;运动技能:是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态度:影响个人选择行动的内部状态。3、学习结果分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4、学习性质和形式分类奥苏贝尔根据学习主体所得经验的来源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所得经验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接受学习指教学系统中,学生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的传授和接受者的主动构建而实现的。发现学习则是在主体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对现实能动的反映及发现创造,而建构起一定的经验结构而实现的。意义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来进行新的学习,建立新旧经验的联系。机械学习指在学习中所得经验间无实质性联系的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中亦存在意义与机械的区分。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5、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习,这一概念最早有雷伯提出。直觉是内隐学习抽象的结果。(2)外显学习:受意识支配、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6、我国对学习的分类冯忠良教授依据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经验的内容不同,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与社会规范的学习。其中社会规范的学习最为复杂。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三、学习理论的发展1、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渊源(1)构造主义学派:把意识分析为许多最小的构成要素,主要工具或方法是内省。(2)机能主义学派:意识作为一个整体起作用,其目的在于使有机体适应环境(3)格式塔学派:强调经验的整体性(4)行为主义学派:外显行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代表人物: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等主要观点:受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研究的影响,学习即一系列刺激与反应联系的积累,否认任何心理能力和先天素质的存在。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3、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2)主要观点: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都是还原主义;主张学习在于构成完形,改变一个完形为另一完形,学习即顿悟;问题解决是通过顿悟实现的。(3)发展趋向:认知主义:信息加工论,安德森、西蒙、加涅建构主义:皮亚杰、奥苏贝尔、布鲁纳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4、人本主义学习论的发展脉络(1)代表人物:康布斯、马斯洛、罗杰斯(2)主要观点:针对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的提出的;康不斯认为学习情境应是学生中心和学生定向,马斯洛强调自我实现,罗杰斯认为个体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第二节经典性条件作用教学目标1、掌握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2、掌握华生行为主义教学重点和难点1、刺激与反应2、经典条件作用3、消退与恢复4、泛化与分化5、华生行为主义内容6、恐惧形成实验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一、Pavlov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背景知识刺激:激活行为的事件反应:可以观察的对刺激的回应行为2、个人简介俄国生理学家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经典性条件作用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中性刺激条件刺激条件反应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经典条件作用的定律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generalization&discrimination)高级条件作用(higher-orderconditioning)第一信号系统(firstsignalsystem)第二信号系统(secondsignalsystem)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理论评价1、贡献2、不足不能用于解释复杂的学习过程,比如概念学习、原理学习以及问题解决等。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二、华生的行为主义(一)John.B.Waston简介(二)主要观点认为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模式可以解释各种类型的学习和个性特征,学习即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三)恐惧形成实验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结论:学习实质上就是通过建立条件作用,形成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条件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在时空上的结合,替代无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建立了联系。例:英语学习-不喜欢-提问-不愉快-恐惧-泛化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理论评价1、贡献(1)使心理学由主观范式走向客观范式。(研究内容,研究方法)(2)推动了心理学领域的扩展(动物、儿童和实验)(3)心理学应用的深入2、不足用条件发射解释人类的一切学习活动,极端行为主义者。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第三节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教学目标掌握桑代克联结主义内容及贡献教学重点和难点桑代克联结主义与迷笼实验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一、人物简介Edward.L.Thorndike动物心理学实验的创始人之一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二、迷笼实验1、实验过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2、实验结论(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即联结,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的作用在于把原始的联结保存或消除或改变利导情境/刺激-因外界情境:脑部及末梢以外的事态内部情境:思想、情感或活动反应-果生理反应:肌肉、腺体的活动内部反应:观念、情绪或态度不需任何中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建立试误过程主要受练习率、效果率和准备率(学习的公率-主率)的支配。学习的公率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也是人类学习的基础。(3)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三、理论评价1、贡献(1)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确立了学习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促进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2)在某个行为之后出现的刺激影响了未来的行为。2、不足联结是在先天的“原来趋向”的基础上形成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第四节操作性条件作用教学目标1、掌握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教学重点和难点1、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2、操作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条件作用的差异3、强化的类型及程序4、行为的学习方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一、人物简介:斯金纳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区分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型条件作用和反应型条件作用。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被动地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操作性行为则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最初是自发的行为,由于受到强化而成为在特地情境中随意的或有目的的操作。1、操作型条件作用的形成过程(1)饿鼠压杠杆实验:斯金纳箱压杠杆(手段或工具)获取食物-操作获取强化物(2)操作性条件性作用的两个原则任何反应如果紧随强化刺激,反应重复出现能够提高操作反应律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过程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斯金纳箱-1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斯金纳箱-2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3)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对比斯金纳与桑代克对学习解释的差异:奖励能加强次级反应之间的联结;强化刺激增强了行为发生的概率。比较范畴经典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行为无意、情绪、生理的有意的顺序S-RR-S学习的发生中性刺激与US匹配后果影响随后行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强化:强化指某个行为反应所立即伴随的后果,可以增加该行为出现的次数或频率。1、正强化正强化又称阳性强化,指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产生的行为反应之后尾随着喜爱刺激时,以后在那种情境或刺激下,这一特定反应的频率就会升高。三、强化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2、负强化负强化又称阴性强化,指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产生的行为反应之后尾随着厌恶刺激的移去或消除,以后在同样的情境或刺激下,这一特定反应的频率就会升高。在正强化中,反应伴随的是喜爱刺激;在负强化中,反应伴随的是厌恶刺激的移去或消除。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3、惩罚:两种类型惩罚指当某个行为反应所立即伴随的后果,可以减弱或降低该行为出现的次数或频率。正惩罚又称阳性惩罚,指一个行为反应尾随一个刺激物(通常是厌恶刺激)的出现,使该反应将来不太可能再发生。负惩罚又称阴性惩罚,指一个行为反应尾随一个刺激物(通常是喜好刺激)的消失,使得该反应将来不太可能再发生。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行为被增强行为被减弱呈现刺激正强化(呈现愉快刺激)惩罚Ⅰ(呈现厌恶刺激)消除刺激负强化(消除厌恶刺激)惩罚Ⅱ(消除愉快刺激)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4、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Primaryreinforcement: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食物、水、安全、温暖等;Secondaryreinforcement:任何一个中性刺激与一级强化反复结合后,自身获得强化效力,如金钱、分数、奖品、级别、自由地玩等。5、Premackprinciple(祖母法则或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或者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6、强化程序(reinforcementschedules)(1)连续强化(continuous)(2)断续强化(intermittent):固定与变化定时强化:按时发工资定比强化:计件工资变时强化:随堂测验变比强化:买彩票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分类间隔程序比率程序固定的固定间隔程序固定比率程序每隔固定时间长度予以强化每隔固定反应次数予以强化强化来临反应率高,后降反应率高,强化后暂停维持效果弱维持效果弱变化的变化间隔程序变化比率程序每隔不定时间长度予以强化每隔不定反应次数予以强化反应率稳定,强化后无暂停反应率高,强化后少有暂停维持效果好,停止强化反应律下降维持效果好,停止强化反应律一度保持高,后逐渐下降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讨论:1、简述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的区别。(07年考研真题)2、“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是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3、搜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正强化、负强化、负惩罚和正惩罚的例子。4、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简要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1、塑造(shaping)通过小步强化达到最终目标。2、连锁(chaining)有步骤的训练复杂行为(行为链)的过程。(s)--R顺向与逆向连锁四、程序教学与行为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1、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技术(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2、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表述方式3、行为的改变4、对行为的自我调节和管理五、教学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六、理论评价1、贡献2、不足摒弃对学习的认识过程的研究。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对传统行为主义的批评儿童为什么能够进行有选择的模仿?为什么儿童有时候会模仿那些过去没有相互作用过的行为?为什么儿童突然会表现出一种新的行为?第五节社会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学院心理学(一)社会认知理
本文标题:77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855660 .html